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diator wrote:
你的話有嚴重盲點,請...(恕刪)
1百多萬的車裡面近30萬的車價是要繳給萬萬稅的政府,扣掉這30萬,原廠把BMW 3系列運送到台灣,賣給台灣車商的車價是七十幾萬,車主要買車提車就得先將中華民國萬萬稅繳完(車商才不幫你繳勒,車商最會做的就是轉價給消費者),才能把車從海關提出..........OK
四季無糖少冰 wrote:
跟當年的硬皮鯊比起來...(恕刪)




EZZK wrote:??
目前的納廠 定價的利潤其實只算是個底線值
race01 wrote:
哈哈哈~員工年終獎金上看10個月之譜,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龍心大悅,砸下4,000多萬元,額外致贈2,600多位裕隆體系員工每人一台電腦Flyer,福利創歷年最佳紀錄..(恕刪)
flycode wrote:
裕隆的納牌賣得再好,EPS也不過2~3元,
人家賣Toyota的和泰汽車,EPS是6~9元耶...
裕隆EPS才2~3元,分給員工的年終就有10個月,
和泰EPS是6~9元,分給員工的年終約11個月...
裕隆分給員工10個月後,剩下的錢就進大股東的口袋,
和泰分給員工11個月後,剩下的錢就也進大股東的口袋+外國股東的口袋。
要求納牌的國產車減價是可以,
但該先要求樹大招風的Toyota減價,才輪得到裕隆...
要不然,不就是所謂的....只能敢拍蒼蠅,不敢打老虎?
若嫌納牌的車賺太多,可以不要買,給它抵制一下!
那Toyota的車賺更多,是不是Toyota車主最好把車子賣掉,剛訂車的也抽單,抵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