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柏 wrote:請納智傑 送歐盟、跟 美國道路安全局 參加測試 比做這些實驗有用吧? 看完上面一堆留言發現有些人真的很愛一直跳針..都不會看一下前面有多少人問過這種問題?底下有多少人回答過「為什麼」?明明就不是說想送驗就能送..送驗條件是什麼?前面多少人回答過了,問之前先看一下好嗎..上網google也一堆答案..不要再跳針ok?..
個人比較質疑影片中爬坡測試,除了主場車輛以外的三款車是不是防滑系統都被關掉了..防滑系統會自動鎖定空轉輪,讓有抓地力的一側保持動力輸出,有的設計是打滑時要持續補油門,空轉到一定程度系統才會作動鎖定,影片中感覺都點到為止,沒有給系統作動時間..2015的RAV4還有配備中差鎖定,那種斜度的坡應該難不倒他..另外關於輪胎爬坡時接觸斜坡的位置與面積,個人認為絕對會影響車身斜度及四個輪胎接地面積,左前輪在斜坡上整個胎面爬上平台時,因胎面與平台完全接觸,車身斜度應該會被向左拉,重心比較靠左,右前輪肯定打滑,此時爬坡力道就全部落在右後輪,系統偵測到只有右後輪有抓地力,把大部分動力配向後軸差速器,此時因左後輪懸空,所以一定打滑比較嚴重,若有防滑系統作動,系統偵測左後輪空轉,會被鎖定,使右後輪得到完全動力而脫困,主場車輛左前輪爬坡時有部分胎面在平台外,此時平台邊緣會形成一個槓桿支點,使車身重心可以向右偏,左右落差變小,所以左後輪會比較慢才離地,輪胎摩擦力也會比較大,加上又有防滑系統加持的話,一定順利爬上..同樣斜度與高度的爬坡架,爬坡輪靠右或靠左,絕對會影響車身斜度,車身傾斜程度絕對會影響四輪接地面積,就會影響爬坡能力..以上是小弟的一點拙見,我對這幾台車都沒有什麼意見,純粹剛好看到這篇,覺得要評測應該測試方式要相同,才能公平與公正,不要讓看的人有想像空間,也許這台車很不錯,但是測試過程有瑕疵,不免讓人心存懷疑..
這篇文章裡頭,有許多suv關於小越野的測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另外剛性這東西非常重要,試想自己的車子,開到側斜坡上,左門打的開卻關不起來,右門打不開沒法脫困的時候,瞬間就知道那感覺是什麼了,別隨意就開你的都會型Suv四驅去越野,郊外等拖吊很煩的,尤其是…萬一還有妻小在身旁的時候,車身剛性是非常重要的…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2&t=4206649&p=1
車車本無罪, 酸的是廣告行銷的手法, 台灣人不傻子U7的鋼性測試, 搞得日本T牌 L牌 VOLVO...跟大肉腳一樣簡單的對腳輪爬坡測試都要2~3個人幫忙推不是別人想酸, 是廣告手法太.....不知道把這些影片送給國外車廠研發單位解釋一下, 我想最後只會招來打臉而已吧!
上一頁的某一樓大概還有人停在好幾年前的資訊....網路上大家都已經說了多少次為何沒有送測居然還在說別人不敢送測...而且還順便批了一下油耗,大概沒更新過數據吧...u6 eco 2.0的油耗都比還沒上市的cx3 2.0的好了這樣油耗的表現也能被說很差真的是看得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