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372895 wrote:
還在那邊稅率 動手查...(恕刪)
因為網路上的酸言酸語就是納智捷的致命傷,一個品牌如果只用愛國心作為行銷手段早晚要收起來的。雙A發表產品時不會跟你說XX電競全球首發,但納智捷會!
因為連X5M,cayenne turbo,GLE 63 4MATIC等超強性能SUV在行銷時都不會說以賽道為師這種蠢話,因為這說法低級而且跟產品本質無關。但納智捷會!
連產品召回時的說法都不會改成:「經過納智捷研發團隊在收集一系列資料後我們分析U5,S3車系的引擎.....最後為了更加確保產品修正方案的嚴謹,我們特別商請外商AVL(李斯特內燃機及測試設備公司)為我們的方案再次進行確認。」不要跟我說沒差,因為直接把AVL丟出來只會讓人覺得納智捷沒能力處理這次的引擎問題。更不用說一開始召回時說的:「對於台灣低速與短距離走停的特殊行駛情境未完全掌握」這種貽笑大方的屁話就不能改成「對於連續低速與短距離走停的行駛情境未能調教出良好的控制模式」這樣嗎?
每個品牌都有優缺點,差別在於多少消費者能接受這些缺點。較多消費者較能接受的缺點加上較好的行銷策略才有良好的品牌價值。而納智捷只是一個新手車廠,在產品開發時或許還無法有效的將產品缺點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進行整合,所以行銷策略與行銷手法就更顯重要。從目標消費者是誰,廣告主題與廣告的用詞。到出問題了怎麼回應怎麼說明,用字淺詞之間的細節都是可以塑造品牌的。但納智捷沒有做到!
最後企業在經營時是需要竟到社會道德的,納智捷汽車是台灣出生的公司但對台灣汽車產品與銷售卻未帶來強烈的衝擊,例如在車輛安全配置上,例如在車輛後勤保養上。納智捷難道不能做領頭羊嗎?我們總是看到有人在酸說售價比中國高而總有人跳出來說兩岸工資不同,但怎麼不想想為什麼不能拿中國市場賺的錢補貼台灣的生產成本?讓台灣有一台人人都買的起的安全低價車是否也可視為社會道德的一種表現呢?
一個年輕沒有深度產品研發能力又不懂得做好產品規劃與行銷外加社會道德感低落的公司,能靠著愛國主義與有限的CP值吸引到這樣的消費者我覺得台灣對他很好了!而當他失去愛國主義與CP值這兩張王牌時會怎樣我想中國市場已經做了很好的回應了!
如果真的在意納智捷除了讚美他們的優點外應該要連同他們犯的錯與缺失一併指正否則納智捷是出不了台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