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斷層、斷層、人才斷層,台灣人口危機下,將來我們的車子可能沒人修。


殿殿 wrote:
以後沒有人要學修車,維修費貴是一定的.(恕刪)

維修費會貴 不可能的事
自備機油叫原廠幫換收250元
客人就挨挨叫250元好黑喔
換個前來令收530工資
也是有人嫌貴
幫客人撿修電路30分ok
收500也是嫌貴
免錢工資客戶最開心

沒人要學修車是最好
絕對不會沒有人修
我覺得
出生率持續下降
到時候,也有說到了2020年,每四人有一人是老人的說法
不管比率如何,數十年後,年輕人(勞動人口)比率一定大幅下降
到時候,其實年輕人反而比較好找工作
薪資應該也會提高,政府也會抽更高的稅來應付開銷
那倒楣的是誰呢?
我想,應該是靠退休金過活的人,或是之前把財產全部放在銀行的人
因為物價膨脹,反而財產減少
或許到哪時候,便當一個要150元或200元
找各水電工到家裡換水管或日光燈要一兩千元(因為家裡沒年輕人可幫忙)
勞動人口少,自然薪資應該會提高
現在的公教人員也不要大意,到時候退休金絕對不會這麼優渥(比起現在)
所以,大家有錢還是多買些不動產,才有保值或增值空間
也不要相信什麼人口變少,房地產會崩盤的話
房地產,絕對是越來越貴,以後薪資也會逐漸提升
現在薪資會這麼低,有這麼多22k
就是代表勞利過剩
20年後再看看,勞力是否足夠
30年後,40年後
生產勞動力應該是不夠

當然以上排除政府引進大量外勞。
不過那也要台灣經濟還不錯,才能引進外勞。
資方的想法永遠不可能跟勞方站在同一線...

每個企業主都希望員工薪資越少越好.工作時間越長越好.

勞方希望的待遇卻都剛好是相反的.

與其說是人才斷層.人口危機.倒不如說是企業主咎由自取.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看到外勞在修車.而不是台灣人歐.

反正有外勞肯幹.他也不差你一個台灣黑手.



mikel wrote:
保養廠 修理技師??...(恕刪)



在台灣,有句話說:

再不讀書,以後就得當黑手了

而在現今科技發達日新月異,車輛也為火車頭型工業,

這句話應該改成:

你不讀書,怎麼會「修車」?

------------------------------------------------

少子化的現今,一個從小被父母呵護到大的男孩

小時候,玩著汽車模型

因為一直以來,男孩一直喜歡"車"

全台灣高中汽車科很多

於是高中讀了3年的汽車,

到了要考大學時,報考汽車類組的人高達4000多人,

但是真正算起來,全台灣有汽車系(車輛工程系)的大學

實在是少之又少

4000多人考,搶著幾百個名額...

這些人,他們至少在這次的決擇中,

知道自己還是這麼的喜歡汽車


於是考上車輛系大學的男孩,又讀了4年的汽車

畢業後,於是有了7年對汽車的感情與了解


一個班級50個人,畢業後真正從事汽車行業的人大約1/10而已

每年畢業生也才幾個?

以前總是認為"車"沒什麼?

現在的你是否也還是傳統的觀念


"老師傅"??

何謂斷層?

在那些老師傅滿繭的雙手,看到的是經驗,看到的是歲月...

在這些汽車相關科系畢業之人才,有的是知識和理論...


難道學了7年真的什麼都不會嗎?

工作3年後,會成為老師傅? 還是工程師??


也許那些是個人態度問題,

如果這男孩,為了自己的喜好與興趣付出了這麼多...

但,在外行人你們看到什麼?


如果以一個勞工的薪資給予這個男孩

但他所做的是服務業,服務業沒有所謂週休

就算有休假,也有可能要上課(因為車一直在進步,技術人員自然也要再進步,而且是無限期)

還要接受客戶抱怨,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


從上班第一天開始沒有一天手可以洗乾淨!?

從上班第一天開始注定被"某些人"看不起!?



你怎麼嫌貴呢?

換東西,真的那麼簡單嗎?

拆東西,你會嗎?


這樣的工作內容這樣的薪水,你要做嗎?



男孩的興趣因為工作壓力,逐漸的想遠離自己的興趣

想有自己喘氣的空間

一個人失去了自己20幾年來喜歡的事物了...

好幾百篇的回覆,有多少人

是嫌棄男孩的人??





wearepor wrote:
一個人失去了自己20幾年來喜歡的事物了...
好幾百篇的回覆,有多少人
是嫌棄男孩的人??...(恕刪)

孩子,你還年輕,嫌棄自己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
當你看不起自己的行業,要怎麼能找到其中的樂趣呢?

