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國外的本土品牌車價都較Luxgen便宜...為什麼Luxgen做不到?


gladiator wrote:
你的話有嚴重盲點,請...(恕刪)


1百多萬的車裡面近30萬的車價是要繳給萬萬稅的政府,扣掉這30萬,原廠把BMW 3系列運送到台灣,賣給台灣車商的車價是七十幾萬,車主要買車提車就得先將中華民國萬萬稅繳完(車商才不幫你繳勒,車商最會做的就是轉價給消費者),才能把車從海關提出..........OK



EZZK wrote:
有關納智捷價格的問題...(恕刪)


一家只兩年就能損益兩平的車廠~
所謂研發經費成本算在回收範圍內嘛?
還真不知道利潤抓多高啊?
Enix is ...?!
四季無糖少冰 wrote:
跟當年的硬皮鯊比起來...(恕刪)

當年的硬皮鯊沒有自排版吧?

目前在台灣,汽油渦輪+不用踩離合器排檔+國產車,
只有Ford Mondeo Ecoboost 1款和Luxgen MPV/SUV/Sedan的3款,總只有4台
連Focus Ecoboost都沒在台灣國產化...

有些人可能沒聽過渦輪吧? 只會看汽缸排氣量比等級...然後...
Mondeo Ecoboost才2.0最陽春版的訂價竟然要99.9萬,Camry 2.0陽春版定價才82.9萬..
都是4.8米2.0房車,Ford的車賣得比Toyota要貴喔!

至於我國政府對於國產車,
不管是台灣品牌、美國品牌、日本品牌、韓國品牌...保護都相同的!
只要是在台設廠組裝的國產車,就可以少課點整車的進口關稅。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EZZK wrote:
目前的納廠 定價的利潤其實只算是個底線值
??

哈哈哈~員工年終獎金上看10個月之譜,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龍心大悅,砸下4,000多萬元,額外致贈2,600多位裕隆體系員工每人一台電腦Flyer,福利創歷年最佳紀錄

http://iluxgen.com/thread-33503-1-1.html

裕隆體系的哪個廠牌賣得比往年好??如果沒有!那主要利潤應該是從"納牌"來的吧....
race01 wrote:
哈哈哈~員工年終獎金上看10個月之譜,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龍心大悅,砸下4,000多萬元,額外致贈2,600多位裕隆體系員工每人一台電腦Flyer,福利創歷年最佳紀錄..(恕刪)

裕隆的納牌賣得再好,EPS也不過2~3元,
人家賣Toyota的和泰汽車,EPS是6~9元耶...

裕隆EPS才2~3元,分給員工的年終就有10個月,
和泰EPS是6~9元,分給員工的年終約11個月...

裕隆分給員工10個月後,剩下的錢就進大股東的口袋,
和泰分給員工11個月後,剩下的錢就也進大股東的口袋+外國股東的口袋。

要求納牌的國產車減價是可以,
但該先要求樹大招風的Toyota減價,才輪得到裕隆...
要不然,不就是所謂的....只能敢拍蒼蠅,不敢打老虎?

若嫌納牌的車賺太多,可以不要買,給它抵制一下!
那Toyota的車賺更多,是不是Toyota車主最好把車子賣掉,剛訂車的也抽單,抵制一下?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Enix wrote:
一家只兩年就能損益兩...(恕刪)

那請問沒開發的不是更高嗎
你如果覺得這樣高
為什麼不會覺得其他帶工廠噱海
尤其是市占率最高的那間 不是薛到屋頂都轉過來了?

flycode wrote:
裕隆的納牌賣得再好,EPS也不過2~3元,
人家賣Toyota的和泰汽車,EPS是6~9元耶...

裕隆EPS才2~3元,分給員工的年終就有10個月,
和泰EPS是6~9元,分給員工的年終約11個月...

裕隆分給員工10個月後,剩下的錢就進大股東的口袋,
和泰分給員工11個月後,剩下的錢就也進大股東的口袋+外國股東的口袋。

要求納牌的國產車減價是可以,
但該先要求樹大招風的Toyota減價,才輪得到裕隆...
要不然,不就是所謂的....只能敢拍蒼蠅,不敢打老虎?

若嫌納牌的車賺太多,可以不要買,給它抵制一下!
那Toyota的車賺更多,是不是Toyota車主最好把車子賣掉,剛訂車的也抽單,抵制一下?


TOYOTA再減價
那市占率要衝5成?
taihoo wrote:
TOYOTA再減價
那市占率要衝5成?
不...(恕刪)

只要車子好,又賣得夠便宜,
很多人家裡的車,都不是Luxgen吧 ?How care台灣自有品牌或日本品牌?

國產車的稅都相同,TOYOTA再減價,若有本事衝5成,或衝9成,就讓它衝啊!
憑什麼只要求Luxgen減價?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台灣有哪台掛渦輪的國...(恕刪)


要進那些台灣做不出來的東西也要成本好嗎

台灣買零件組裝 跟 台灣一手自製 有點差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不是車子的售價太貴...而是台灣大部分的人收入太低!!!!

說太低或許有點不公平,應該說平均收入和物價指數和國外比起來不成比例~

憑良心說...我認為這樣的售價算是合理...

只是我們的大部分的上班族、勞工、老百姓的收入or薪資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罷了!!!!

要怪...就怪自己沒有含金湯匙出生吧~! XDDD Just joking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