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艾科卡曾在“反敗為勝”中提及:就算是通用也無法付擔一部“全新設計”的汽車。一個國家發展汽車科技須要龐大的資金與夠大的內需市場,個人認為以台灣的條件應該以國家的資源與力量攻克技術難關,待技術成熟後轉型民營,而台灣卻錯誤的選擇以關稅保護民營汽車產業,但台灣的內需市場太小,且民企的財力無法支撐需長期投入的研發費用,導致台灣政府保護了這麼多年,台灣的汽車工業還是成不了氣侯,落入將被進口車消滅的窘境,政府可以花那麼多錢搞國機國造、潛艦國造,為什麼不集中力量辦大事,以國家的資源與力量攻克汽車技術難關??一個自有品牌成功的汽車大廠,對台灣產業的昇級,及後續的經濟效益,絕對遠高於國機國造或是潛艦國造!
雖然妥善率常常被人嫌棄,但也不至於開出去5分鐘引擎就會自體爆炸的地步,那些謠言還真得小心中間有網路寫手的可能性。
我認為台灣汽車業做不起來,是因為那家廠商做不出"讓人想買的品牌"。
因為論技術成分,在台灣最暢銷的神車?我也看不出來有什麼高精尖的技術是台灣廠辦不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