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別再用關稅保護來抹黑納智捷!

法國仔 wrote:
借問一下,是不是台灣的公司都不能賺錢呢?

這是提升台灣經濟啊!

幹嘛眼紅!

莫非大大希望自己一直給別國家賺錢。


當台灣經濟的提升是因為人力成本世界第一低的時候,你覺得這樣的經濟提升是好的嗎?賺錢人人愛,可是賺的錢只到老闆口袋的時候就不是人人愛了。

另外呢,你眼中的被保護的賺錢企業,有個跟它同時期的現代汽車,現代汽車目前是世界前五大以內,這個被保護的企業是世界第幾大?
其實通常也不關價錢的問題

應該是說花多少錢有多少價值就是所謂的CP值

譬如:

L5在1.8以及2.0配備上有多少的差距就可以看的出來

但是價錢還是居高不下

以及這樣的車子大小和油耗適不適合台灣這種的擁擠的街道

產品定位以及價錢制定這方面專業的人才多加油好嗎?(降個10萬應該可以多一點訂單了吧!)

已經有了第一步 第二步更要走的充實穩健

自己最近在做買車的功課

所以我還是期待明年的新車款....
我覺得前面算到 幾十%的太誇張了
把進口國產大家都有的貨物稅都算進去了

樓主主要想表達關稅的差異而已

但我想問的是...


1500-3000 cc 的小客車 關稅就是 17.5%

都差了快兩成了..也省了運費
也不見車價差這麼多阿....?? 這是怎麼回事呢?
前面有人算到四十幾趴是有點過. 我未曾做過汽車貿易, 但我在另一個領域做國際貿易也近27年.
以同一 2000cc排氣量而言我想主要差距應在多繳了
海運費
17.5% 關稅
17.5% x 5% 營業稅
海上保險費
報關費
倉儲費

我不清楚汽車海運費是多少, 但基本上也們多少, 以我現在裝最多從美東運一櫃40'到基隆是USD1100(含THC), 運車船可能會高一些但也沒應差很多, 如從日本運應更便宜. 就算是一櫃40'裝一部的算法, 也就32000. 對一部100萬的車也就3.2%, 何況也不可能一個40'就裝一部. 那腦袋確實泡了水.

因為完了關稅, 所以在繳營業稅時會多了17.5%的5%, 以100萬就是17.5X5%=0.875萬. 1%都不到.

海上保險通常是貨物申報值得110% x 0.5%都不到.

報關費, 坦白說真也沒多少錢.

最後一個倉儲費是最大的變數. 如果一次提貨, 就沒這問題, 如果無法提出, 據我所知, 很多進口車會放在保稅倉庫, 這個倉儲費就會較大. 保稅倉庫固不便宜, 但這筆錢不應放入比較. 你提出就好了為何要租保稅倉庫.
我雖不是做汽車貿易, 但真的能多那麼多? 我也真的懷疑. 如果還有其他鉅額費用請為我解惑.

汽車售價與生產規模有關係, 一個幾十億的開發分散在1萬部車上, 與10萬部上, 與100萬部上,成本分攤會差多少, 我只知道我的財產要多一個0是比登天還難. 如果汽車生產業有如此巨額利潤,那以前大發, 標緻, 雷諾, 台朔...怎麼一個一個撤走? 法規在那裡,沒有誰受保護, 誰不受保護的問題. 勇者踏步前進, 只有弱者躲在後面說不公平.



bulibi wrote:
當台灣經濟的提升是因為人力成本世界第一低的時候,你覺得這樣的經濟提升是好的嗎?賺錢人人愛,可是賺的錢只到老闆口袋的時候就不是人人愛了。

另外呢,你眼中的被保護的賺錢企業,有個跟它同時期的現代汽車,現代汽車目前是世界前五大以內,這個被保護的企業是世界第幾大?...(恕刪)



如果連老闆自己都賺不到甚麼錢

你還能期望 他底下的員工 周邊相關附屬產業能賺大錢啊

世界上有這個案例嗎 哈~

為何現代做大 裕隆卻沒有

你怎不說 人家的民族性更團結 政策保護的更徹底呢

韓國人自己都說了 現代汽車在歐美車價比在韓國國內還更便宜呢

現代汽車這種做法 要是放在台灣 我敢保證這家企業 早被一堆人轟到關門了

就像之前有個韓國來台的留學生所說的 很多台灣人心中好像只有自己 沒有國家

不要說裕隆 就是現代汽車在台灣這種環境裡有可能做大嗎?? 

裕隆在怎樣 好歹也勇敢走向 自主品牌 自主設計這條艱難的路

其他還在幫國外組裝代工的國產車廠又在幹嘛呢 但很多人倒是不太會罵這些車廠


有此可見 很多台灣人骨子裡就是賤 一輩子只能當人家的打工仔又能怪誰呢??






owan29 wrote:
有此可見 很多台灣人骨子裡就是賤 一輩子只能當人家的打工仔又能怪誰呢??


你這種觀念真的是蠻偏頗的,
鴻海台積電都是代工產業, 規模也能做到世界第一
不管品牌或代工, 需要的都是競爭力
哪種模式不就是為了能成功賺到錢
何來賤不賤
不是做了品牌就會有多高尚
看現代汽車, 重點不應該放在關稅保護
而是在90年代經過整併與結構改革後
推出了一系列有競爭力的車型產品
而讓現代汽車的品牌能推升到現在的世界前五大
Luxgen 要在品牌這條路競爭, 重點還是產品力
從 local 到 global 看起來還有一段長路
希望 Luxgen 持續進步吧
員工要高薪及優渥獎金去買歐系車
找誰要呢

當然是你們呢
然後他們開著典雅的歐系車
來嘲笑土味的納智傑

不過說實在真的很土
日本車味道還是比較優
6年了
回過頭再看
LUXGEN 進步了嗎?
保護下的裕隆又如何了?
國人有不支持?

勇敢走出保護是對的
但太晚了
跟韓國比保護與民族支持
其實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了

只能說政府會繼續保護
但冷眼旁觀的人越來越多了
uhan wang
fulosunny wrote:
6年了回過頭再看LU...(恕刪)


6年了,台本,和泰一樣在關稅保護下爽爽賺代工費,納智捷反而出了GT引擎,不斷挑戰品牌之路

owan29 wrote:
現代汽車在歐美車價比在韓國國內還更便宜現代汽車在歐美車價比在韓國國內還更便宜?請舉例一下目前南韓I30跟法國的售價?
勁揚丫德哥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