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打造 LUXGEN 成亞洲 PORSCHE,華創車電資深副總水野和敏展現汽車工程魂

https://times.hinet.net/news/20966625

曾任NISSAN負責GT-R、Fairlady Z開發,並參與賽車運動的水野和敏,自從加入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擔任資深副總以來,除了將畢生經驗傳授給本土汽車工程人才,更利用國際視野和技術整合,成功地開發出LUXGEN最新的U6 GT/GT220,但究竟水野和敏惠將LUXGEN這個品牌帶到什麼樣的境界?他的目標又是什麼?相信這絕對是大家所好奇的地方。

水野和敏表示,在開發U6 GT/GT220的過程中,的確碰到不少瓶頸,尤其在既有車款進行修改和調校要遠比全新開發來得困難,因此對華創車電的團隊來說是一大考驗,舉例來說為了要在經濟性和應能之間取得平衡點,遂決定以1.8L引擎為基礎並加裝渦輪增壓,但僅增加渦輪是不夠的,所以從汽缸頭、進排氣岐管、火星塞等都必須重新設計,這中間也必須花費長時間不斷測試,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另外問即有關和英國COSWORTH合作開發新動力一事,水野和敏並沒有正面回應,但他認為在這個全球共工的年代,為了讓LUXGEN達到世界級水準,勢必要結合最好的技術來共同完成,因此U6 GT/GT220的引擎是由日本東名共同調校完成,其中U6 GT220的避震器更和德國BILSTEIN共同開發,日本RAY更量身打造專屬輕量化輪圈,另外還有日本AISIN的變速箱,在這樣的整合下才創造出U6 GT/GT220,所以無論是COSWORTH或者其他技術廠,都會成為華創車電打造LUXGEN的合作夥伴,這似乎意味接下來會有驚人之舉。至於未來會將LUXGEN帶到什麼樣的境界?水野和敏認為其實德國PORSCHE與華創車電的規模非常相似,但為何PORSCHE能成為頂尖品牌,除了本身的資質優異外,也是整合全球頂尖技術,因此他將PORSCHE視為假想敵,企圖將LUXGEN打造成亞洲的PORSCHE,但這並非要朝跑車化的路前進,而是將品牌帶到更高價值的境界,所以結合台灣最強的IT,世界頂尖的汽車相關技術,相信華創車電在充滿國際觀的水野和敏下指導棋後,必能逐步跳脫傳統框架,寫下台灣本土汽車自主品牌新的一頁。

很喜歡納智捷之後要買車也會考慮這品牌
不過目標建議不要訂這麼高,希望一步一腳印慢慢來
保時捷這種高不可攀的品牌列為假想敵有點奇怪
應該先打馬自達跟本田才對
2017-11-10 15:59 發佈

什麼事都有 wrote:
因此他將PORSCHE視為假想敵,企圖將LUXGEN打造成亞洲的PORSCHE


不敢相信這是水野講的

mysuntim0918 wrote:
不敢相信這是水野講...(恕刪)


2017 台灣保時捷元年.
一直說自主開發,到頭來還是要靠一個日本人
連捷安特都比不上了, 還自許台灣保時捷?


別管引擎了
Porsche 已經開始往電動車轉型啦!
JL wrote:
嗯別管引擎了Pors...(恕刪)


在這邊講EV是沒用的,JL大,我在這邊已經講很多遍,都沒什麼人共鳴的。不然就是依依噢噢的回應你,然後繼續看著U5、U6 GT自我高潮。最近還有納粉拿U7上打凱燕跟Model X呢,看來ABBLV已經不是LUXGEN的對手了。

可能真的要等到電動車與內燃機銷量開始死亡交叉時他們才會討論LUXGEN的未來吧?但我覺得這個時間點討論已經為時已晚。不過未來車市不存在LUXGEN其實也不用意外,台灣企業缺乏遠見不是第一天的事,不見棺材不掉淚就是台灣企業的最佳寫照。

拉拉花 wrote:
一直說自主開發,到...(恕刪)


雙B還不是到處挖腳!! 現代還不是把車送到歐洲設計調教!!

自主開發~只能說主導權在自己手上,好嗎~~
瘋狂羅西 wrote:
雙B還不是到處挖腳!...(恕刪)
隔壁棟再問水野如果退休那納智捷的未來........,請問日產的水野走了,日產有完蛋嗎?
j00164168 wrote:


在這邊講EV是沒...(恕刪)

2019不就要推油電出來了?而且明年就會推出兩款EV了,一台U5一台S3,納智捷正扭轉了他們的致命傷-引擎,你先去看看台灣EV的銷售量,車廠也不是笨蛋,現在台灣車市純電的需求本來就不大,當然先推出一個有利增加銷量的內燃機,而不是推出一個月賣不到10台的電動車,要的話也是選油電


水野先前也有講過,他進入納智捷的條件就是要讓納智捷成為媲美歐洲車的品牌,如果納智捷不同意他的作法,他也不會進來,不然為何水野就是要奮力強化現有的底盤和引擎?甚至正在為納智捷研發2019年即將推出的輕油電,更不用講先前透露出的2.0雙渦輪增壓350匹馬力的引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