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Luxgen的純電車

曾經試駕過luxgen的純電車,與汽油車相比,更為安靜平穩舒適,
luxgen的純電車是否已做外銷呢?
2017-05-31 23: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uxgen 純電車
會不會是充電的問題還沒解決,還是有其他考量,沒看到電動車在國內大賣。
汽油車的銷售量已經越來越低了,如果推純電車只是白砸錢而已。
請問您是說充飽電只能跑100出頭公里,車上沒有暖氣冬天冷的半死,能源回充無法跟煞車結合要自已拉一個很low的拉桿的那台電動車? 那我只能說...阿彌陀佛
Tesla surpasses BMW to become the 4th most valuable car company in the world


再看看其他傳統大車廠的電動車進度根本慘不忍賭

特斯拉站上第一指日可待

MODEL S
MODEL X
這高價位就還先不提
只要35000鎂的MODEL 3即將席捲全球囉~

而且特斯拉的AP水準目前還是全球第一
水管影片很多 不管是平面道路還是高速公路,對特斯拉AP來說通通不是問題

納智捷?我是完全不敢恭維
這台以前坐UBER時曾坐過一次,司機表示3年車從公部門退下來買的,並大力推廣,對話如下:

司機:台灣以後肯定滿街都是電車沒油車了。

我:這台續航力如何?

司機:大約200公里上下

我:那不就到台中而已?

司機:到台中就好了阿,在遠點的我寧願坐高鐵或遊覽車比較舒服呢。

我:沉默中...

司機大哥馬上扯別的話題

司機:這台電車起步比一般油車有力哦,會貼背呢。

我:那你讓我貼背看看

1分鐘後

司機:有感覺嗎?很爽哦

我:你有重踩了哦?

兩人到下車都沒在對話了..

------------------------------------------------------------------------------
誠心建議納智捷好好研發引擎,好好深耕台灣這塊小市場再放眼國際,
電車就交給專業及有心的廠商吧。
2017年6月21日 下午12:47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政府補助裕隆發展電動汽車產業高達16億元,還趕走2003年就在台灣設廠的特斯拉,但6年來試行車卻只做出489輛,達成率只有13.7%。」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1日在記者會上痛批,裕隆電動汽車根本讓政府當冤大頭。經濟部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長黃裕峰支吾其詞地說,「這些補助至今帶動38家廠商、405個零部件進入電動汽車零組件供應鏈,達成率低是因全球市場有限。」

面對全球暖化議題,世界各國在這10多年來陸續研發綠能交通工具,其中僅有電動機車「GOGOGRO」在台發展優異,前年接受國發基金補助10億元後,在今年1~5月總掛牌數有4819台,於電動機車市佔率高達58%,並分別在德國、法國佔有灘頭堡。而當初制定政策趕走現在的電動汽車龍頭企業特斯拉後,台灣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如何?

「政府從2001年開始,經濟部工業局補助3.4億元、技術處也補助12.6億元,至今卻連一台可市售的國產電動汽車都沒有。」林俊憲21日在「保護裕隆趕走特斯拉!政府巨額補助發展,至今買不到國產電動車」記者會上批評,政府為保障裕隆汽車發展電動汽車,在2009年制定相關政策趕走從2003年就在林口設研發廠的特斯拉,到今天人家成為產業龍頭,台灣的成績在哪?

林俊憲指出,經濟部制定的每年電動汽車產出目標數從最高1500輛,下調到200輛,且實際銷售輛最低只有3台,「6年來總預計目標產出3564輛電動汽車,但實際賣出、產出的卻只有489輛,達成率僅13.7%,對得起納稅民眾?不需要檢討接下來要補助的計畫嗎?」

「當時從2013年目標產出1500輛,下修到2014年目標產出169輛,是經過評估營運成本,及地方政府檢討試營運點是否適當後,才決定下修。」黃裕峰解釋,目前各國政府對於電動汽車的研發,都還屬前期試研推廣階段,包括續航力、充電設施及營運模式等都還在研發可行性,且世界各國的電動汽車市場都面臨車價過高的問題,但這部分近年有下降趨勢。

不過,觀察車界數十年發展的業者受訪時表示,中國大陸在近幾年發展電動汽車卻有大幅進展,台商「敏實集團」更在去年底獲得中國大陸核發的第5張電動汽車造車執照,發展十分亮眼。