除了少數人之外,
每一個人幾乎都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
但是為了五斗米折腰,沒辦法~~

客戶抱怨幾乎任何一行都會遇到,
被唸,被罵的反應,
我從咆嘯以對,憤怒 不爽 忍氣吞聲,
到現在從客戶不滿的話語中,
約束自己的情緒性反應,
找出能改善自己或公司流程的地方,
中間經過了快20年的歲月..

一台車交到你手上,
你能馬上發現哪裡有問題嗎?
這次不行,那下次呢?
下次不行,那下下次呢?

當你發現某個東西壞了,
換掉是你唯一的選項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換掉這選項的時候,
你要怎麼處理呢?
你自己的車如果這東西壞了,你也是換掉嗎?

提升自己的專業與人際關係,
每一個行業都需要,
不提升的永遠在地上爬,
永遠在抱怨,永遠懷才不遇..

wearepor wrote:
在台灣,有句話說:再...(恕刪)
窮忙一族 wrote:
當你發現某個東西壞了,
換掉是你唯一的選項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換掉這選項的時候,
你要怎麼處理呢?
你自己的車如果這東西壞了,你也是換掉嗎?
提升自己的專業與人際關係,
每一個行業都需要,
不提升的永遠在地上爬,
永遠在抱怨,永遠懷才不遇..


感覺您一直很在乎 換 跟 修 這件事
自己的車當然是能修就修,省錢又好玩,why not
但是立場對調,開店就不能這樣玩了

用修的,已經是二三十年以前的方式。
現在沒有那些美國時間可以慢慢玩,還要負擔一定程度的風險。

大型車輛(卡車/巴士),現在還是用修的為主,因為數量沒那麼多,零件單價又非常高
煞車皮磨完了還可以找專門的業者,重貼來令
對於轎車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您會一些DIY,慢慢修,把問題解決,當然很有成就感。
以前我玩塑膠車的時候也是,自己在家裡車庫慢慢搞。
比如說起動盤彈簧,可以只換彈簧,但是給車行弄,他們一定是換掉啟動盤總成
當時也會覺得車行很黑 很兩光,明明換三條小彈簧就好了...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
如果有一家店(汽機車都好),會用分解修理的
我想,一定是生意很不好,老闆時間太多。
當然也有可能是佛心來的,努力幫客人省錢。(有幾個?)

而且我一直無法理解
用換的,不專業
用分解修理,專業
這跟專業不專業有什麼關係?

維修人員的使命是什麼?
有效率的解決客人的問題 (縮段時間)
施工過程確實,安全無誤 (確認再確認,身體不受傷)
良好的施工品質,服務品質 (維持整潔,工具零件不亂丟,謹慎對待客人的車)
提升公司的利益 (幫公司省錢)

作為一個維修人員,如果這些都能做到,不算專業嗎?

如果跟客人說,目前有兩種方法
A. 分解維修,明天才能來取車,8000元,但不保證可以再用多久
B. 直接更換新品,兩小時內完工, 12000元,至少可以再跑50000公里
客人會選哪個?
如果是toyota nissan honda 或許會有客人選A
如果是雙B以上的等級,幾乎都願意直接換掉

況且現在車廠的做法,根本不能商量
單子開出來,一萬就是一萬,只能乖乖的刷卡。

講這麼多,我相信您還是堅持您的看法
沒關係啦,畢竟屬於不同的流派
原廠有原廠的SOP,私人保養場有自己獨到的生財之道
客人也會選自己喜歡的方式

我只是看到很多人都在說,"只會換零件而已"
很不能接受。

要是遇到客人這樣對我說,我一定會直接把工具丟下
"來啊,這麼簡單的話,我snap-on也借你,你自己來換看看"

我認為人才斷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就是生涯發展的問題...


如果選定這個職業
終生以此為業
25歲成為正職技師
35歲還是正職技師
45歲還是正職技師
55歲還是正職技師
65歲退休領勞保退休金

很難說服一般學生以此為職業

創業好了
自已開修車行
店門租金5萬、自已的薪水5萬,成本10萬
每天有一台車上門,算生意很好的
10萬除以30,一台至少要賺3333元
誰上門換個什麼修個什麼,會願意付這筆3333起跳的成本哩?
更不用說,車子愈來愈難修,各個廠牌的差異愈來愈大
修不好還有負不完的責任
沒去原廠的,也會選擇安x華、x帽等等的汽車百貨聯鎖,
更不用說他們大量採購可以拿到的原料成本、也勢必低得多

