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裕隆集團常被不實抹黑補助拿百億,實際上僅11.5億,裕隆辛苦了

KILIOSAIRI wrote:
還是沒回答為何獨有台(恕刪)


被檢舉的這篇,貼來給你

又不是只有進口車要測
國慘組裝車不測你敢買?
廢除的意義在哪?

只有撞擊5顆星
環保油耗其他沒過,這是在哈囉嗎?

哪一國撞擊車測要用顆星標準的?
達標就是過了,合格就是安全了

他又不是收錢的媒體測試
你花錢弄個私人機構,買車來測試自己的幾顆星標準
要公布自己認知的幾顆星那就沒人管的著..
david92 wrote:
那不是付了71億嗎?(恕刪)


好有錢的努力,怎麼花錢變成是納智捷的專長,還可以稱懂車嗎?蠻像是投資的。

創投公司,投資有賺有賠,這樣子的失敗算正常啦。有個富爸爸撐腰,兒子難免腳步踏錯,愈挫越勇,只要再跟爸爸說下一次新產品一定行,自然就有零用錢花了。

這也難怪車子有問題完全不曉得病根在哪,因為車不是自己設計的,它是用錢買來的。要責怪「創投公司」不懂車好像很不公平。

鍵盤俠是指你嗎?
我有進口車,很失望嗎?
一個有財團介入的單位,光這點就該廢
廢除了也沒什麼不好,消費者直接受益

護著這兩單位,要嘛是相關利益者,要嘛就是被圈養已久

vicence wrote:
又不是只有進口車要測
國慘組裝車不測你敢買?
廢除的意義在哪?
TrashGen wrote:
一個有財團介入的單位(恕刪)


歡迎你成立一家私人車測中心
買盡市面上各汽車來撞擊測試
用此來督導國家的車測中心
這邏輯有呐粉
爛貨不能罵,鄉民請自己成立一家車廠才可以批評
奴隸讚嘆奴隸主

vicence wrote:
歡迎你成立一家私人車(恕刪)
黃金獵獵犬 wrote:
新聞標題: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37009551

因為網友拿了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花了4年時間,才用了30億元,就能開發出第一台電動車開賣,質疑裕隆拿政府100億元至今7年,卻做不出一台電動車,現在又要繼續向新政府騙錢。對此,裕隆澄清,政府自2011年起以電動車先導運行鼓勵國內產業投入綠能產業,經濟部「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編列先導運行推動經費22.77億元,目標推動3000輛電動車,目前全國已累積推動10案,共441輛純電動小客車及純電動巴士,建置678座充電座,不但實際使用經費並非外傳的100億元,主要補助對象也是地方政府及營運廠商,並非車廠。

裕隆指出,地方政府及營運商使用的電動車品牌包括豐田(TOYOTA)、日產(NISSAN)及納智捷(LUXGEN),其中僅納智捷是國產車。

裕隆表示,不但沒拿網友說的100億元,發展台灣汽車整車研發與品牌研發投入已累積達300億元,其中,電動車技術已投入30億元,目前已發表新車5款、電動車1款,預計今年將再發表新車及電動車共計4款。


然後後面立委就不拿100e來打裕隆,去查了發現16e而已
新聞:補助電動汽車十六億沒成效 民進黨立委籲檢討

電動機車廠商gogoro前年接受國發基金補助10億元後,至今在台灣電動機車市占率已達58%,不過裕隆公司接受政府補助16億元發展電動汽車,近七年來只做出489輛試行車。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裕隆接案至今,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產量,要求經濟部應該重新檢討補助款、別無故浪費公帑;不過經濟部工業局回應,電動汽車是國際趨勢,台灣不會放棄,未來也會持續協助輔導供應鏈與廠商。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7/6/21/n9290922.htm


都2020年了,還是一堆人只記得100e 果然新聞媒體標題殺人真厲害



真相終於水落石出了............... Thanks!!!

chernann wrote:
真相終於水落石出了............... Thanks!!!


複製C是說這一台R字頭的公司租賃車嗎?

電動車停路邊突起火 疑電池因素釀災(2020/6/17)



台北市景文街今凌晨發生汽車火警,一輛停放在大鵬新村堤外道路的納智捷電動車,凌晨零時許突然冒煙起火燃燒,由於該處剛好在台北、新北交界處,新店消防分隊獲報先到場撲滅火勢,但車已燒至半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及延燒其他停放車輛,警消初判疑似是電池及電路因素釀災。

警消初步調查,該電動車為公司租賃車,火警發生後,納智捷新店服務廠也派人到場瞭解狀況,據車廠人員表示,當時該車因故障是報修狀況,使用人通知他們車停在該處,他們才到場處理;詳細起火原因還待警消及原廠釐清。

凌晨丟路邊,燒起來說有報修…?

之前新店廠區自己也中過獎,你確定…?

納智捷電動車起火 警20分鐘控制火勢(2016/8/17)






灑yan wrote:
複製C是說這一台R字(恕刪)


老黃曆了!!!



(上圖)鴻海新任董事長劉揚偉(右)、副董事長李傑(左)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與裕隆集團簽約儀式後,透露與華創車電的合作除了電動車外,還包括油電混合車,2021年預計先推出油電混合車產品,純電動車則是在後年推出

劉揚偉表示第一個將會專注在底盤平台,「透過底盤平台設計使得零組件可以標準化,可以讓零組件用在不同平台,進而擴大零組件使用量。」
chernann wrote:
老黃曆了!!!(上圖(恕刪)


複製C又在欺騙大家…

鴻海電動車加快腳步 「愛快羅密歐專案」出爐

節錄內容︰

鴻海今年1月16日宣布,擬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合資設立子公司,共同布局電動車,結合雙方創新力量,研發及製造新世代純電動汽車。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已預告,集團轉型發展「3+3」未來技術與產業目標,電動車是重要一步,有助提高鴻海毛利率。

鴻海將在6月23日舉行股東常會,在股東會年報第48頁當中,首度揭露集團和FCA合作專案名稱,細節則待劉揚偉在股東會上說明。

FCA近期在歐洲釋出更多專案訊息。根據FCA規畫,2021年醞釀先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的Tonale電動車,該款車種概念車於日內瓦車展2019年曾曝光。

FCA也正在籌備一款純電動微型運動休旅車(SUV),預計2022年推出,外傳就是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系列,並有望和鴻海合作,該系列車種近期找來曾在寶獅雪鐵龍集團(PSA)與本田工作的資深主管操刀,協助品牌創新與振作。

歐洲業界解讀,若相關計畫順利實施,2022年FCA將擁有至少兩款油電與純電類車種,長期計畫將達成至少四款車種。

另外,FCA與PSA集團合併因疫情影響略有延後程序,但雙方仍預計2021年內完成相關作業,將有助後續兩大集團發展,衝刺2025年實現全產品線車型電動化的發展。

數據顯示,愛快羅密歐系列車種2018年全球銷售達12萬300餘輛,創新高,年增11%,北美市場成長最大,但面臨成長瓶頸與新品研發空窗期,外傳計畫運用創新電動車設計切入北美銷售新方案,長期規劃新款車種銷量挑戰40萬輛。

抱歉齁,鴻海劉董事長揚偉先生指得是「飛雅特克萊斯勒(FCA)」集團旗下的「Alfa Romeo」,不是納智捷!
chernann wrote:
台灣人要相信你的話,(恕刪)


就是不能相信複製C,全部是自己亂編而來,自己都不買納智捷,還要人家相信他,真是奇也怪也怪哉!!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