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裕隆敢自創Luxgen的原因?

air東東 wrote:
日本都努力的賺錢到可以進聯合國當常任理事國(恕刪)


呃…「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
在可見的將來…應該還是只有五個吧

應該說日本很哈,但輪不到小日幻想吧
【豆瓣】http://www.douban.com/
twhot wrote:
裕隆这车要在大陆卖 ...(恕刪)


我覺得分析的很有條理
對twhot 的發文有這麼多反彈
不知道是看到簡體字覺得刺眼?
還是因為提到了不同的論述?

之前翻過大陸的汽車雜誌,裡面介紹的在大陸上市汽車品牌比台灣多好幾倍
不但是世界前幾大車廠都進去了,連台灣都快絕跡的飛雅特,雪鐵龍等在當地也出現了
底層還夾雜著眾多國產品牌
現在又創立一個當地人從未聽過的品牌
要如何證明你車子的品質,價格都超越其他競爭者?
因此若沒有一個堅強的合作夥伴,是會做得很辛苦
製造汽車又不是開泡沫紅茶或小吃店
一旦投入進去
以大陸這麼大的幅員,要推高單價的產品,包括建立維修體系
初期燒錢是在所難免的,很多人都強調事在人為
只能保佑裕隆氣夠長.....

twhot wrote:
这就很有点自HIGH ..台系品牌的产品除了电脑的主板 机箱在大陆还有高端的味道外

其余的都是中低端的为主,面板、内存之类的这种台湾算很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大陆都是低端形象

同类产品高端的是日本sharp 韩国的三星 海力士 这些 台湾产品的总体形象在大陆就是略高于本

土山寨厂的低端厂家

twhot 大致說得沒錯, 我看大陸的汽車論壇也好幾年了,
發展中的市場, 對品牌迷思只高不低, 許多大陸同事也算高知識份子, 也不過嘴炮批判日貨&要愛國云云,
要抵制日貨嗎? 實際行為比較像抵死排斥國貨, 他們也明講過還是要個面子.
另外台灣牌子形象好嗎? 我看就跟給人的台灣人形象差不多

而發展代工後, 就只能走這條路嗎? 我持不同看法, 舉起自己品牌, 雖影響代工客戶意願, 但都有策略/手法等可用,
像緯創與宏電的分家, 捷安特, 美利達, 在在都看到事在人為!



田哥 wrote:
呃…「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
在可見的將來…應該還是只有五個吧

應該說日本很哈,但輪不到小日幻想吧


如果查詢過相關新聞,這小日本可真的是正在朝這個幻想努力唷!^_^

說到這些東西,不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未來嗎?
裕隆此番前去,倒不是要搞大軍兵臨城下,也沒這種能力!
但是努力之後,去搶佔個百分之一的市場,不可能嗎?
退而求其次,千分之五好吧!那個產量或可成為未來繼續立足的關鍵!

如果都無所作為,難不成等死?
台灣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的整車進口絕對會成為正常規則,
如果再無所為,我們的未來何在?
瑪爾Gy wrote:
大陸市場雖大,但那麼多國際大車廠及一堆本土車廠、山寨廠在競逐,我看一半以上的廠賺的也沒裕隆在台灣賺的多

不知道裕隆制造卖出去多少车?一年有两万辆吗?大陆能叫上名字的车厂销量都在10万以上(第十大车厂吉利,08年销量23万)。难道裕隆能有同行业5倍利润?


至于崇洋心理,两岸没啥可互相说嘴的。不过总还是有人不崇洋的,否则奇瑞和吉利两家2008年也不会卖出去将近60万台车。如果你说是因为两家车便宜,那怎么解释上汽荣威750这样售价台币百万的车去年也卖掉3万辆。
一堆大陆的组装厂组装了十几二十年,这两年也开始推自己品牌的车了,难道他们都傻啊?


