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M7車主有人為了方便家人降低車高嗎?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要我跟你講得更清楚嗎?
上圖是eco版本的M7
下圖是第一代的M7
兩代車的間距設定是有點不同的

不用,我只是一直告訴你一件事
要用圖片說故事,請放參考標準
你只要拿一把尺(管你是塑膠、木頭還是鋼尺)
所有人都會閉嘴相信你,包括我也是

這個版是汽車版吧?講工業製造的東西
你的度量工具居然是手?這會不會太搞笑?
16吋鋁圈 wrote:
原來4指是在 死絕、災至、退財的範圍,真是不該買來改啊!

16吋鋁圈大你看錯了,下面是陰宅看的
要看上面那排,應該是「退財、公事」
不過在文公尺上黑字都是不好的尺寸就是
mpig1927 wrote:
不用,我只是一直告訴(恕刪)

哈哈哈,這就你自個兒去量啦
我懶了我輸了,好嗎 哈哈
順便量量eco版和第一代
是否有我所說
喇叭與納的距離 wrote:
原廠四指高,你的手指難道比別人粗又肥笑
最下圖,我的四指大概在7. 5公分(恕刪)


在耍寶嗎?用指頭末端在量高度?

你這手指量出來的高度不行呀!竟然是"公事"
文工尺上公事的意思是:多指因公家的事如貪污受賄及案件官司等。
mpig1927 wrote:
不用,我只是一直告訴(恕刪)


你覺得他與惡現在用這種黑白照片,還不是看陰宅的嗎?

你還是買其他的MPV車款吧
M7又沒有特別的特色,國產又沒主動安全配備
Odyssey雖然還在用舊的2.4引擎,Honda Sensing也沒給齊全
但比起M7來說,至少好多了
16吋鋁圈 wrote:
你覺得他與惡現在用這(恕刪)


像這樣嗎?


這樣也可以!


這張更絕了!
Irish Coffee wrote:
像這樣嗎?這樣也可以(恕刪)

哈哈,絕了,納黑還蠻能喇賽的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哈哈哈,這就你自個兒去量啦
我懶了我輸了,好嗎 哈哈
順便量量eco版和第一代
是否有我所說

今天早上鄰居的車終於在了,趕快拍幾張讓你看看

左邊那張是鄰居的M7,好像是2017年還2018年的吧?
右邊是我的車,那個不重要,不是這篇的主角
中間那張是前輪約10cm高,右邊是後輪約13cm
說明一下右邊那張,雖然照片看起來像是14cm
但這張是放在胎壁上面,不是輪胎上緣
所以輪胎皮上緣到輪拱大約13公分
如果你要問說為啥不把車開出去從正側面量測拍照?
原因一:上班時間社區車道車多,會擋到別人
原因二:趕上班懶得這樣搞,反正有尺做標準

今天比較閒,就看了一下你在這棟樓的發言歷程
真的一次從頭看就覺得很有趣了


你在6F說降10cm小意思,但若對照我拍的實車輪拱尺寸就會很有趣
降10cm後前輪大概就齊高輪拱了,後輪只剩下3cm左右
大概就會變成你81F自己貼的那張趴趴M7
這樣的舒適性好不好?我是很懷疑的?
樓主家的長輩可能會被震到不要不要的......


9F你說「目測」20cm高.......我用鋼製捲尺量13cm啦


35F你說只會破懸吊保固,這個我想還是原廠說了算吧
看看汽車版上不管國產進口都一樣,只要出保啥理由都有
改輪圈、懸吊影響電係啥的所以不出保的理由很多,可以去找找


62F當時看沒啥,現在一起看才發現
你可能這時都還沒有去找實車來看
感覺只是順著大家留言跟樓主發言跟著講


66F最絕,人家問M7你拿HRV
好歹搞張U6的照片來講,至少還同一廠的車


113F,你說改完避震降了車身還有一個拳頭高約10cm
我上面照片原廠沒改,前輪10cm、後輪13cm左右,問題到底在哪裡?


116F,同113F


149F,我本來還相信你說的,前後輪拱跟胎皮高度都一致
不過我今天早上量起來就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好像是前低後高?
而且這裡很奇怪,上面放M7未改,下面放U7降車身?
而且你下面這張U7跟你116F那張感覺很像耶?


154F,終於看你拿尺出來,不過好像在打臉你自己
前面我不是跟你說過?不是每個人的手大小都相同
一直要拿「拳頭」、「手指」來做度量工具,真是服了你
mpig1927 wrote:
今天早上鄰居的車終於(恕刪)

吼,要跟你解釋這些,我還嫌麻煩
車子輪拱輪胎高度,本來就是前低後高比較多。
後手指或拳頭,是一般坊間,在大約測試高度,簡單的方式而已。
至於經過你的量尺(精密)測量後,後輪為13公分,也就是大概接近2個拳頭,我也懶得問你,此車是不是空車了。
OK, 好,我說的是大約,你用的是量尺,這樣就是~打臉,你也還真好笑
你也只不過在我的遣詞用字上去追打

還有,更改避震,本來就有得有失,並非更改原廠設置後,就不好,反而會多了原來設置所沒有的,這都因人而異,還有你需要的是什麼,這我前面講過了,避震器的好壞是施工人員經驗是關鍵。
打臉? 以你對改避震的了解,你還早勒,哈哈哈
發文樓主,從文章中可看出,對M7比較有興趣,但對於降車身有疑問,就這麼簡單。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吼,要跟你解釋這些,我還嫌麻煩
車子輪拱輪胎高度,本來就是前低後高比較多。


我沒有要打臉你,嚴格來說是你自己打臉你自己
幫你複習一下你149F怎麼說的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至於經過你的量尺(精密)測量後,後輪為13公分,也就是大概接近2個拳頭,我也懶得問你,此車是不是空車了。

空車啊,鄰居在車上我要怎麼拍?
難不成你的空車標準是上面不能有任何非固定於車體的物體嗎?
那你前面分享的車是空車嗎?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還有,更改避震,本來就有得有失,並非更改原廠設置後,就不好,反而會多了原來設置所沒有的,這都因人而異,還有你需要的是什麼,這我前面講過了,避震器的好壞是施工人員經驗是關鍵。
打臉? 以你對改避震的了解,你還早勒,哈哈哈

我沒有要跟你講改裝避震,只是樓主問的是買M7來改避震適不適合
前面講了,你想改到比你81F貼的那個更低也無所謂,你開心就好

真要說我打臉你的東西,頂多就是你終於願意拿尺出來量手
你整棟樓的討論串,一下用cm討論,一下用手用拳頭
要不要統一個標準?而且一開始還「目測」20cm高咧
我是不知道臉都腫成這樣,還一直覺得自己沒被打臉是什麼心態

還有啦,116F放這張來講,好像在講M7降高度後
結果自己149樓又說那張是U7降高度後
你知道這棟樓的樓主一直在問是M7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