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衝著LUXGEN的性能跟操控還有電子設備購買的也有少部分人是相信水野先生調教的引擎跟車款才買車如今水野先生離開LUXGEN導致銷售量持續下滑如果現在把水野先生找回來有辦法拯救LUXGEN嗎?
開心就拍手 wrote:當初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衝著LUXGEN的性能跟操控還有電子設備購買的也有少部分人是相信水野先生調教的引擎跟車款才買車如今水野先生離開LUXGEN導致銷售量持續下滑如果現在把水野先生找回來有辦法拯救LUXGEN嗎? 李俊忠 是不二人選。
看了一下水野先生在維基的介紹,覺得他是一位技術開發者,而不是性能調教者,他本人需要的是集團給他資金,他從底盤開始開發,再佐以引擎等其他資源,最終整合出一款好車,而不是把一台車丟給他,這台車就會變成GTR等級的性能車,如果要把一台家用車調教得更好,還是學BMW的M POWER或是BENZ的AMG,還是TOYOTA GR等與專門的改裝品牌合作還比較快,甚至直接將改裝品牌收編成自有品牌更快。現在的納智捷,看起來很沉寂,也不見甚麼新燃油車款的概念,新聞也多半也都是跟鴻華的合作,看起來轉型成電動車品牌是未來的趨勢與構想,而一直都在負責燃油車款的水野先生能在電動車領域再創奇蹟嗎? 令人好奇及懷疑啊。
以時間來看,確實是水野時期,開始走下坡。但廣告說,水野調教了s3,那個動力、那個底盤設定?我相信他若能選,絕對不會是s3,當初的動力、變速箱、底盤設定......不過誰叫那時期,他有收luxgen的錢,代言了,帳算一部分到頭上也是應該。代言也是要挑產品,才能背書的。那台傳說級的抹布水野號,如果真的有搞出來,還贏過某場公認的賽事(有就好)......做好後勤,降低外廠取得零件成本,甚至可以共用某些熱門車系的零件,避震、甚至引擎、車電,降低升級成本,讓車輛更有可玩性、可塑性。可能~ 水野回鍋的意義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