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yea wrote:
哦...我知道了,
是指那個雙胞胎的哥哥去做測驗,
弟弟來台灣說我考了90分的那一個嗎??
你記錯了,只要是在台灣生產的車輛就是要去ARTC測試。並不是什麼雙胞胎或同名同姓的兄弟在別的地方考試、當槍手。
麥克阿瑟 wrote:
1.為何不要求自己做其它測試?
果然是能力無極限阿,什麼事情都可以簡單解決,只要求,喬一喬,我們要什麼對方就得配合什麼,如果事情都可以這麼簡單的解決以及理所當然,北韓核武、中東紛爭早就解決了,世界也就不是這麼運轉了,反正要求就好了
況且您自己在第四點也說了,相信您也知道是什麼原因無法做全套吧
2. 換個地方撞好棒棒?
如果今天在ARTC撞大家就會相信,納智捷也不用花錢把車運到國外去撞
當初納廠的U7送到中國大陸撞得好成績,也是有一堆人不相信,說公信力不足,然後換成U6的成績相對沒這麼好,一堆人就又相信了,這個標準還蠻有趣的
所以,才送到IDIADA來撞,起碼是NCAP認證的測試廠,公信力相對又高一些
3. 但是,應該說U5早就有計劃送國外撞測,所以從U5設計階段時,有可能就早就想到要提升 正面40%偏位撞擊 的撞擊程度
應該說,所有車廠在設計的時候,都會為了提升各國的撞擊測試而加強設計,為了通過也為了好看,所以也不用針對U5
特規進口車才應該要緊盯的,像是某牌在駕駛座大樑加了鐵塊只為了通過當地的測試,結果在其它國家販售(包括台灣)的都沒有那塊
4. "可不可以不要再打NCAP名號誤導消費者?"
在NCAP認可的實驗室通過也不能打著NCAP的名號? 那請問考多益時,在某個受ETS"認可"的學校考試,只考半套的聽讀,沒考口說寫作,考完試拿到成績能不能說我考到ETS的多益成績??
是不是很多他牌廣告也是拿著國外測試5顆星的旗幟來做宣傳,然後下面加了一行螞蟻大的字"測試會因販售地區車型不同而異",這樣有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