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simon wrote:
說台灣的重工業不如南...(恕刪)
“是用臺灣製造的精密多肘CNC 加工機去做出來的”
呵呵 有具體資料佐證你說的話嗎?
船用螺旋槳的加工機牀——五軸聯動數控龍門銑牀,一直代表著機牀行業的發展水平,也是船舶工業發展需要的關鍵設備。目前世界上加工螺旋槳的設備可制造螺旋槳的最大直徑爲11米,就是由韓國生産。此前德國和日本生産的設備可加工最大直徑爲10.4米,臺灣該類産品最大僅能做到6米左右,而且關鍵零部件都是進口的。
早年臺灣在機牀産業方面領先韓國,但是現在韓國已經把臺灣企業甩開一大截了。韓國最大的機械制造集團——鬥山集團年産值超過11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四。韓國斗山集團旗下機牀企業DOOSAN Infracore年産值超過7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3位。
臺灣最大的機牀企業“東臺精機”和“臺中精機”僅排名59位和65位,年产值在1.6亿美元左右。
2007年世界機牀産值前20名企業按國別彙總
排名 國別 進入前20名企業數 入圍企業産值和(百萬美元) 佔本國産值百分比%
1 日本---7---9604.3---66.5
2 德國---5--- 6412---50.4
3 美國---3--- 2922---81.7
4 中國---2--- 2488---23.1
5 瑞士---2---1645.8---49.5
6 韓國---1--- 985.2---21.7
還有,臺灣的火箭技術至今仍然停留在中小型探空火箭的水平上,與韓國這次發射的直徑3米以上的中型火箭都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說發射衛星了。
臺灣至今爲止發射的衛星都是由美國火箭在美國航天發射場發射的,甚至衛星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都是由美國、日本、法國進口的。這和韓國有點相似。
http://cfs15.tistory.com/original/32/tistory/2009/06/06/01/08/4a2942f77a9e3
韓國最新研制的HEMU-400X型高速列車。
臺灣研制的探空火箭,全長僅為7.7米,發射重量連2噸都不到。
韓國發射的首枚火箭,全長為33米,發射重量170噸,關鍵部件進口自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