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LUXGEN的扭力樑一定比獨立懸吊差嗎?

Bimmer3698 wrote:
這下你看到腦粉抓到機...(恕刪)


說真的是蠻傻眼的....,感覺變負面行銷,當初買車是也有考慮S5,但是看到後懸吊是扭力樑就心涼一半,真心期待納牌早日推出後獨立懸吊底盤,相信大家會願意支持唯一台灣的汽車品牌。

話雖如此,有機會還是會想試駕看看U6 GT跟GT220的底盤。





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

納智捷Luxgen S5 Turbo
帥氣的身影,正是其魅力所在

見識一下納智的實力S5 Turbo
車主們都知道納智捷根本不存在懸吊的問題
只能說各家車廠有其專用或是選用的權利
否則上面這些動作怎麼能夠完成呢?
沒有優異的性能又怎能獲選為警用車?
追兇緝匪是需要有兩把刷子才行

MrRone wrote:
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了...(恕刪)

錯了
左右連動所產生的不舒適性 只要是人都可以感覺出來 並不一定要有多專業的車手

期魂小桑 wrote:
錯了 左右連動所產...(恕刪)


都到專業車手試車了當然是正規賽車場地,誰理你舒適性啊XD

h24852124 wrote:
S5居然可以開出這...(恕刪)

這種道路我歸類為一般道路而已~

h24852124 wrote:
真的~
講到小鴨
我相信底盤好不好真的很重要
至於什麼樑,什麼桿參考就好
車身穩定安全才是重點
看看就會感到害怕,
Yaris時速才100多,超車、變換車道就失控
那如果開到180km/hr會是什麼樣!
奉勸大家安全第一,下定決心買好車

那台Yaris沒有ESC所以失控一般人沒法救回,如果Luxgen的車沒ESC失控時大概也是發生一樣的事情。事實上就算是多連桿也是一樣的,失控時沒有ESC一般人救不回,舉個不適當的例子只是在打烏賊仗而已。

「車身穩定安全才是重點」這種話你會講,那你知道獨立懸吊比扭力樑拖曳臂穩定嗎?講這話根本自打嘴巴了!

「安全第一下定決心買好車」是對的,市面上有很多優質進口車,價錢跟國產車相當或是貴一點百萬上下,VW、Skoda、Mazda、Toyota、Subaru、Peugeot等品牌都有通過國外撞擊測試,安全配備裝滿滿,比起只做了1/24測試的某車,比以賣點永遠只有大螢幕、環景的某牌好太多了。

genweilin wrote:
個人有去試駕過新的Elantra~用稍快的速度去試駕跑山....除了轉向沒Focus那麼靈活,基本上穩定性不差,連續左右重心轉移,整台車的動態還是很好掌握.所以扭力樑開快就很危險?好吧~個人駕駛技術太差,開太慢.根本沒把扭力樑的不穩定性開出來~

新的他在抖我沒開過,只有試駕過新的IONIQ,以及四年前的他在抖。

我的感覺是Elantra的電子方向盤反應慢半拍,轉方向盤時車輪反應會延遲一點時間,必須要像Turbo Lag提前踩油門那樣,比較早做出方向盤動作。IONIQ有改善,但仍有那種感覺。而一樣是電子方向盤的Prius 4就沒這種感覺,不過P4的底盤回饋與安定感我覺得是輸Focus Mk2的,也是花了點時間適應。撇開那為人詬病的妥善率問題,Focus真的是開起來很舒服。

MrRone wrote:
一句話就能說明白了,一台的S5後懸吊是扭力樑賣你80萬,一台S5的後懸吊是多連桿獨立懸吊賣你99萬。
你會買哪一台?
懸吊調教差不差只有專業車手才能從極限中試出箇中差異。一般人還是以價格取向吧。


謝謝大大的回覆!
如果因為後懸吊是多連桿,一台就賣90幾萬
我當然就買不下去了,這不是好與不好的問題
而是我就買不起啦

但如果一樣能用71萬買到後獨立懸吊的S5
錦上添花當然更好啊!
nicnick0613 wrote:
我是S5 ECO 1...(恕刪)


扭力樑跟獨立懸吊誰好?事實上很好分析的~~憑斷一件事絕不可單看一個點,不然就會有偏頗情事發生

開版大也引言(雙廖說的話)
"扭力樑好比一般的彈簧床墊
獨立懸吊好比高價的獨立筒床墊"

這舉列也對,但前提應該在加一句"二樣產品都不偷工減料情況下"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相信很多對岸製的獨立筒床墊賣的比台灣製的一般的彈簧床墊還便宜,不是嗎?所以獨立筒床墊就真的高價嗎?

話題拉回扭力樑跟獨立懸吊

以先天機械原理獨立懸吊一定優於扭力梁,這也沒什麼好辯的,但~~~世事難料原理歸原理,實際做出來就不一定了,就好比對岸的獨立筒床墊跟台製的一般彈簧床墊

美國豪華大車跟跑車哪台不是獨立懸吊~~結果大家評價都是開起來像船,轉個彎輪胎蓋都飛走了,只適合跑直路不適合跑山路,你覺得超控會有多好?

所以實品化的各式懸吊好壞是比較出來的~~~先天優劣或許只占20%,後續的設計,用料,調校絕對站80%以上

至於說到比較樣本~~我就來說說我親自開過的感想

納牌扭力樑跟雙B(C200,x5)獨立懸吊比~~~納牌扭力樑敗~~納牌敗在碎震吸收上~~彎道信心上我覺得還是輸

納牌扭力樑跟馬自達(馬3)獨立懸吊比~~納牌跟馬自達五五波~~納牌在碎震吸收上還是輸~~彎道信心上我覺得小贏馬自達

納牌扭力樑跟豐田(RAV4,CAMRY,RX280)獨立懸吊比~~~納牌在碎震吸收上輸~~彎道信心上我覺得贏豐田也贏過RX280

納牌扭力樑跟豐田(ALTIS,VIOS,SIENTA)扭力樑比~~~納牌在碎震吸收上小勝~~彎道信心上我覺得大贏豐田

獨立懸吊除了雙B車款~~~日系車我覺得都調太軟了,雖然很舒服但後座都在暈車~~~所以你說獨立懸吊產品一定贏?看來也未必~~設計,用料,調校還是佔關鍵~~先天比人強,後天輸光光,例子一大堆,龜兔賽跑故事大家都聽過,見怪不怪,也沒什好辯的.

這是我個人親自駕駛過的感覺~~~就參考看看~~~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