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U6改款價格出來囉! 78.9萬-103.9萬

三種動力,六種規格定價
這要怎麼選啊!
消費者應該頭很大吧!
我猜AR環景版會是銷售主力
202匹馬力,應有盡有的
剛好把欲振乏力的同宗 X trail打死…
Jimmy419 wrote:
是沒錯,但在於扭力大...(恕刪)

卡鉗大和小和線性其實沒太大關係,看出油量和卡鉗搭配有些原廠也很線性。卡鉗大顆本身就能吸收較多熱,還有加大卡鉗通常也有比較大的來令摩擦面積才是他能承受多次重煞和力道增強的原因。

nicnick0613 wrote:
你應該說94.9萬...(恕刪)


我的第一個直覺就是:給車主很大的改裝空間...
19"才300mm碟盤,是有點空。
我的原廠18"配320mm,就一直很想改至少330mm.....



wangmj wrote:
剛好把欲振乏力的同宗 X trail打死…


產品力不夠,死是應該的
nicnick0613 wrote:
跟體重差不多的KUGA一樣大概平均最好只有13啦,這還是官方數據
實際路上大概就是10km左右的水準

本身開車慢或眼中最在乎省油的人,也不會買KUGA跟U6的

雖然KUGA馬力僅有售價120萬的2.0旗艦款大於U6,其餘1.5的180匹馬力也遜於U6

但也有稅金優勢,所以也不能說U6改款後已經比KUGA好了

青菜與蘿蔔都好吃,看想吃啥而已。...(恕刪)


原本專注於 KUGA 245 2.0 6T,因為滿滿的主被動,119.8萬,但4WD與2.0的引擎我比較不喜歡,如要選一,我寧可一樣245的全部配件,一樣有4WD,但引擎改用1.5T的180匹,最好有日行燈+方向燈二合一,LED頭燈,雙色輪圈等。

現在小改的U6出來了,雖然有AR系統,有APA系統,但BLIS車側盲點(可由12吋螢幕來取代,但照後鏡如有警示LED會更好),ACC自動跟車、自動煞車系統,LKA+LDW車道偏移警示輔助系統、駕駛疲勞警示系統、自動熄火系統、煞車回充電力、電源管理系統等等,這些如加在旗艦智駕版95.9萬,再多個10萬,我應該會買單,算了,反正再過幾年,這些配備一定會加進去,繼續存錢吧,現金買還有更大的折扣,我猜。

未來車子一定還能看到前車再前車的影像,然後連上大數據網路,車子附近的其他車輛時速也知道(包含前車急煞,後車快速接近....),車子附近30公里所有道路的壅塞情形都知道,規劃的路線如有塞車、車禍,系統主動找一條比較不塞的道路。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uranuslp wrote:
卡鉗大和小和線性其...(恕刪)


卡鉗大小不是制動力的指標,活塞的面積才是制動力的來源,另外多活塞才會影響線性.

以四活塞和六活塞來說,如果四活塞的總面積大於六活塞 那四活塞的制動力較好,但線性就沒六活塞來的優!!
songbanks wrote:
後懸吊還是.......(恕刪)


他在抖出運動版都知道將廉價後拖曳臂懸吊改為多連桿

這樣才不會漏氣、沒誠意

這號稱水野特調版的就只知道換B牌避震筒交差?

大家都知道跟U6用一樣後拖曳臂的牛頭牌阿提絲

就算換了TRD藍筒避震

操控依然還是爛

U6 GT只改了B牌避震筒就牛B了?
哈囉摩比 wrote:
卡鉗有比較好的制動...(恕刪)


造車我是不會啦,不才小弟有個20多年的朋友是NATS畢業的有國際改裝士和汽車開發設計資格,希望他的資格所提出的意見對您老比較有公信力!!

另外鍵盤車手問題嘛 小弟不才20多年前從第一輛EG SI開始經歷了GTI MK4、IS300、W203 C32、RX450h,另外還有CR-V RM和SWIFT ZC代步車,不知道這樣有沒有不算鍵盤車手啊!!

無論造什麼業,各人造業各人擔就好啦,最重要您老開心就好了~是吧!!

BTW 至於有沒有開過,我想如果一輛Cayenne T只搭配個對向雙活塞卡鉗 那小弟我一定當個路隊長!!
納智捷的車真的是早買捶心肝晚買爽歪歪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