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6 Luxgen U7 Eco Hyper 2WD交車,2/12要回廠進行1000km保養,買車過程中經歷抉擇的煎熬,尤其是看上Luxgen的車,因為網路上的資訊讓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買Luxgen U7。
買休旅車的動機:
開了幾年的Vios,多了2個小孩,老婆因此有換大車的規劃;聽一位退休後又在機械廠當顧問的前輩說「當老闆的很怕死,那群老闆們每個人都開休旅車。」因此,就鎖定休旅車,120萬元以下。
對Luxgen 的印象:
Luxgeny在台北花博以電動車出現。做工程時,公司租用Luxgen M7,平地很舒服,山路超過30km/h會暈車。在嘉義-高雄的高速公路上常看到U7很穩地不見。
開始看休旅車:
2位同事有CRV,因此極力推薦CRV。去看CRV的路上,路過Luxgen,剛好有停車位,就停下看看,業務介紹U6,後來試開U6 GT,一切很好,但外觀不對味,我們提到高速公路上常看到的U7,業務就帶去車庫看2台U7,一台(1代)車頭全毀,A柱以後完好,另一台(2代)翻滾,車室完好。對整部車感覺對味,就請業務如有試乘車再通知,但不用刻意,因為不一定會買,會不好意思。
在試開U7前,試開過 U6, CRV, RAV4, CX-5, Outlander, Forester, X-Trail,Tiguan,看過Kuga, Suzuki,各有特色,但沒一台老婆滿意。最後再回到U7,問業務有沒試乘車,他聯繫後,2小時內跨縣市營業所弄來一部。所有的試開會去高速公路,嘉義仁義潭的環潭山路,會壓坑洞,會鑽小巷。
U7居然集所有試開過SUV的亮點在一身,老婆就黏住U7。
購買Luxgen U7掙扎:
老婆被U7黏住,換我要做功課。
上網搜尋資料,在PPT與Mobile01上負面的比正面的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 Luxgen妥善率低,品質不穩:
釋懷:U7網路上壓的日期幾乎全在2015年以前。擔心妥善率,因此進行街訪(看到,老婆就去訪問),訪問了3台第一代U7,一台岳父朋友的第一代U7,大家很滿意品質,但耗油;也街訪多輛M7,U6,S5,大家很滿意。因此,妥善率低/品質不穩的疑慮便消除。
2. U7耗油:
釋懷:U7(2WD)空重1850kg,能源局油耗11.6km/l,比較這量級的SUV,U7 eco hyper油耗雖不是最好,但也能排在前面。其他同量級更耗油的SUV,可以跑更快,可以更快跑,但我不需要跑快/快跑。以U7跟1500kg量級的相較當然耗油。既然要開SUV,便不需擔憂油耗(網路上前輩講的)。當然,柴油車是一選項,但從沒考慮柴油車。跟VIOS比,U7吃油非常有感。
3. Luxgen未經如Euro-NCAP/IIHS碰撞測試,安全堪慮:
釋懷:車庫看到2部事故車,以及在網路上Luxgen的道路實戰,這些驗證會比實驗室測試還可靠,如果沒有實戰案例,當然要看實驗室測試,而U7歷經對撞、被撞、側撞、翻滾後,人員好好的,這比任何實驗室驗證重要,因此,對Luxgen的安全性有信心。這就像求職,菜鳥一定是先看學歷,幾年以後的老鳥,則看之前的工作表現。
4. Luxgen低盤獲自Renault Escape,是2003年的舊底盤:
釋懷:我不傾向買cutting edge的東西,車子款式最好是N世代的產品,代表該產品歷經實戰並已進行改良。2003年的設計到現在還可以用,代表是項好的設計,是項成熟的歷經挑戰的產品,東西的重點在好用,而不在新舊。相較於試開過的SUV,U7在山路、在坑洞、在過彎、在舒適度、在操控性、在安靜度,都比它們的強,這也是老婆試乘後便鎖定的原因,這些主要是被動式,而不是主動的電子控制。這星期在61西濱高架及跨海大橋,非常穩,完全感覺不到海風,這季節的海風不輸颱風。
5.癌董/阿斗/那支賊/那隻菌:
釋懷:不清楚嚴凱泰得罪多少人,但新聞報導,去年裕隆賺24億,納智捷虧22億,我想納智捷在成立這幾年累積應該虧很多。虧22億中,嚴凱泰個人虧了多少?我不會算。我想嚴凱泰在納智捷虧的錢應該比我一生所能賺的還多,我的收入可以支持全家不錯的生活品質,嚴凱泰直接拿這些錢穩穩的享受就好,沒事幹嗎養隻蟲放在屁股?和泰每年賺那麼多,為何不像嚴凱泰一樣,打造台灣人的汽車(和泰70%的股份是日本人的)?因為這次找車的心得,買了幾張裕隆股票 –- 如果Luxgen倒了,裕隆盈餘會更多;如果Luxgen沒倒,幾年後再用這些股票來換Luxgen的新車。
6. 電子花車:
釋懷:為了買車,看雜誌,看網路,比較車種,這個年代,電子花車似乎是標配,要不買電子花車還很難。U7的電子設備剛好符合我的需求,適時地提供安全警示而不介入,滿好的,開著U7很有安全感。開U7停車,比Vios好停,而且漂亮。
7. 舊的引擎技術,沒缸內直噴,動力系統差,是併裝車:
釋懷:我不懂引擎,不過似乎缸內直噴比較先進,效率較高。U7油耗在同重量級的可算前面,汽車工業是種系統整合的產品,能將設備整合並調教出最佳性能,這也是種技術。高速公路上開Vios約維持在100-120km/h,但看到U7,很快就不見了,這種動力對我已經很足夠。沒有一家廠商能完全自行產製所有零件,就像我們最強的電腦產業,ASUS,ACER電腦內有幾顆零件是打上ASUS,ACER?
8. 進入U7會撞到頭:
釋懷:交車後,仔細測試,還真的會撞到頭,應該是開Vios習慣了,會自然彎下頭,也就不構成問題。
開了快1000km的心得
國父說過:主義沒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適。U7不完美,但是輛好車,很適合我家,安全、舒服、好開、安靜、急煞很穩且沒後座力,代價是耗油(跟我的Vios比,這還在適應中)。目前品質很好,1萬公里再來看看如何。
我的U7還在磨合期,居然比朋友的日本SUV(約1852kg,約5個月了)還省油。
昨天接小孩時,遇到一部德國SUV(1500kg級,看車牌應該是半年內的車),怠速有很大的低頻聲;回家在室內車庫,U7沒此低頻聲,而且整體比較安靜。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