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宏利汽車部件(中鋼子公司)發表汽車B柱補釘板。當時宣稱獲得納智捷新車採用! 公司網站客戶資料只有裕隆集團的納智捷跟中華汽車在用。其餘客戶都是在中國!需要使用補釘板,不就代表本來的強度更差嗎?而且號稱的強度是補釘板本身唷! 紅色這塊啦! 有看過其它車廠這樣做嗎?藍色590,紅色1500。這樣B柱強度是多少啊?這一片補釘板多薄啊?
這消息我當時在2017展覽的現場就見過了!本來不想講!卻有人指名道姓?!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U6GT評估使用。當然這是宏利的人員單方面跟我講的。我也無法確定最終是否有採用!?台灣鋼鐵業的製程水準怎樣,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現代汽車的車架要從韓國進口? 為什麼國產車會被酸鋁罐?
一個小巿民 wrote:2017年宏利汽車部...(恕刪) 幫你上個課,補釘板是一種統稱,主要作用是用來針對部份區域進行結構補強。提升的是車身的鋼性,會用到補釘板是因為主要的結構鋼板無法做到分段強度,所以在車輛結構設計時會利用補釘板來改變特定區域的強度。即使是用做棚鋼主結構鋼板的車輛,也會使用其它不同強度的補釘板來提高特定區域的強度。因為如果整個區域的結構強度都一樣的話,撞擊時會由焊接處開始損壞進而使結構失效就無法保護車內乘客了。但是宏利所開發出來的技術無法用在Ford車型上,而Hyundai的主要結構板件是由韓國來的是自行生產,至於TOYOTA跟HONDA為何不採用我就不知道了。
Rally Bear wrote:幫你上個課,補釘...(恕刪) 這我沒這麼專業。當然整車或多或少有補釘板,但納智捷是原本達不到,直到近年新車採用囉?上一代的馬三,不需要在B柱補釘,比較好囉?下圖是豐田集團的,也是原始就能達到1500以上。
一個小巿民 wrote:這我沒這麼專業。當然...(恕刪) 你po出來的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你仔細看馬三B柱上下有兩種顏色就是因為補釘板的關係,在內側主結構鋼材外加上不同強度的補釘板來改變強度,可以讓車輛在一定強度下受撞擊時產生受控制的變型來減少衝擊力。
rock02 wrote:納智捷已經採用了...(恕刪) 強三倍,是跟納智捷本來的590mpa比。很多車廠不需要靠補釘板就達到1500了!現代便宜車Elantra 豐田集團舊款休旅車舊款馬三,69.9萬起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