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消費者不抬頭,被人當肥羊很正常
還有台灣酸民總會扯後腿,馬後炮、駝鳥心態,嫌貴你可以不買阿、嫌貴你可以不用阿、嫌貴你可以不吃阿
怪不得有些廠商越來越得寸進尺,吃定你們會買會用會吃
自己權利自己爭取,大家不團結抵制,永遠只能被人當肥羊宰,也怨不得別人
這就是台灣的生態,幾乎什麼東西都比國外貴,就只有薪水比國外低,台灣造出來的東西也沒比外銷出國來的便宜
看看日本TOYOTA日製生產 外銷過來到台灣的車,比台灣國產價格相當,然到日本人薪資比台灣低嗎?然到進口到台灣都不用關稅嗎?然到經銷商都不抽成嗎?然到業務員都不抽嗎 ?
在總總條件的情況下,價格可以跟台灣國產車相差不遠,你們不覺的國產車吃相難看嗎?
Pachilla wrote:
計算模式不是那麼單...(恕刪)
「台灣: 30 萬 C&F X 1.175 (關稅) x 1.25 (貨物稅) x 1.20 (經銷代理利潤) x 1.05 (營業稅) = 56 萬」
這種算法有奇怪的地方,純討論不是砲您
應該是以稅基30萬去乘各個稅率後相加
您把所有稅率相乘進去了,結果會較高
試算一下:
算式:[30萬 C&F+(30萬 X 0.175)+(30萬 X 0.25)] X 1.20 (經銷代理利潤) x 1.05 (營業稅) = 終端價
30+5.25(關稅)+7.5(貨物稅)=42.75(完稅價)
42.75(完稅價)x1.2(經銷代理利潤)=51.3
51.3x1.05(營業稅)=53.865
沒有天差地遠,但會更接近真實數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