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U7 V.S 日系車的四驅系統與車身鋼性測試.....


tpmbi wrote:
單看下方兩張箭頭所指處Camry這補強後的形變量,可以解釋為何Toyota要改變設計嗎?
.....
.....
真希望臺版Camry也有這樣補強,這樣可以幫Toyota更正視聽,不是嗎?...(恕刪)

您證明到重點了,撞擊測試是可以走巧門提高分數的
就是哪裡出問題補哪裡,一直補丁補丁
那不是一直在補強剛性嗎?
所以不要再說車體剛性不等同安全!

技術最好的車廠就是costdown技術最好的車廠
能夠costdown成本又能保有安全是最高境界
而不是costdown成本連安全也costdown了

就像3C的Apple他也在想辦法costdown
但也會堅持品質啊!

Luxgen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堅持安全的初衷不要改變
否則我也會棄他而去!

midoyes wrote:
請問國外撞擊測試有...(恕刪)


請問這2張XC90圖片哪裡可以看出剛性好?
根本平路拍攝;
是有買過VOLVO車嗎?
changyann wrote:
我覺得這跟底盤剛性好像沒那麼絕對的關係

車子變斜了但不變的是地心引力仍是向下,車門跟車身的連接點受力不一樣了

簡單來說要是支撐後車門的油壓桿只適合上下或是鎖點不夠強或是不夠堅固等原因

也會造成此情況即使車身是坦克也會歪斜

或是任一部車我只要門跟車的連接關節想辦法弄鬆一點點只要一點點

都應該會造成誤差關不起來,所以這不夠客觀,不能代表跟底盤剛性有關


現在的車子沒分底盤或車身,所以只要一邊不行,就會整個扭曲變形,這個測試蠻客觀的,是屬於很好的非破壞性測試~
b09134 wrote:老話一句....
這麼神奇 請送去檢測撞擊試驗
既然這麼有信心 檢驗完肯定大大加分
很多廠牌都有送 就送去 有一個基準點比較.....
只要他沒送 多少都有疑問在!!!


b09134 wrote:
你真的相信ARTC?
巴士他們怎測的你知道嗎?
不是我討厭這牌 而是他真的這麼好確不送真的可惜!!!


講不過別人就按檢舉,果然是鍵盤車手,不知道國產車一定得送ARTC,被抓到之後就改口說ARTC有問題,被人追著問為何你會說沒送ARTC,發現凹不過,就開始按檢舉~
starnavy wrote:
我的業代朋友之前給...(恕刪)


恭喜台灣L 完勝 日本L ?

請納智傑 送歐盟、跟 美國道路安全局 參加測試 比做這些實驗有用吧?

吳柏柏 wrote:
恭喜台灣L 完勝 ...(恕刪)


拜託~這是月經文了~
那麼多的實際道路撞擊驗證已證明車體安全性之外~
你知道要送到歐盟.美國測試需要甚麼條件嗎?先搞清楚再來要求麻...
其實SVU 7從第一代就開始標榜車身剛性安全,看來之後的納車改版也還是把車體剛性當成開發車體安全重點~算是擇善固執~希望納廠能夠持續堅持保持下去~
gilin wrote:
拜託~這是月經文了...(恕刪)


明智之人

安全性 只會相信國際公正單位撞擊數據

隨便路上擦撞 就能拿來說嘴???????????

隨便擦撞就能代表安全性?這樣一堆量化、專業 安全機構是要幹嘛的?

還是我要舉VIOS 擦撞超跑的例子來打臉您?

聰明人都知道 台灣L是想藉由這個活動做行銷~ 還安全實驗呢


吳柏柏 wrote:
恭喜台灣L 完勝 日本L ?
請納智傑 送歐盟、跟 美國道路安全局 參加測試 比做這些實驗有用吧?...(恕刪)

剛才忘了連結影片,我想部難找吧
隨便google 納智傑 大貨車 之類的應該就找得到
唉~真不太想回你..
第一,等你親身體驗實際的路上撞擊測試,你就會知道到底實際撞擊還是測試撞擊哪個準確了~我不是說測試撞擊不重要,反而測試撞擊才像你說的是車廠拿來打廣告用的~實際撞擊就像直接上戰場一樣,會比在靶場不適合做參考嗎?
第二,車體剛性根本與安全性有絕對的關係~這是物理特性的真理,就像石頭一定比拳頭硬一樣,不須辯解,我也不想針對這詭辯議題回答了
第三,再提醒你去了解一下"要送到歐盟.美國撞擊測試需要甚麼條件?"別再說納廠為何不送測了,因為想送測也沒有管道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