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車似乎只有U6 GT220那組空力套件,才是真正出於納智捷華創設計中心之手。廠車的設計手法,會是細膩的,不會出現奇怪、違和、對不上特徵線的設計。前、側、後,產品都會考量原車原始的設計風貌,咀嚼後,演化能配置這台車的專屬設計,而非設計者個人特色的造型設計。例如有些設計師自己本身就愛特徵線直線、銳角的設計風貌,但這類的設計,完全無法與保時捷、福特車這類車體有曲面R的車身設計掛勾,反而會脫鉤。裝上去,風格便不搭。當年我設計這組U6套件,會是先考量原車華創獨有的設計韻味處理。也因為這樣,認識行快吳總、時代王總、代宇洪總等。後續這些車的套件設計,不像是華創自己弄得。應該是轉發包外面。上一套紳活版,是發南部工廠生產。目前這一組越野版,比較像台中林總自己的設計調性。要看品牌這邊怎麼做商企。通常套件不是外面AM廠商適合做的。需考量VSCC車審這邊的諸多車規認證。不能過度改變前入坡角、離地高度、後保桿的離坡角。車身超凸也有嚴格的千分之二十內的限制(印象中是這樣)。自2018年後,行人碰撞法規的限制,車體外凸出角,都必須大於5R。所以,廠車設計中心,是不能設計太銳角的造型特徵線。線條的走勢,也應講究前、側、後須與原車連結、對仗...等等。通常商企成案後,設計的CAD都需過開發中心車檢經理、副理、專員派人輔導供應商做開發。並通過各種認證作業。也些產品,一做就得做一年,例如要取得福特六和這邊的亞太福特國際FLA認證資格,一年肯定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