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邏輯思考不是很怪異嗎?我不是說先撇開納黑不提嗎!國產車又不是只有納智傑,若你要強調他是台灣自有品牌,良性競爭不是可以求進步嗎?一定要把台灣人的愛國心全部拖下水嗎?每一人都有選擇自己心目中理想品牌權利,你不覺得過度的澎風只會反效果,真的夠了。 rock02 wrote:不去他牌行銷公司攻擊...(恕刪)
台灣發大財 wrote:https://tinyurl...(恕刪) 可是在gogoro 電動機車一些不見的少。造像幹話轉貼, 沒車, 只會google 文也判斷真假信,難怪媒體充滿假新聞發舊文, 由其文字新聞line更誇張連幾個月一播再播, 只能說為了製造流量。現在社會現象沒車比有車還急還用心, 而且不提醒大家, 沒車沒用過的人會比有用過還了解我也醉。這種事是不可能的, 可是一些智商只有7歲觀眾, 難怪之前「我與惡距離如此進。」 重點這種人在網路一堆, 還用言語殺人這比真的殺人更可惡。
整棟看下來,覺得好好笑,瞎子摸象的概念。韓國幾家車廠,為了有更好的產品競爭力,互相競爭,國外品牌要打入市場,要先評估能不能端出一盤牛肉,且有利潤可以賺,良性競爭下,得利的是消費著。在台灣,國產車由國外品牌來主導,價格開高高,自有品牌無產品競爭力,國外品牌在台灣毫無壓力的,躺著賣。說台灣人不團結,只會酸納廠,不支持自有國產品牌,其實在韓國也是一大票的人在酸現代起亞車廠,這些酸現起車的人到最後,會不會買現代起亞車呢?可能還是會考慮,因為產品競爭力好,大家不會跟自己荷包過不去,與其網路消毒或口水戰,不如實實在在的把產品競爭力提高。以現代來說Elantra這台就是個好例子,他是台全球戰略車,Elantra開出的規格,要做出比這台更有價格競爭力的,非常難,這就代表著產品競爭力強。日系車代表ALTIS也是台產品競爭力強的好例子。說韓國人只買國產貨的?沒看到日韓貿易戰開打過後,韓國開始杯葛日本貨,列出的抵制日貨清單,洋洋灑灑都是些日常常用的日本產品,甚至有些用口碑好的老品牌,從小看到大,他們還以為是國產貨呢,同樣的價格,無論國產或日貨,品質差不多,要買哪一個看消費著喜好不是很好嗎?甚至若國產貨,比進口貨便宜,多一項誘因,讓消費者更能知道要選哪一個不也很好?不用再說什麼團結阿,愛國心等等勒索消費著,實實在在做,把產品競爭力提高才是個辦法,若沒辦法把產品競爭力提高,早點收一收較實在。話說Elantra在韓國50萬能辦到好,在台灣車壇誰能先做出台C-Segment 50萬內,我想肯定會賣翻且改變市場!
台灣發大財 wrote:大哥,你是不是搞錯了...(恕刪) 搞錯了的是你,早從1960年代想開計程車限用國產,但只能買一台要價20萬的裕隆。因為沒有其它人能在台灣生產汽車了,這個情況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消失,同時期政府甚至因為裕隆汽車的滯銷而禁止汽車進口。對比韓國在初期有現代、kia、雙龍、大宇等四家國產車商先後上場而言,中華民國對裕隆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圖利。而60年過去了,裕隆回報了什麼?當年用政府的國發基金向蓮花簽下的技術轉移合約只有一具8v 1.2升自然進氣引擎,而同金主之一的三陽跟本就享受不到成果最後只好退股,為人作嫁有夠可憐。再看看當年被裕隆吹上天的自行設計開發神車「飛羚」骨子裡卻是集Nissan Stanza底盤架構與Nissan Bluebird的CA18i引擎之大成,當年日產拿這點來壓裕隆把在台生產的「裕隆」牌汽車上的商標換回車子真正的主人Nissan。台灣發大財 worte:不是耶,現代一開始的...(恕刪) 可是現代汽車還是持續的出口美國呀!而納智捷的出口呢?納智捷的售價呢?
別人國產車便宜,台灣本國車貴,當然支持有品牌的可靠度較高以下轉貼 新聞其實,以前韓國人也是很排斥韓國車的,韓國車最初做得也很爛,但後來品質和服務都上來了,韓國人基本上就不考慮購買其他車了。在韓國,日本車基本上是看不到的,他們大多買韓國車,卻不是因為愛國。因為售價和關稅的關係,花同樣的錢可以買到頂級品牌的車子,但進口車只能買到非常陽春的配備。而本土汽車品牌售後服務幾乎做得很好,不僅車輛保修期長、維修費用低,在路上出現狀況時,立刻就有維修人員能趕過來處理。所以說,韓國人並不是完全出於愛國熱情才義無反顧選擇國產車,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韓國車符合他們心目中對於物美價廉的要求。
rock02 wrote:我沒有叫大家一定要買...(恕刪) 銷售頭頭,不要只會教業務話術,真的去搞好妥善率,不然都是騙……現在各大社團,所有買過的問題文頻傳,你們連技術部門都優離光了,打車主成納黑,有問題的全部無視跳過,繼續睜眼說瞎話,還真比不上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