那以量制價好了,修一個部份只賺300元,那一台要有11台車
一台車搞一個小時,不休息一天要工作11個小時哦

如果這樣的話
還不如去開機車行
至少相對之下修理起來快又簡單
還可以邊賣幾台車多賺一些來補貼收入
甚或去從車大台北地區已經多到泛濫的計程車司機
反正自已會修車還可以省下一大筆養車的費用


所以我認為真正要解決,也非常難解決的,是這些維修技師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我能想到的,只有大家、整個社會了解,也能接受,「服務」的價格應該要高
讓人力變貴,保養價格變高,且這些錢直接回饋到技師上
才有可能稍以「收入」,來吸引具備「專業」的人力
讓人力的價格明顯分開
高價給高技能人力,低價人力使用工讀等等的低技能勞工

王品之所以能吸引人力,吸引其他專才的人轉到他的集團
就是他提供了清楚明白的分紅制度,重賞之下找到勇夫
算是餐飲業裡的創舉
汽車維修,不知道有哪一個品牌會提出好的方案,先來搶掉其他品牌的人才
來帶動整個汽車維修的待遇.....
當然所帶來的副作用,就是保養費用會提高
但我不在乎
正常的通貨澎漲,才是經濟成長的活水....
什麼都想降價,又希望經濟成長,才很妙....



品茗 wrote:
他是神人級農夫,像他...(恕刪)


我其實並不贊成要一直種田這件事
台灣的稻米過剩,才是農民收入低落的主因
台灣的農業很強
一直改良米種
讓米變得很猛
不怕蟲不怕洪不怕旱
又香又甜又彈牙
但問題是
這麼多米給誰吃啊?
現在應該是要讓該休耕的休耕
該換成其他的高經濟農業,或其他生財方式(像之前屏東有過養魚改養電,雖然下場也是有點....)

解決供需問題
才能解決農民收入問題

台北一碗魯肉飯25~50元(哦,還有大飯店裡賣380的)
一碗米可以煮出幾碗飯?
大家會吃不起貴一點的米嗎?
貴一倍也無感吧.....
問題是
這麼多的米沒人吃了,怎麼還有漲價的機會呢?

需求端可以承受漲價
供應端卻沒有條件漲價

例如大台北地區的計程車
真的因為量的問題,造成很大的社會成本
車太多,交通負荷量大
車太多,空車率太高,競爭相對激烈,也造成很多司機的駕駛習慣不良
也是供需問題造成最後難解的社會問題....
新加坡的計程車就管理得非常好
當然有時排隊等計程車等半個小時是件很XX的事情....
XTR-tang wrote:
感覺您一直很在乎 換...(恕刪)

我想您誤會我的意思了,
個人認為精確找到故障問題,才是真正的專業.
而不是零件用修或用換這件事情.

但將心比心,把車主當朋友,才是讓生意更好的方式.
外面的保養廠吸引車主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廠的技師,有些人為什麼指名比例特別高呢?

我那個修車廠朋友,
以前是某間國產車原廠技師,
因為細心又用心,也為客人想,
所以公司總是將疑難雜症的車輛丟給他.

領錢時發現連新進技師都比他領得多,
新進技師專搞好搞的,他專搞難搞的,
新進技師反而替公司賺更多,
所以分更多業績獎金.

他跟公司反應無效,於是自己出來開.
業績長紅了快十年,每天都有修不完的車.

您說的狀況我想不用分國產還是雙B,
都是直接換新品居多,與開國產或雙B並沒有關係,
一個零件修理要八千,新品一萬二,這並不成比例.
但車主百百種,多提供一個方式供其選擇也是好的.
您如果服務於原廠,SOP應該是更換.

我會PO文跟那位wearepor朋友說,
是因為路不止一條,
技術之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
原廠提供磨練技術的地方,
也提供了將來的客戶群.

如果安於現況一輩子幫人做,
領那自己都不滿意的錢,
他就不會有這麼多抱怨了,
不滿除了抱怨之外,
如果能化不滿為動力,不是更好嗎?

我問過我朋友三次,
要開間大型汽車量販店帶維修部門,
希望他幫我,錢都我處理,他佔六成股份,
他說其實這樣跟他說的不只我,
但他已經滿足於現況了.

wearepor如果加強專業,
又能設身處地的為客人想,
也預祝他有一天,
能開間屬於自己的店.
台灣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既然偉大的政府只會讓有錢人更有錢..那就讓那些有錢人多生一點就好了!

普通人能自己養得活.不用當啫老族.就很了不起了.還生小孩啊.小弟是連想都不敢想啊!!!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