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還未收到第三次召回改正書 ................
由於多次要求路政司及車安中心提供名冊無用
因此小弟有一想法如下:
當車友有舉辦車聚時 想請主辦人或是任一車友幫忙一下
將車友的mpv車輛集中以攝影方式拍攝不合法的第三排 需將車號一併拍下
再將檔案傳到小弟的信箱 我將收集起來
這些應可做為控告路政司或車安中心瀆職的證據?
或是車廠做假改正的證據?
未參加車聚的車友也可拍攝自己的車輛傳給小弟啦
當然如果能有條伯伯或公務車是最好啦?
以上採個人意願非強迫方式!!
由於站方原則 請以私訊通知
bsnut wrote:
原來有這種新聞,好誇...(恕刪)
不是沒有討論, 之前也討論的很熱烈
但後續漸漸沒消息了~ 只剩下零星的人會出來冷飯熱炒~
其實鐵桿的問題真正的癥結在於"稅金"
而且是車商要繳給政府的稅金!
有太多休旅車同樣都掛客貨車, 也都為了貨物容積率的事情傷透腦筋
(忘了哪一款了, 有背個備胎的殼, 但裡面其實沒有備胎 @@)
無法符合的話, 稅金要多繳很多, 變向的, 就是車價會漲很多
http://want-car.chinatimes.com/article.aspx?cid=2001&id=20120511002329
擷錄:
"某資深媒體人士指出,過去其他國產汽車品牌用「客貨車」名義銷售休旅車已經多年、不單只納智捷一家,其中也不乏知名品牌;而這些車輛不管是現行販售車款,或者早已停產車款總數早已經超過50萬輛,單單只有指責Luxgen7 MPV實在令人不解。說實在地,絕非是在 車款認定嚴謹度上的問題,而是消費者、汽車業者、整體汽車市場發展上早已蒙受其利,何苦為了行照上的名稱勞師動眾;再者,時下指名「客貨車」化的休旅車的消費者,更是不在少數。對公司行號來說,休旅車都是很好的商務、生財工具,營業稅方面也可節省,何樂而不為。"
---------------------------------------------------------------
比較一下售價吧~ Luxgen MPV v.s. 印象中真正掛客車的七人座 -> Previa
MPV: 83~110
Previa: 139.9~188.9
怎麼選呢~ 我個人選擇不要鐵桿然後維持較低的售價, 你呢?
罰單? 這種政府/財團/民眾之間已經心照不宣N年了~
印象中我還未看過這種罰單~
說真的, 我真的不擔心這種罰單~
不管我到時候是要買MPV或是SCRV, 我都不會擔心鐵桿的問題
----------------------------------------------------------------
換句話說, 跟那根鐵桿關係最重大的就是政府的收入~ 如今...政府都不打算碰這個灰色地帶了
我不太懂消費者為什麼會這麼堅持~ 這麼執著的想讓車價上漲... 我真的搞不懂~
如果是要出一口氣, 不爽被騙~ 那我沒什麼話說~
如果是要"一切依法行政"...那我就覺得被操弄了, 不要被那些別有用心的媒體給利用了!
這種賣法早就行之有年, 媒體報導一下, 炒作一下~ 大家就一窩瘋的針對某些車款...
真的是很好利用...
Kevin4931 wrote:
拿Previa的價錢來比是誤導大家的!
誰都知道Previa會被賣到這麼高貴絕不是因為他拿客車牌的關係!
因為他是進口車, 要繳給政府的稅金遠高於你們現在爭論的客車與客貨的稅!
其實他在日本當地的價錢跟 MPV 在台灣的售價是差不了多少的!
我倒覺得不算是誤導
你在台灣汽車市場就是只能用這樣的價錢買
況且2000cc以上小客車貨物稅要30%,客貨車貨物稅要15%
現在進口車關稅要17.5%
假如你所說的要繳給政府的稅金是單指關稅的話(事實上關稅跟貨物稅都是交給政府),我實在看不出哪裡關稅"遠高"於客車與客貨的稅
另外假設你所說的"其實他在日本當地的價錢跟 MPV 在台灣的售價是差不了多少的!"為真的話,那麼考慮到豐田汽車跟納智捷兩家公司的規模,我倒是覺得納智捷算有良心了,賣不了幾台車根本就沒有規模經濟效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