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evil wrote:看了一整串,以一個在台灣有買車需求的車主來說,能去大陸買嗎?...(恕刪) 車廠就是看準的消費者這種心態認為汽車不像其他商品能自由進口就算無法進口也無法在當地購買進來也就是廠商看準這點才敢吃消費者夠夠
momoevil wrote:看了一整串,以一個在台灣有買車需求的車主來說,能去大陸買嗎?也只能在台灣比同級車選擇自己所需,國外再便宜買不了也沒意義。完全沒引起我取消預購U5的念頭。 唯一讓我有想法的只有U6舊版現在的價格好吸引人。糾結......(恕刪) 搬去對岸定居就可以享受得到比台灣便宜的車價啊!1~2線城市現在車滿為患都執行限車令,排1整年隊也掛不上鐵牌,搞塊黑市的價格加起來就比台灣貴了...不過去4~5線城市就簡單了,開部U5都算是土豪了...
d.y wrote:樓主,您所論及的立...(恕刪) d.y大好說,能一起討論是好的!小弟只是剛好看到這一篇文而有所疑問而已,因為今天台灣與對岸的差價不是3、4萬,而是整整的有30萬左右的差價,如果它國也有發售U5的話,這樣一來一去也能稍微看出這台車的成本大概有多少,因為我們都知道要商人賠錢賣是不可能的,假如U5成本真的只要如此,而賣給自己台灣價格又是那樣,合不合理看個人,一個商品要賺幾成是由該國市場定價,由車商來決定的!但納廠就是不一樣,因為它今天拿著政府補助、打著口號在賣的台灣自主品牌!再假設一個較黑暗面的角度去想,如果納廠在對岸的售價的確是賠錢賣的,而價差卻是由所謂「政府補助」來吸收給納廠在對岸撒餌打底、開拓市場的呢!?您問我U5該賣多少我也不知道,這是市場與納廠在決定的,今天納廠不會因為國王的報導或是我們的討論而改變價格,就算吵到納廠出來聲明也一樣,它們不會做自打嘴巴的事!小弟看車也一段時間了,U5在台灣市場,以同級對手來說的確開了一個漂亮的價格,這樣的配備規格,不看廠牌以帳面數據來說很強沒錯,光是12吋螢幕帶來的功能幾乎沒有對手!而U5設定的同級競品有誰也很明顯,這樣CUV跨界小休旅的級距有:HONDA HR-VTOYOTA CH-RFORD EcoSportMAZD CX-3NISSAN JUKE還有即將引進的KICKSSUZUKI VITARA沒錯,U5是最便宜的!而幾家車廠也特別拿出HR-V來做比較,就因為HR-V也是國產身份,但HR-V卻是天價販售、依然熱銷!所以車商要推CUV只要訂價比HR-V便宜即可,這次納廠的U5也是有誠意的,以最頂級來講便宜了好幾萬,更要以有6氣曩車型來說甚至便宜到十幾萬,以台灣市場來說是便宜的,但納廠的定價策略到底是以造車成本與台灣人民為考量,還是以HR-V的定價來考量!?U5賣這個價格我當然覺得合理也不會嫌貴,但那是我們以台灣市場來看,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習慣這樣的價格區帶!別牌在對岸賣多少我沒興趣知道,因為那不是台灣自主品牌,所以根本不重要!我知道一樣的東西,在別國一定會不一樣的價錢,我一樣不懂所謂稅率、所得等國家經濟體系考量,我只在意所謂政府補助、打著口號,台灣自主品牌的納廠在別的國家的定價而已。附上小弟的賞車文:U5賞車小心得
紫衫皇綬 wrote:d.y大好說,能一...(恕刪) 想那麼多幹嘛?台灣本來就是一塊不怎麼大的島,國家政策絕對不會鼓勵大家開汽車,公共運輸跟機車才是最佳交通工具選項...能大量銷售的商品營運成本就能減少,售價自然會低廉許多,很簡單的成本會計學.就是正統國產車廠更要與國家政策方針配合,精準的量價關係計算...凡人無法想像!PS:政府補助某外資電動機車商的錢,比整個發展電動車產業的預算還多,包括國發基金投資該公司10億元,付出至少5億~6億元的補助款幫忙賣車,現還傳出打算再花20多億元幫該業者設專用電池交換站。轉貼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622000106-260204
紫衫皇綬 wrote:d.y大好說,能一...(恕刪) 同一商品同一廠商同一經銷商,在不同的地區銷售,會有各種主客觀因素,而影響其定價策略,我相信任何人都能接受,但是價差到如此大幾近30萬,這也太離譜了。如果I PHONE在美國賣得比其他地區貴上1%,你要不要想像一下會有何結果?何況是貴上35%?或許給的配備規格不完全一樣,但是有什麼配備一裝上車可以身價不凡?在國內U5身上我沒看到。
如果認為台灣版的售價不合理(太貴),我建議兩個方法:要嘛就不買,要嘛就去對岸當中國人吧!!生在台灣你就認了吧!常常有人愛用兩岸的價格差異讓討論區變"文字戰"toyota sienta的訂價還不是更無理!1.5基本款就要69.9萬(後來才降為64.9萬)...主被動安全配備僅2SRS+ABS對我來說等於是零安全配備
f9w726 wrote:如果認為台灣版的售...(恕刪) 你的論點我很難苟同,這家廠商明顯是在欺負自己人,他要是全世界都開價100萬,台灣也開價100萬我不會生氣,他就算賣我30萬卻賣給別的國家10萬我照樣不爽。嫌貴不要買當然是沒錯,但是欺負自己人的廠商是不是該抵制他?就像抵制頂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