VW是怎么逃过破产的?还不是大陆的销量+利润。
air東東 wrote:
如果查詢過相關新聞,這小日本可真的是正在朝這個幻想努力唷!^_^


放心,只要中国还是常任理事国,就不可能让他成功,除非共产党不想干了。
air東東 wrote:
如果查詢過相關新聞,...(恕刪)


没人说裕隆登陆造车不应该 只是裕隆选择了错误的车型 mpv 冷门品牌的冷门车型 你要是冷门品牌的热门车型

还有机会九死一生 比如说普通家用车这种 但要是冷门牌子冷门车型 十死无生

错误的价格 接近20万 以裕隆的品牌形象 这个价位的 不要说好不好卖 会关注人都不多 就像现代想力抗ABB的

劳恩斯Genesis 39-50万 因为定价与品牌反差太大 直接被市场无视 沦为笑谈

错误的合作伙伴 中誉只是一个民营小改装厂而已,之前是生产汽车配件起家的,无什么知名度可言 运作能力有

限 裕隆估计也是逼不得已 选择有力的强势伙伴如一汽上汽广汽这些 一是人家不见得搭理你 二是即是愿意合资

这些强势的伙伴会想控制合资公司主导权 但这就换裕隆估不干了 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 弱咖找弱咖 两个弱咖想变

成一个强咖 …………









twhot wrote:
没人说裕隆登陆造车不应该 只是裕隆选择了错误的车型(mpv 冷门品牌的冷门车型 你要是冷门品牌的热门车型
还有机会九死一生 比如说普通家用车这种 但要是冷门牌子冷门车型 十死无生)
错误的价格(接近20万 以裕隆的品牌形象 这个价位的 不要说好不好卖 会关注人都不多 就像现代想力抗ABB的
劳恩斯Genesis 39-50万 因为定价与品牌反差太大 直接被市场无视 沦为笑谈)
错误的合作伙伴(中誉只是一个民营小改装厂而已,之前是生产汽车配件起家的,运作能力有限)


twhot 兄的發言真的很有見地。您對台灣還有汽車都有深入的研究,令人佩服。

不過就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並不用去分析處境有多困難,所以我們機會渺茫趁早收兵云云。企業經營者的使命就是要在險惡的環境中找出一條出路。放眼全球,哪有容易經營的市場?任何成功的大廠,都是由零開始的。裕隆最起碼還有這份志氣,身為台灣人就該給他鼓勵。

0. 裕隆集團在台灣汽車銷量少,是受限於整體市場小,並不等於它只有能力一年生產與銷售這種數字而已。奇瑞能在大陸賣那麼多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A3來台灣一年能賣幾台?
1. 裕隆集團還是有台灣政府在背後支持(特別是納智捷),所以並非完全的民間企業。
2. 接近20萬RMB,應該是指台灣的定價吧?在大陸應該會拿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3. 納智捷的機會吧應該在於年底要發表的電動車。至於其他size車型,我認為納智捷在設計與製造上都沒有問題。至於為何先發表MPV,我覺得跟台灣車市也有一些關係。台灣市場上目前沒有80萬NTD級距,相當性能配備的MPV (Serena 的安全性顯然不足)。
4. 納智捷無須在同時全大陸展開銷售。應該聚焦在某幾個大城或某一兩省即可。先設法建立局部優勢,確實能夠獲利或者至少不賠錢,再逐步拓展勢力範圍即可。
5. 銷售通路(渠道)的選擇與建立,本來就不容易。這是嚴董最需去努力的。
6. 銷售力與服務力,這是我認為裕隆集團還遠不如和泰汽車(銷售Toyota)之處。基本功都沒練好,出去打仗可能灰頭土臉喔!這點請嚴董能誠實以對好好檢討一下吧!
裕隆和东风(也就是二汽)有合资的汽车销售公司 东风裕隆是东风51%控股,裕隆49%。
所以裕隆只要运作得当,销售网络应该不是问题。
uglycat wrote:
twhot wrote:
没人说裕隆登陆造车不应该 只是裕隆选择了错误的车型(mpv 冷门品牌的冷门车型 你要是冷门品牌的热门车型
还有机会九死一生 比如说普通家用车这种 但要是冷门牌子冷门车型 十死无生)
错误的价格(接近20万 以裕隆的品牌形象 这个价位的 不要说好不好卖 会关注人都不多 就像现代想力抗ABB的
劳恩斯Genesis 39-50万 因为定价与品牌反差太大 直接被市场无视 沦为笑谈)
错误的合作伙伴(中誉只是一个民营小改装厂而已,之前是生产汽车配件起家的,运作能力有限)


twhot 兄的發言真的很有見地。您對台灣還有汽車都有深入的研究,令人佩服。

不過就企業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並不用去分析處境有多困難,所以我們機會渺茫趁早收兵云云。企業經營者的使命就是要在險惡的環境中找出一條出路。放眼全球,哪有容易經營的市場?任何成功的大廠,都是由零開始的。裕隆最起碼還有這份志氣,身為台灣人就該給他鼓勵。

