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_Justice wrote:美孚1號都出了保證能耐用25000公里的機油你知道不? ...(恕刪) 以平均時速100公里來計算,表示美孚1號這罐保證能耐用25000公里的機油,約可運轉250小時(長效機油).如果拿來台北市區平均時速20公里的路況來換算,美孚1號這罐保證能耐用25000公里的機油約可跑5000公里.商人啊...廣告噱頭真多!
各位先輩 不好意思, 小弟在此提供一些意見, 針對潤滑油的選擇 (機械本體的公差及精密度 暫且不談), 若有錯 請海涵 謝謝當今市場上 處處可循大小品牌潤滑油選項, 然而各位一定會想考慮到我該如何選擇才能對愛車可提供 "最適當" 之所需! 台灣因國情與文化上的關係, 當今還是隨手可視動輒20年以上的車款, 更遑論里程可能高達30~40萬公里 甚至更高! 若真如此 是否 當下市場單價級別越高 或 單價級別陽春的潤滑油 就一定適合老車/舊車/新車/ NA / TURBO ?事實上 目前世上任何一種油品在製造的首要原則, 通常脫離不了 "往上延伸 向下包含", 意指除了可達到原廠指定機油規格門檻外, 我還可以把門檻往上提昇 高於原廠, 甚至 包含其他 舊車或老車 所需之規格! 綜觀市場, 可能也或許市場上這幾年油品規格越來越趨近於 低黏度, 反觀 高黏度係數在市場上所使用與販賣的量, 也相對較少!尤其是最近10年來新科技的車款, 以常見原廠指定機油黏度番號 常以 0W/5W + 20/30/40, 相互搭配! 然而這些所謂低黏度的機油在市場上的佔有率越來越高, 所需搭配合用的引擎的條件也相對謹慎 (當然 內燃機種種所需條件 空污排放的控制 精密度與公差的表現 先暫且不談), 因此機油的要求與認證規範會越來越多 越嚴謹! 一代比一代的要求與極限會表現的更突出也因如此 現今機油的極限 不單單只靠著所謂的黏度係數來做抗衡! 以機油在送驗時 其中一項數據就顯得相當重要 HTHS (high temperature high shear viscosity), 簡單來說 當機油本體以達實際高溫150度時 所表現的剪切度! 若說穿了 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油膜" 是否已開始劣化 (請參考曲線圖 HTHS 與引擎膜耗的關係變化)當 HTHS 從低點3.0~3.2 到 次高點 3.5 , 剛好是對於引擎的磨耗與油耗達到比較均衡的區間, 然而此數據並非只有針對從 SN級機油開始才有測定, 連 SM / SL 機油皆有測定其數值 ...... 說穿了 製油科技的進步 以過往相比, 現今低黏度範圍的機油 已經可以達到如同過往只有高黏度在高溫下可提供的保護性, 甚至因低黏度的關係 讓機油在高溫低溫下的流速盡可能第一時間達到所需潤滑部件 ...... 相對的 在低黏度的範圍下 機油因使用頻率與半衰期的關係 所產生的抗氧化物或不潔物質 還可快速流動 減少沈積 保持懸浮 讓機油濾芯可完整作動另外 回歸到認證規範, 如今市售許多機油品牌 其認證與規格以不再一昧的以汽油車為主, 通常絕大多數以 汽柴油共用認證規格為主,EX: VW 502/505 504/507, MB 229.3/229.5 229.31/229.51, ISLAC GF5, GM D2, BMW LL-04, 甚至是目前歐洲更新的 BMW LL-12 (0W/30), 都已準備在歐洲市場上市! 根據上述最常見的規範, 不單只是汽柴油內燃機用 還包括 NA,TURBO,TWIN-TURBO,SUPER-CHARGER, 也是根據引擎所需條件來搭配至少可符合原廠門檻用之機油!也可大家稍微花點心思思考一下, 低黏度機油目前已有辦法達到 過往 高黏度機油才可產生潤滑與保護力, 那麼在低溫時的引擎啟動溫度是更不用額外擔心的事情!現今機油的高低溫曲線以越做越廣, 包含在國外的重車進到台灣來, 以 EURO 5 的期數新車(拖車43頓/斗車17頓或25頓), 現在在原廠指定換油規格也改成 5W40 ..... 當然路上還很多約2~3期車的重車 當然他們的用油規範 就還是只能選擇15W40或50(當然這跟引擎的馬力規範所需及機械公差有很大的關聯) .....其實在台灣 真正對引擎機油造成最大的殺傷力並非油夠不夠用 耐不耐用!而是台灣的濕氣, 機油本身只要一開封 對於濕氣是相當無法完全抵抗的! 在國外 為何可以1萬甚至1萬5千公里換油都可, 在台灣實際換油狀況 為何降到不到一萬公里 可能只有7千或8千公里 就必須換油, 是因為當機油吸濕後 經過高溫高壓的變動, 酸化的程度與時間點 是真的會提前的下方在供應幾篇報告 供各位參考分享 若有不妥或錯誤點 請海涵
0W40外面選擇很多不一定要用原廠的吧原廠大部分都是推5W50或5W40不一定會準備0W40至於渦輪車到底用哪種機油真的不用太去爭論只要不是假油+勤換機油都不會錯至於用40或50番都是有人掛掉渦輪這就原因很多(原始設計不佳,早期漏油漏氣沒診斷,用車和保養習慣問題,運氣不好.....)絕非全然只是番號這麼單純啦如果有人認為5千就換機油那是浪費錢或者引擎科技落後的結果請自便~~自己高興就好車子不是你的 錢也不是你開的只要不低於原廠要求標準不知道有甚麼好評論別人的保養習慣話說有沒有人用過AMSOIL這隻油??下次想來用簽名版0W-40實驗報告數據蠻均衡的不知實際駕駛感受+油耗?我現在用的紅線0W40輕快好拉油耗好過美孚一咪咪不過噪音也容易出現(要輕快好拉的廢言+結果)個人覺得好拉轉速應該不是SUV的首要重點尤其有負重或爬坡時可能反而變成缺點這隻油比較適合轎車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