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U6 最新售價「62.5萬」起

引言 2014-04-20 23:00 by chin0510.tw
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沒有像日韓的強烈
自己人都不會挺自己人
有朝一日希望台灣也可以像日韓一樣
滿街都是台灣自己正港國產車
看到這樣的售價
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這樣的榮景.
--------------------------------------------------------------

滿街都是 L 車會改變什麼,一台賣20萬,別傻了,商人就是商人以營利為目的,可以期待的是企業多支持贊助扶持弱勢族群跟團體。

多元的社會就是市場需求決定,有需要價格能接受就會買。我倒是很樂意看到台灣的多元,單一是很危險的。
只有去比較最便宜的版本是見樹不見林
殊不知他們的旗艦版本U6要百萬台幣
這些酸民怎麼不說臺灣的旗艦比較便宜?
要比較價格不能單從官方售價去比較
要去分析市場環境、製造成本、管銷成本、稅制成本
模具攤提的數量也大大不同
量大單價便宜、量小單價貴
這不是舉世皆知的事?
如果你買一樣商品100件
我就不相信我只買1件也可以談到和你一樣的價格
如果可以的話你豈不跳腳?
如果單以價格去比較也太不客觀了
畢竟兩岸的銷售環境大大不同
我們的尊貴版72.9萬、旗艦95.9萬
其中還包括2.5萬的選配金
他們的陽春版62.5+6.25萬、旗艦版100+10萬
也有可能是強力推銷陽春版本
用配備型買家的利潤去補貼到預算型買家
如此才可以將銷售數量提高
這是他們選擇的銷售訂價政策
如果酸民要求兩岸同價
那我們的旗艦版是否也要調高到100萬?

我是U6車主

Amduscias wrote:
購置稅講成台灣的牌照...(恕刪)


這點我可以回應你 我有家人在大陸開製衣廠

他弄台凱美樂3.5G 車子嗎? 1百萬出頭新台幣 領牌?好像6萬還是15萬忘記了

然後由於他在上海 上海要求要購車你需有停車位 或是 停車位租任契約.....

他在上海有買房子 光那個車位 就可以夠搞3台凱美樂了......

偏鄉地區 我就不清楚了


心似流水 wrote:
大陸LUXGEN是東...(恕刪)

那車是誰研發......不是台灣嗎
那到底LUXGEN是台灣還是大陸
還是根本是大陸...只是持股我們不知道而已

風城小畢 wrote:
那車是誰研發.......(恕刪)

你突破盲點了....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陸資企業在台灣了

只是我們大家都不知道


tamkang6 wrote:
只有去比較最便宜的版...(恕刪)

但大部分台灣人還是要陽春版就好

那麼多電子設備並非人人都喜歡

如果賣這價位,我家人前幾天剛訂車就會改買這一台
請問你有學過會計學嗎?
研發的科目是費用
費用均列當年度沖銷
不是當作固定資產還去用攤提法攤提
商品在不同市場銷售
利潤最後回到母企業才能繼續做RD
你何以見得研發的費用都是臺灣市場在支付?
我們尚不知道兩岸市場分別的利潤為何
假設每一臺U6在臺灣賺得比較多好了(純假設)
每輛賺10萬元,每年賣出6,000輛
則臺灣市場U6挹注Luxgen六億元
而中國市場低價求售每輛只賺5萬元,每年賣出15,000輛
則中國市場U6挹注Luxgen七億五千萬
那7.5億沒有比6億來的有幫助嗎?
當然我只是一個假設性的算法
我的意思是最後的營業額還是來自P*Q

更何況還沒人證明U6在臺灣的確可以取得比在中國更多的單位毛利

buddy0328 wrote:
蠻妙的,台灣賣的貴說...(恕刪)
你可錯了
目前U6銷售大宗
是95.9萬的旗艦版及88.9萬的尊爵版
反而72.9萬的尊貴版是最乏人問津的
CRV賣得最好的也是2.4升的版本

以我對臺灣車市的瞭解
幾乎沒有任何廠牌的任何車款銷售是以陽春版為大宗
Altis最便宜的是64.9萬
但你有看過有人買這個版本嗎?

所以這最熱銷的兩款價格都低於中國U6的旗艦版110萬
請問你怎麼不稱讚Luxgen對臺灣消費者佛心?

並且中國U6的最終購得成本是62.5+6.25=68.75萬
而且不清楚是否像臺灣一樣有2.5萬的選配金
如果沒有的話
其實兩者差距才1.65萬臺幣
我才不相信你會因為U6便宜你1.65萬就會改而選擇U6

01forever wrote:
但大部分台灣人還是要陽春版就好

那麼多電子設備並非人人都喜歡

如果賣這價位,我家人前幾天剛訂車就會改買這一台

tamkang6 wrote:
你可錯了
目前U6銷售大宗
是95.9萬的旗艦版及88.9萬的尊爵版
反而72.9萬的尊貴版是最乏人問津的
CRV賣得最好的也是2.4升的版本

那是買得起的

你可能忽略買不起的那一群,也是最大數的一群




風城小畢 wrote:
那車是誰研發......不是台灣嗎
那到底LUXGEN是台灣還是大陸
還是根本是大陸...只是持股我們不知道而已


研發是華創車電

納智捷和東風裕隆都有跟華創車電簽約付新車型研發費用

簡單說各地成本、市場、策略、稅制都不一樣
比這個沒有甚麼意義
就跟政客一樣只是在操弄議題

台灣市場上不是只有納智捷賣車,嫌貴就買別牌的就好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