0. 裕隆集團在台灣汽車銷量少,是受限於整體市場小,並不等於它只有能力一年生產與銷售這種數字而已。奇瑞能在大陸賣那麼多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A3來台灣一年能賣幾台?
1. 裕隆集團還是有台灣政府在背後支持(特別是納智捷),所以並非完全的民間企業。
2. 接近20萬RMB,應該是指台灣的定價吧?在大陸應該會拿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
3. 納智捷的機會吧應該在於年底要發表的電動車。至於其他size車型,我認為納智捷在設計與製造上都沒有問題。至於為何先發表MPV,我覺得跟台灣車市也有一些關係。台灣市場上目前沒有80萬NTD級距,相當性能配備的MPV (Serena 的安全性顯然不足)。
4. 納智捷無須在同時全大陸展開銷售。應該聚焦在某幾個大城或某一兩省即可。先設法建立局部優勢,確實能夠獲利或者至少不賠錢,再逐步拓展勢力範圍即可。
5. 銷售通路(渠道)的選擇與建立,本來就不容易。這是嚴董最需去努力的。
6. 銷售力與服務力,這是我認為裕隆集團還遠不如和泰汽車(銷售Toyota)之處。基本功都沒練好,出去打仗可能灰頭土臉喔!這點請嚴董能誠實以對好好檢討一下吧!



过奖 过奖 只不过现在的工作跟汽车行业有很大联系 所以对这个行业比较关注 发表一些浅见罢了

大陆市场的差异性很大,这点跟台湾不一样,台北好卖的车在台南也应该不会卖得太差

但大陆市场就完全不是这回事了 在南方卖得好 在北方搞不好乏人问津 反之亦然 就像大众车系在各地销量

都算不错 但在广东就偏偏卖不动 因为整个华南珠三角地区 基本上都是日系的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汽车

的合资方是本田和丰田 不要小看广东 虽然只是一个省而已 但广东这一省的购买力搞不好相当于2、3个西部

省的总和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日系的中高档轿车(20-30万区间)能在大众的重重包围下异军突起的缘故

大陆广义上来说最有购买力的地方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 以北京为

核心的周边地区 以及各省省会城市 理论上这些地方的购买力是最强的 加起来可能达到整个大陆购买力的6-7成

但这些购买力强的地方有个问题 就是对品牌的崇拜也最重 所以对裕隆这种新兴品牌来说是看得到吃不到的

这些地方有购买力 但是这些购买力的受益者大多是国际大厂和本地大厂 对裕隆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新晋品牌

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很排斥的 所以裕隆如果想直接在这些大城市攻城掠地是很困难的 但如果裕隆想学当年老毛

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 想先占领二线城市和广大农村 这也不是太现实的方法 虽然这些地方对品牌迷思没那么重

但问题是其购买力有限 所以国产山寨车在这些地方如鱼得水 但裕隆车系的定价明显是想走中高价位

这对拓展二三级市场是明显的硬伤

所以对裕隆在大陆的创品牌前途可以祝福 但确实不必有太高的期望

但裕隆在大陆赚钱的钱途还是很光明的 就像楼上那位仁兄所说 裕隆和东风合资的销售公司 光靠卖

东风日产的车就应该赚了很多


还有uglycat兄有个误区 裕隆在台湾的销量小 应该不只是因为台湾市场小 而是因为裕隆产品的竞争力不够

同样是在台湾市场为什么丰田和泰的就卖的风生水起 虽然不能跟大陆的销量相比 但在台湾绝对是执牛耳者

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是给你一个最大的市场 也还是卖不好 北美市场够大吧 但偏偏就是在北美 法系全军覆没

德国的大众也是半死不活 但韩国现代倒是异军突起 相对北美市场德国大众车系和法系车明显的缺乏竞争力

所以即使有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摆在眼前 也只能是过过眼福 看得到吃不到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