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zukaman wrote:
光是民族性就是覽趴比雞腿了
現在做個比喻,如果
有一個韓國老爸他拿手機目的只是打電話
全世界只有兩隻電話再賣
韓國製的傳統手機跟IPHONE 7
價格是一樣的
對韓國人來說花一樣的錢買IP 7跟傳統手機他也只是打電話而已
所以他寧願拿錢一樣的錢買這支韓國生產的傳統手機
他的的觀念家庭學校教育
只有買韓國做的東西韓國的產品才會壯大
相同的情況發生在台灣呢
台灣人呢,大部分是買IPHONE 7吧!
問他你只是打電話為什麼要買IPHONE呢
台灣人會回答花一樣的錢我為什麼不買功能多一點的
即使用不到我拿著就是爽。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看看全世界哪個強盛的國家
不是製造業的根基厚實,才能帶動其他產業蓬勃
如果覺得MIT的這麼可恥的品牌,你到哪個行業
你們公司推出的任何產品,都會在世界其他地方跟別人比,低上一截
你要求高薪,如何而來
LV 的包包為什麼可以賣那麼貴,台灣人做的包包連人家的1/10價格都沒有
一模一樣的東西,為什麼
因為你「台灣製造」讓人看不起啊!
自己人都看不起了,要如何讓外國人看得起
拿iPhone 7跟傳統手機比喻 MIX vs MIT,也比喻台灣包 vs LV?
是你看輕台灣貨,不是近98%沒買Luxgen的台灣人.
你憑甚麼批評台灣的大眾!!!
我也想買一台小車,考慮的是CHR,但CHR的CP值低,也沒有NA/TSS可選.
CX-5/CRV5都大了些,還在這幾台中猶豫.
簡單的消費思考,但絕對也是98%的思考.
做不出吸引消費者喜愛 信賴產品,反而怪起消費者?
Super Alien wrote:
64個年頭。
所以,敝人僅能說: 納智捷,加油啊!!
這當時期的和泰黃家變成蘇家 還有三陽的黃家
這麼多年了 也都還在造車
但只是淪為日本人跟韓國人在海外的代工廠
他們同樣受到汽車的關稅保護 都算"國產車"
但是沒有人往前走一步 雖然有了技術 但誰有膽創品牌?
走出去的 被說不長進
台灣這社會就是這樣
通常有這種奇怪思維的
工作上 也是這樣的 常常看不出真相
當你有創業過 你就會知道
周遭這些沒有開創性 沒有這個膽 或是沒這塊料的人
在旁邊說風涼話時
對比目前的裕隆 不就是一樣
少落井下石
除非你覺得台灣汽車業就該像蘇家黃家一樣
幫這些日韓車商好好代工就好
其實 我覺得這版上 多數批評裕隆的人
都根本沒想清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