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納智捷會不會是下一個宏達電?

台灣人 : 國產品牌就應該便宜賣
時光飛逝
此後再也沒有成功的國產品牌

買星巴客一聲不吭
買iphone一聲不吭
買台灣產品 "為麼要賣台灣人這麼貴"
htlee wrote:
不用誰再來開一家車...(恕刪)

關稅是一種貿易武器
不是說降就降
要台灣降關稅
必需對方也降
才合乎對等原則
如果只是台灣降關稅
沒換取對等開放
只會讓台灣廠商更沒有生存空間
比較有名的國內市場開放談判
大概就是毛巾業抗議
mbljeff wrote:
關稅是一種貿易武器...(恕刪)


哪來武器阿? 還不是轉嫁到消費者上?

難道進口車賣給台灣,車商就會賺得比較少嗎?

如果是相同的品質,規格,相同的價錢,我願意買MIT,問題是有嗎?

利用關稅來保護較低階的品質與規格,犧牲的可都是你我的生命安全以及血汗錢阿!!

拿毛巾來舉例,合理嗎? 毛巾台灣有做得比較差嗎?
mbljeff wrote:
關稅是一種貿易武器...(恕刪)


台灣車這麼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你跟日本談互降關稅,人家一定是舉雙手雙腳贊成啊 ==> 這種貿易武器我們可以不要嗎?

所以關稅說到底是在保護、有利於國內車廠、但不利於消費民眾啊~

引擎、油秏、外觀、配備都輸人=>進口車價,國產品質==> 你是要國人要怎麼挺的下去0.0+


推樓上的這句:利用關稅來保護較低階的品質與規格,犧牲的可都是你我的生命安全以及血汗錢阿!!

保護國內車商幾十年夠了!

方偉 wrote:
哪來武器阿? 還不是轉嫁到消費者上?

dongsoon wrote:
台灣車這麼沒有競爭力的產業,你跟日本談互降關稅,人家一定是舉雙手雙腳贊成啊


台灣關稅降了, 人家來台灣爽爽賣
但是別人不降, 台灣的東西很難過去賣
所以不是你說想降就降, 只降自己的下場是
這些企業更只能被限縮在台灣
否則只能挑市場大的國家去那邊設廠生產避關稅
產業外移, 不只是工資的問題, 關稅也是其中一環
產業外移了, 對台灣能有什麼好處?
而且事實上, 日本跟本不跟我們談
談自由貿易不可能只針對"汽車"一項, 一定包含各種貨物
整體而言, 台灣的生產成本是便宜的
對日本來說跟台灣談自由貿易根本沒好處
很可能賺了幾項卻賠了更多, 被傾銷可不是好玩的
政治層面來說日本也不願意得罪中國大陸
很多人在拿關稅酸納廠, 但我覺得現階段這是必要的
關稅問題不能只看"汽車", 牽涉到的其實很廣
HTC 使用中
LUXGEN 使用中
感覺都還不錯...
這是否是一場瀰漫著詭譎多變的關係…

究竟,這是支持國產的原罪…
還是貪婪車商在作祟…
又或者是自創品牌的必經之路 ?

究竟事情的真相如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dongsoon wrote:
要這樣寫~大家才會有感
hoda odyssey 其國內售價為:日幣2,940,000元


以台銀今日牌告匯率:日圓 兌換 新台幣 為 1 : 0.2473

Odyssey 在日售價:294 萬日圓 (72萬7062 新台幣)

加上關稅 17.5% = 12萬7236 新台幣

合計為 85萬4298 新台幣

夭壽!居然賣到 145 - 165 萬 新台幣

可見其心態上還是把台灣當成其殖民地,恣意掠奪。
怎麼不見有人抗議?

這樣寫,大家更有感!

swastek wrote:
以台銀今日牌告匯率:日圓 兌換 新台幣 為 1 : 0.2473

Odyssey 在日售價:294 萬日圓 (72萬7062 新台幣)

加上關稅 17.5% = 12萬7236 新台幣

合計為 85萬4298 新台幣

夭壽!居然賣到 145 - 165 萬 新台幣

可見其心態上還是把台灣當成其殖民地,恣意掠奪。
怎麼不見有人抗議?

這樣寫,大家更有感!


不想打你臉,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抱歉~

進口小汽車應繳進口稅費包括 2.進口關稅、3. 貨物稅、4. 營業稅及5. 推廣貿易服務費。

計算方式及適用之稅率,不因其為新、舊而有別。各項進口稅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1.完稅價格= 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2.進口關稅= 完稅價格 × 進口稅率 (稅率17.5%,民國100年適用)

3.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排氣量2,000CC以下為25%,排氣量2,001CC以上為30%),貨物稅條例12條

4.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營業稅法16條及第10條

5.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15%)

dongsoon wrote:
不想打你臉,不過我還是忍不住....抱歉~
進口小汽車應繳進口稅費包括 2.進口關稅、3. 貨物稅、4. 營業稅及5. 推廣貿易服務費。
計算方式及適用之稅率,不因其為新、舊而有別。各項進口稅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1.完稅價格= 離岸價格(FOB)+運費(FREIGHT)+保險費(INSURANCE)
2.進口關稅= 完稅價格 × 進口稅率 (稅率17.5%,民國100年適用)
3.貨物稅= ( 完稅價格 + 進口關稅 ) × 貨物稅率25%~30%
(排氣量2,000CC以下為25%,排氣量2,001CC以上為30%),貨物稅條例12條
4.營業稅= (完稅價格+進口關稅+貨物稅) × 營業稅率(5%),營業稅法16條及第10條
5.推廣貿易服務費=完稅價格× 推廣貿易服務費率(0.0415%)


我當然知道要加上這些稅費。

那你知道在日本購車要加上其它稅費嗎?

不同地區的購車成本,本來就不同。

就是看不慣你這種烏賊戰術!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