媒體數度問及政府投入16億元,有否取得實質成果說服民眾買單?黃裕峰支吾其詞地說,「取得了數項相關專利權,並帶動38家廠商、405個零部件打入電動汽車零組件的供應鏈中。」期間不時與林俊憲交頭接耳,可能有部分資訊不便透露,而林俊憲也出面打圓場說,未來一定要有檢討目標。會後,黃裕峰致電具體舉例說,補助取得的具體成果,如台積電的充電設施取得日本「Chademon」的認證,將市場推動到歐美、中國大陸等地區。

最後,黃裕峰說,目標未達到與國際市場息息相關,國際上也還未克服諸多技術問題,政府不會放棄研發電動汽車產業。一位不願具名的經濟部官員另外受訪時嘆道,政府補助16億元研發電動汽車產業,但特斯拉獲得數千億元的補助,對產業來說政府補助只是零頭,更何況這6年來政策還轉往發展電動大巴,電動汽車產業公司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
連結
...................分隔線...............................

上面這篇新聞報導可以幫你解惑!請服用
賴神接班人開記者會批裕隆 反遭踢館不專業 2017年6月21日 下午1:08

為了明年五都選舉,不少想選市長的綠委都積極拚曝光,其中台南市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繼狂追補教業假學歷案之後,又追打國內車業龍頭裕隆浪費公帑,開記者會指控裕隆領大筆政府補助,卻交不出電動車成績單,沒想到,記者會開到一半,卻遭汽車專業媒體踢館,質疑林俊憲吹捧的特斯拉根本是賠錢公司,美國政府補貼特斯拉的金額遠遠高於裕隆。

選舉季又要到了,想選五都市長的立委們最近頻頻曝光,尤其是廝殺見骨的台南市長初選,被稱為賴神接班人的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近期砲火猛烈,除了日前追打補教業名師陳國星,這次又找上了國內汽車業龍頭裕隆。

為了求曝光,林俊憲開記者會,指稱電動機車Gogoro前年接受國發基金補助10億元後開始發展,在國內電動機車市占率已經高達58%,但反觀台灣的電動汽車產業,裕隆從2010年到2015年接受政府補助,包括經濟部工業局3億4000萬、經濟部技術處12億6000萬元,卻未產出能市售的電動汽車,甚至承諾2012年做出3000輛電動汽車的成績單,最後也跳票、完全沒成績。

林還拿了特斯拉曾在林口設分公司,後來卻因馬政府保護裕隆而被趕走,直到政黨輪替才回台,更批評裕隆拿了政府大錢,卻做不出成績,簡直浪費公帑。

沒想到,記者會開到一半,卻遭汽車專業媒體人士「踢館」,質疑林俊憲吹捧的特斯拉,不但根本就是賠錢公司,而美國政府補助給特斯拉的金額,也遠高於台灣政府補助給裕隆的錢,反批根本是台灣補助裕隆太少的問題,讓林俊憲當場臉色相當難看。

與會的經濟部官員也說,特斯拉過去確實在台灣有研發,後來是因為美國政府提供租稅優惠,希望廠商能夠回去設廠,基於市場考量,才會把供應鏈移回美國,剛好駁斥了林俊憲,政府趕走特斯拉的說法。

日前嚴凱泰接受本刊專訪時,就曾抱怨,有人刻意抹黑裕隆,講裕隆開發電動車拿了百億政府補貼,卻沒做出成績,但實際上,為了自有品牌,裕隆長年投資了近500億元,政府補貼的幾億元根本是杯水車薪。

「裕隆是國內唯一有整車生產與設計的車廠,經濟部的先導計劃要找車廠出面整合,有心人士對外宣稱裕隆拿了100億元,那個是整個供應鏈的補助,不是裕隆拿的錢,裕隆只是當頭,幫大家一起申請。」裕隆主管一再澄清。

裕隆還拿出數據,截至目前已發表7款新車、研發完成4款電動車、開發4套引擎,及3套新能源動力,其中,裕隆集團對電動車技術已投入30億元,電動機車銷售累計超過3萬台,電動汽車參與先導運行312台。

此外,此外對裕隆的補助,其實並非從馬政府開始,2006年扁政府時期,行政院編定20億預算推動台灣整車科專IA計劃(IT+AUTO),車輛業者包含裕隆、台塑、福特等3家及IT業者華碩、鴻海、宏達電等業者共同響應組成國家隊,參與IA計畫的遴選。

