• 19

Luxgen 2017/6 大陸銷售成績

RR54088 wrote:
下述,可以查查我發言紀錄。
1.您以為我希望納智捷不好?
錯了,我不只一次透露中意U6,但是就是要納智捷擺脫國產倒數第二第一,才會買。
2.您以為我只酸納智捷?
錯了,原本考慮買Sienta那時候,我酸得更嚴重。考慮那個商品,就指出該商品的缺點,有什麼不對?
順便說個題外話,我酸那麼多車子,只有在納版被檢舉,在其他品牌完全沒事,讓我聯想到納牌護衛隊很嚴重,納牌是個看不到真相的品牌,越檢舉我就越對納智捷扣分。(附圖)
難道你買房子時,跟銷售人員接觸時,你都只提該物件優點?不是吧!99%的人,要買的時候,都只提缺點吧!對吧!

假設我是房仲,帶看房子,而客人一直誇我讓他看的房子多好多好,我大概心中有數了~他不會買的。
(恕刪)


抱歉!! 原來是想買車啊!! 我還以為您一直希望他倒,

所以好奇想問問倒了是有什麼好處嗎

你講到的U6前兩年都是國產銷售前三名啊!

所以沒有倒數一二的問題

買車去預約直接試駕,比用聽說的會好很多喔!!!

還有去加入貓社團最快了,什麼使用心得都會給你,

若是U6我可以跟你說,現在改款前的版本應該是最穩了,

我開了兩年多一點問題都沒有,保養自帶機油不用一千塊就解決

若電子配備不喜歡,入門七十萬出頭就可以帶一部回家了 (還可選電尾或6安)

文章會被回收,我也常常被回收啊,只能說網管很認真不用去臆測太多

希望很快可以可以看到你牽車啊!!沒牽也可以分享試駕心得

補充: 若可以我想聽聽大大對於一樣是國產,享受一樣的賦稅優惠,為什麼代工不會被酸,但自創品牌要被酸的看法,我想依大大的專業應該可以評論的

RR54088 wrote:
下述,可以查查我發...(恕刪)


想買沒關係,至少暫時不要買,納廠的公差 油耗那些小缺點我也都可以接受,最主要是他的板金夠硬,而且妥善率我覺得比F牌更有信心,等納廠受不了自己低迷的銷售量,願意端出牛肉之前,都先忍著吧。

T牌一百萬以下的車輛,我覺得只有RAV4 CH-R安全性夠而已,T牌其他國產的,在車體結構材料更改前先不要考慮吧。

Sung Pan wrote:
你講到的U6前兩年都是國產銷售前三名啊!

所以沒有倒數一二的問題
...(恕刪)

單一車種銷售不差,並無法改變整個品牌倒數的事實。
一個月三四百台的U6,無法撐起整個品牌。
除非它一個月幾千,那就算S系列賣不好,也不怕嚴董再度放棄。

Sung Pan wrote:
為什麼代工不會被酸,但自創品牌要被酸的看法..(恕刪)

這個跟他是代工還是自創,並沒有關係。
就像現代,我照樣酸它是國產最後一名。(可恨上個月變成是納智捷最後一名了。)
就像牛頭牌,我照樣酸它是鋁罐車。
我批評五門Tiida最甚了,搞不清楚買它的人,是想什麼?不安全就算了,其他便宜車也不安全,但五門替打不安全還特別貴。

為什麼酸其他品牌,都可以。酸納智捷,就會被「大義」的帽子壓著,被當成不是理性的批評,變成是愛酸台灣自有品牌,這根本是攪混攪濁,模糊焦點。

納智捷營運策略確實就是錯的(需要我舉例嗎?),有幾部車子本身就是不如其他車,再碰到不好的行銷,起跑點輸一次,跑上路再繼續輸,差距拉大。
但是每每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錯誤時,再晚點,就看到那個貼文被刪了。感覺是護衛隊想要害死納智捷。

