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us wrote:
台灣有實質意義上的平...(恕刪)
對岸的計程車跟台灣不同,我聽過不少對岸來的客人說過,他們那邊就是真的租車跑,車子是公司處理的,不是司機自己貸款自己買…所以他們對於台灣計程車普遍比對岸新且乾淨印象是很好的,他們那邊講難聽點車又不是我的,我幹嘛顧?沒撞到就100分了
再加上對岸的國策就是卯起來做電動車,內燃機技術都被歐美日韓專利壁壘堵死了,電動車大家都是從頭開始,不從這裡彎道超車就沒搞頭了…加上他們本來就是選擇承擔環境汙染做電池,那當然死命的硬幹,因為成本優勢在他們手上,還有體制與人口的優勢,自然是說做就做
另外,機場已經確認開放184P以上電動車加入排班營運是沒錯,但是以我自己實際跑過的感受來說,機場比市區還要更不適合用電車跑
眾所皆知電車跑高速電耗就難看,而且開越快就越難看…我也聽過車主告訴我的親身經歷:開電車如果開快車,只會加速前往快充站報到,你是省不到時間的,慢慢來真的比較快…以這樣來說真的就不適合機場營運,因為當機場在缺車的時候馬上長官就出來釘了,就會對既有的成員施壓:你們給我想辦法盡快疏運旅客,不然我就把候補的補進來
聽到要補車現有成員自然是不樂意了,因為補車對尖峰疏運是有效果沒錯,但是離峰時的等待時間就要拉更長=大家收入降低…那為了盡可能的趕趟怎麼辦呢?也沒怎麼辦,就超速而已,你也不能怎麼辦
光是開快車不能趕時間這點,有跑過的都知道那就肯定是沒用了…機場跑久了被迫開快到最後就變慣性開快,那一台電車表速110電耗5點幾要怎麼玩?拿N7來算,你滿電出門跑兩趟台北你就要去充電了不然第三趟可能就顧路,長程版有沒有辦法安心跑完第三趟也不好說,別忘了機場每個客人的行李都是在比多比重的而且你還要趕趟
然後大園是沒有任何快充站的(離機場最近的在青埔),慢充我不確定印象中是沒有,但就算有甚至就算多也沒用,因為一趟台北來回就要大概抓100公里,你要是用慢充跑一趟台北來回耗掉一個多小時(不超速的前提下)、用慢充補這趟耗掉的電也要一兩個小時、再回去等班再等一個多小時,那你一天最多跑三趟就差不多打完收工了…除非你認份付錢去快充、你是也應該去快充,但這又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我都要用快充不能省電的錢,那我幹嘛不買油電就好?相比之下電車到底有什麼優點非買不可?
雖然一天跑三趟算起來也是有大概4千以上的營業額,但一整天的工時大概率超過12小時,而且中間有2/3你都是在空等…就這種收入還要去應付跑機場的過路費與高里程磨耗?我覺得你乾脆跑市區就好,一定比較賺…而且重點不在於你個人的收入如何,而是在缺車時你對機場的貢獻度如何
如果買電車的人多、拉長了缺車的時間,那機場的上司就是沒第二句話補車,讓你不缺車時的收入下降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只在乎旅客有沒有等車等到去投訴而已,你司機等班等多久干我屁事,不爽不要跑

剛剛想到順便再補充,在機場內遇到中南部長途的機率是也不高,但是比在市區裡面遇到的機會明顯多很多…而且機場的司機也很樂意主動去洗客人:你們花那麼多錢住飯店住沒幾個小時,隔天還要搬一堆行李轉去高鐵然後再從那邊的高鐵再搭計程車或者轉車,有沒有考慮直接這台車就搭下去?花差不多的錢我直接把你們送到家門口應該比較好吧?
今天我要是開電車,我絕對沒那個臉叫客人陪我去快充站發呆半小時,而且可能還要搞兩次…那種客人往往都是深夜才出現而跑機場你深夜才出門跑那根本不用跑,肯定賺不到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