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個國際車廠因為提供消費者增加選購或是部分客製化反而造成車賣不出去甚至倒閉的嗎?
還是大家只認為納智捷不用成長壯大,只要在台灣顧好小小的市場,或是維持小小的市佔就好
而且若因為選購或是換購,增加購車成本
消費者自然會評估配備的選換購是否符合自己的購車預算
如同今天去肯德基買2塊雞套餐,薯條要換比斯吉
難道肯德基會跟你說比斯吉只有六塊雞套餐的生產流程才有,你要比斯吉的話只能買六塊雞套餐
還是肯德基會跟你說比斯吉單價比較高,需要多加5元才能換
想吃的人就會多加5元換比斯吉,嫌多加5元很貴的人就只能乖乖吃薯條就好
所以看完這麼多篇留言,不懂好像很多人反對納智捷提供增加選配或是部分客製化的服務
甚至說"那會增加生產成本或是增加的費用耶那你會買單嗎?"、"又是個不懂生產管理的出來嘴砲"
是的,我本來就不是學生產管理的,但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想,東西生產出來就是要賣,沒賣掉的情況下去談生產流程或是生產成本,都是空談
賣掉有盈餘才能再來算 cost 怎麼 down,沒賣掉就只能變成倉庫裡的成本~~
如果我的觀念錯誤,請指證,我希望我也能在這邊學習一下不同領域的東西
所以如果東西是我想要的,而且要花錢才能取得,我預算夠,當然買單,這有什麼好疑問的?
一個普通生產線,作業員要把每一個送來的盒子裝進一顆彈珠,然後蓋上蓋子。
另一個客製化的生產線,作業員要依照訂單決定要不要在送來的盒子裡裝進一顆彈珠,但都要蓋上蓋子。
試著想想,這兩條生產線的效率會有多大的差異,而生產結果的正確率,又會有多大的差異。
普通生產線出錯的機會微乎其微,可以由監控彈珠和蓋子的數量就確認有沒有問題,更嚴謹一點只要多一個品管員搖一搖盒子,確認每個盒子都有彈珠。
而客製化的生產線則不但作業員要花更多時間看訂單,而且出錯的機會高得多,一定必須安排品管員檢查,而且品管員也要看訂單要不要彈珠,再搖一搖盒子做確認,這種方式需要很專注,也難保不會出錯。更嚴謹的作法是兩個品管員,一個看訂單,一個搖盒子,再相互確認。
當然如果生產量夠大,可以開兩條生產線,一條生產有彈珠的,另一條生產沒有彈珠的,或者先生產有彈珠的,再生產沒有彈珠的,不過如果沒有彈珠的訂單很少,調配還是不容易,沒有彈珠的訂單可能要等很久。
我記得MPV以前有藍色的,但後來取消了。SUV剛開始可以選配有空調的合法第三排,後來也取消了。都是因為訂單量實在太少。
我想LUXGEN應該還不至於有生意不想做,網路上那麼多人說如果U6 1.8把安全補齊就願意買一部,我相信LUXGEN一定知道,也一定有評估過。
我之前有說過,如果有人開個U6 1.8把安全補齊的團購,訂單能湊到三、五十張,我不相信LUXGEN不接單。但是,我覺得能不能湊到十張都還是問題。
原本的產線已經固定住在生產固定的車型~
搞一個客製化會帶給產線多少難度? 訂單系統~ 料號可能全都要大風吹~
而且~ 要配備? 中高級車款就有拉~ 搞客製化的優點在哪裡? 利潤在哪裡?
還有~ 就算真的給你客製化了~ 價錢你一定也不能接受拉~
你想說要入門款加裝安全配備對吧?
真給你這樣裝~ 頂級款還賣不賣?
誰做生意會這樣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此入門款想裝頂級款才有的配備~ 可以啊~ 裝完的價錢也差頂級沒多遠了~
你會要?
成本 / 利潤這兩方面去想, 都沒有好處~ 沒道理這麼做~
就我所知~ 有在客製化的車也只有一些豪華車款才有~ (賓利那種等級的車才有~)
除非我孤陋寡聞~ 還請大家賜教~ 哪一國的量產車有在搞客製化的?
2sc wrote:
很多人認為客製化沒什麼,我們試著想像一下一個簡單的小實驗:
一個普通生產線,作業員要把每一個送來的盒子裝進一顆彈珠,然後蓋上蓋子。
另一個客製化的生產線,作業員要依照訂單決定要不要在送來的盒子裡裝進一顆彈珠,但都要蓋上蓋子。
試著想想,這兩條生產線的效率會有多大的差異,而生產結果的正確率,又會有多大的差異。
普通生產線出錯的機會微乎其微,可以由監控彈珠和蓋子的數量就確認有沒有問題,更嚴謹一點只要多一個品管員搖一搖盒子,確認每個盒子都有彈珠。
而客製化的生產線則不但作業員要花更多時間看訂單,而且出錯的機會高得多,一定必須安排品管員檢查,而且品管員也要看訂單要不要彈珠,再搖一搖盒子做確認,這種方式需要很專注,也難保不會出錯。更嚴謹的作法是兩個品管員,一個看訂單,一個搖盒子,再相互確認。
當然如果生產量夠大,可以開兩條生產線,一條生產有彈珠的,另一條生產沒有彈珠的,或者先生產有彈珠的,再生產沒有彈珠的,不過如果沒有彈珠的訂單很少,調配還是不容易,沒有彈珠的訂單可能要等很久。
您知道這個例子的關鍵詞是啥?
== 訂 單 ==
裝了彈珠的盒子 需煩惱賣不賣的出去
但客戶訂單說不要放彈珠 一樣可以賣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