最終扁政府核定15億元補助款,其中裕隆集團獲約9億元補助,協力廠獲6億元補助,因為這補助,裕隆集團多年來也在自主品牌投資超過500億元,且帶動195家以上協力廠創造上百億投資,推動如同致、能晶、輝創、富田等台灣零組件廠商打入國際供應鏈,如GM、Tesla、Honda等等。

至於2011年起馬政府推動的電動車先導計畫,申請對象是以地方政府、國營企業、對綠能認同之公司行號。其中車廠不具申請資格,也不列入政府補貼對象。後來參與電動車的品牌有包括Toyota、Nissan與Luxgen(唯一國產車)。

據了解,這項先導計劃實際動支金額不高,後來行政院將部分預算挪用補助國內電動巴士,如華德電能、立凱電能。很多人指控裕隆集團獲得2.5億元補助,其實是誤解。「只因申請的單位,像是地方政府、國營企業等單位,採用納智捷電動車才被列入統計,並非直接補助給裕隆。」裕隆主管搖著頭說。

至於,林俊憲拿特斯拉來跟裕隆比較,特斯拉長年靠美國各州對環保的補助,至少進帳1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370億元,更別說,特斯拉創立至今已經累計虧損高達41億美元(約新台幣1300億元)。以台灣補助裕隆僅3.4億元來看,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汽車工業非常複雜,就算不補助裕隆,特斯拉也不一定來。但開放全世界投資,比亞迪一定來。」一位業者分析。

「就算是Gogoro拿了國發基金10億元,但電動車佔整體台灣機車市場只有5%不到,更何況,Gogoro還拿了新加坡主權基金,至今仍在虧損之中,蔡政府在花大錢拿8800億元,砸前瞻計畫軌道建設之際,如不能拿來補助國內車廠,培養台灣自主產業鍊,反而補貼特斯拉等外國車廠來設點,根本就是大開倒車,毫無前瞻可言。」資深汽車業者這麼說。

新聞連結

-----我是分隔線-----

現在不只網友在抹黑,就連立委都來摻一腳,只能說台灣的自有品牌真的是爹不疼娘不愛
自家人無不搞死自己人為樂~真的是好民族性,沒話說!
首席一指~席捲天下
雷克 wrote:
...
後來參與電動車的品牌有包括Toyota、Nissan與Luxgen(唯一國產車)。
...
現在不只網友在抹黑,就連立委都來摻一腳,只能說台灣的自有品牌真的是爹不疼娘不愛
自家人無不搞死自己人為樂~真的是好民族性,沒話說!


1. Toyota目前唯一曾市售的電動車是RAV4 EV,台灣沒有上市,僅在美國上市,且這台事實上是Tesla的核心技術,且已經全部停產。
所以不要再扯Toyota在台灣參預電動車的事情,因為Toyota直到去年為止,根本沒有電動車的研發開發與銷售計畫,而且是全球性的。

2.Nissan部份,台灣的確有進相當數量的Leaf,使用在台中市的公務車。
重點是,數量遠比Lexgen的EV要多很多...

3.有沒有抹黑我不知道,但你引述的原文裡面有這兩段話:
「裕隆集團多年來也在自主品牌投資超過500億元」,但一台EV都沒有拿出來市場銷售
(更正:有一台M7 EV+,但乏人問津。售價超過130萬且電池是月租一萬元,加上續航里程僅110km,應該是主要原因)
「特斯拉創立至今已經累計虧損高達41億美元(約新台幣1300億元)」,但卻出了Model S、MOdel X跟Roadster,而且是全球銷售

我想大家從以上數據,應該很清楚哪家廠商是真的有意願推動EV的。

如果想拿Tesla拿到的補助款來坦,建議不要...
因為「特斯拉長年靠美國各州對環保的補助,至少進帳1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370億元」
換句話說,1300億-370億=930億,Tesla還是賠了930億,但還是做出了成績。

不過,我也知道最後一招就是扯要愛國就是了...
對,愛國很重要,但這跟是否應該支持特定廠商的產品毫無關係。

雷克 wrote:
賴神接班人開記者會...(恕刪)


台灣人不是連軍艦都要國艦國造?
那政府補助發展電動車有甚麼問題!
況且就因如此有這麼多零配件廠商因此受惠,
最冤的反而還是裕隆,
這些立委因為選舉又鬼上身,
台灣甚麼都不缺尤其抹黑文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