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0720 wrote:
大陸同胞還真賤,偏...(恕刪)
中國民眾的購車行為隱含著政治因素,這個你應該不至於不懂吧?例如世界第五大車廠的現代車,在中國的銷量原本是前幾名,只因為薩德惹惱中國,之後銷量馬上腰斬。
想一想,這種政治因素會不會影響著中國民眾對於台灣車的觀感與消費取向?
b108463 wrote:
我想你還是沒懂,挖過來的角,取決於幾個問題
1.你公司背後的市場,夠大到讓被挖的人認為有機會?
2.你挖過來的人真的會乖乖釋出技術,去指導其他人?
大陸有足夠的市場去讓要被挖的人覺得這是機會,大陸後來有足夠的資金去做併購跟挖角的動作,台灣這兩個都沒有,我只能說,台灣要做品牌,要做大的系統整合很辛苦,沒有市場支撐,你根本養不起長期研發的投資,一直去怪自己的品牌不爭氣,也沒啥意義,因為這就是沒市場支撐的結果,以前看一個文章,要支撐一個品牌,要有5000萬人的市場,韓國正巧達到這個標準,加上韓國人很支持自己國家的產品,所以韓國發產起來了,所以一昧嘲笑謾罵自己品牌,不太有意義,因為它倒了話,表示兩個意義,1.台灣失業增加 2.台灣永遠好好做代工
如果你是台灣人,如果你生活在台灣,你看到Luxgen做得這麼辛苦,反而該感到心酸,同情,就算你不買,也不用謾罵,罵倒一個自有品牌,就是台灣人離失業越近,脫離代工越遠,別以為這些跟你無關,外貿產業的衰退,最終導致人才出走,內需衰退,這會是一連串的下滑反應啊!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