深深覺得某些護航的人,根本是反串的,那些人,才是希望納智捷倒掉的。


Jojoba323 wrote:
等納廠受不了自己低迷的銷售量,願意端出牛肉之前,都先忍著吧。
...(恕刪)

感謝提醒,不過我本來就是在等著。
我不是等牛肉,我是在等納智捷銷售量衝上來。
國產前三是別想了,牛頭日產三菱不容易超越。
但起碼要超越「修得痛快」吧!那個很難超越嗎?
為何這麼堅持要它先上來,我才買?
畢竟嚴董放棄過太多次,我怕成為下一個雷諾,別克,Tobe。
而且我認為菜市場車的使用成本較低,冷門的成本較高。(副廠零件,報廢車零件,師傅熟悉度等等)。
所以我不是等著牛肉,是等著它先成長。
RR54088 wrote:
單一車種銷售不差,...(恕刪)


其實他還是很有潛力,只是銷售策略錯誤,以及沿用陋習來銷售車款,不過就算端了牛肉上來,後勤能否消化對他們也是個問題。

P.S. 台灣真的滿畸形的,真的會有車廠怕車子銷售過多,後勤無法消化,所以訂高價來抑制銷售量,不過這樣也的確是利潤最高點。
Jojoba323 wrote:
其實他還是很有潛力...(恕刪)


別的品牌可以抑制銷售量,因為母廠不倒就好。
比如南陽賣不好也不怕,因為現代在全球的銷量,讓我們看到它不會倒。最多就是換掉南陽,換別家代理就好。不會再有當年台韓斷交導致韓車撤離事件了。

但是納智捷自己就是母廠啊!
台灣就是母國啊!
請衝上來!

納智捷曾經發豪語,要擠進國產前五大。
我換車時程盡量拖延,我等著你。
只要超越福特就好,在我不得不換車前,只要超越福特,馬上入手U6。
RR54088 wrote:
別的品牌可以抑制銷...(恕刪)


說真的 南陽把現代賣成這樣
韓國母廠已經很滿意了
要不是當初南陽支援他
現代還不知道在台灣怎麼賣勒...

納智捷真的要加油
和泰一台神A就打趴納智捷所有車款總和
這真的很不好...
RR54088 wrote:
單一車種銷售不差,...(恕刪)


抱歉!! 按照您的說法是中意U6,卻又在意該品牌總銷售量,

按照您的邏輯就只能買toyota啦!! 那些小品牌不適合你我認真說的

納智捷我想撐不撐得住,又沒跟你我拿錢經營,我想不需要擔心太多吧!!

做代工跟品牌的出發點都是營利賺錢,但部份消費者卡的點又說他是國產,

裕隆願意自創品牌燒錢,是否比其他一樣國產的對台灣有貢獻,

至少提供的是有研發機會的工作,怎麼看都應該要給予支持不是嗎??

我想只靠嘴的方式任何事都不會有進步的,鍵盤造“車”只需要100毫秒就完成了

補充: U6入門款70萬出頭可以買到,重點還可以選擇要六安,這種售價國產也只有他提供不是嗎?
Sung Pan wrote:
.裕隆願意自創品牌燒錢,是否比其他一樣國產的對台灣有貢獻.(恕刪)


是燒錢還是拿錢!!,政府不是也補助大把錢扶他起來做電動車,結果咧,講的裕隆好像台灣之光一樣,納智杰台灣賣的比外國貴,配備又更好,單純的台灣人還是買單啊,已經很夠囉,同樣的模式套在和泰上,應該會比嚴先生好很多吧!

但前題是當時的政府會公平的扶植和泰
maltophilia wrote:
..但前題是當時的政府會公平的扶植和泰...(恕刪)


和泰不太可能好好的錢不賺
弄個自有品牌來虧錢又激怒toyota
他們的董事會聰明又低調
如果台灣會有第二個品牌
那肯定不會是和泰

goe126 wrote:
如果台灣會有第二個品牌
那肯定不會是和泰...(恕刪)

未來會逐漸轉為電車與自動駕駛的天下
期待和泰不如期待gogoro推出汽車吧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