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UXGEN 5 台中賞車試駕心得分享(無圖sorry)

這週六去爬了馬拉邦山,一路玩到台中去。
週日,就跑去台中展示間看看實車並試乘,因為之前跑新店廠也沒堵到巡迴展試車,
想說就厚到可以試乘在一起看車。


說真格~設計組裝,真的有進步,可以說是MPV、SUV相繼上市來設計、組裝精度有顯著拉升。
搭配215/50/17的鞋子,2.0T是覺效果剛剛好,扁平比也比一般高,比較不會像一般225/45/17
的胎上路路感那麼明顯。
搞規格特別點,優一點的胎品,在跟胎商把胎簽壟斷,那真的得壓著消費者非得回原廠換這顆胎品了~
這就很殺!不乏有車廠是這樣操作的。

車室設計,以國產車級距對應這個價格帶來說,我個人會覺得比TOYOTA Altis水多了,組裝也很紮
實,沒看到SUV上公差較大這一類的問題,真要說可惜點,大概就下面少數幾點 :
1.駕駛座椅面略短了些,大腿的支撐處較弱。
一直是三款車上市來皆有的問題,不過,後座椅墊長度,倒是有修正一些,稍為擬補不足。

2.駕駛座與方向盤間距長度調整到適當位置,而油門踏板位置稍為內深了一些些,身體必須潛滑一點
來補足,可能我是劉備,手長過膝腿太短!

其他設計陳設很簡約,整體我個人給予滿分的評價。
國產這款車做到這個水準,已經有實力跟Hyundai NEW Elantra一博。
拿新Elantra來比,並不是看低LUXGEN 5,而是韓國泡菜車,確實不同以往,之前老工程師也超級
正眼也瞧不起泡菜車,但是到了新 Elantra和Sonata這一世代產品交由歐洲法蘭克福設計以來,
實車的內外造型及用料,都迅速有與國際車款及日系車一博的本錢。

說真的~如果撇開品牌和國情不談,Altis並不會比它好,已經有實力跟日產和本田C8等等爭個2~3哥,
而市場反應似乎也很切實,NEW Elantra賣得很不錯。
在70萬這個價位帶,LUXGEN 5 應該有實力跟他拚市佔,內外觀及組裝水準,都有上水準。
NEW Elantra外型較年輕化,LUXGEN 5 實車內外觀設計較成穩,市場接受度應該會較廣泛,比較有
機會吃到Altis的市場族群。


試駕後的感想 :
我只開到2。0T,動力部分,開起來我覺得起步甚至比Ford Mondeo MK4 ECO
搭配Power Shift來得"有感"!跟搭配愛信變速箱應該有直接的關係。
福特的P。S雙離合器變速箱,為了克服穩定及熱衰竭產品良度、穩定度的問題,這具變速箱開起來
相對很溫,在中、高速域才會發揮,相較福斯罵名遠播的DSG雙離合器起腳的猛勁,真的是天壤之別!
LUXGEN 5 2。0T開起來起步的感覺比較像Mondeo MK4 TDCi的FU。

不過後面試著短距離加深油們,就能分辨出國產這具引擎搭配愛信和福特ECO搭配P。S的中後段
能力差異。
但是~國產能做到這樣的引擎搭配日本愛信變速箱有這樣的表現,我覺得已經很厲害!相當稱職,得給
國人掌聲。
這已經可以宰制一大票這價位帶的同級產品了。

對LUXGEN 產品動力走向朝歐洲車類型來發展,可謂深得我心!


另一個得好好稱道的,當然就是底盤路感回饋的感受,有歐系車的FU,不過試駕路段實在太短,實
在很難在短短幾分鐘試駕,詳細一一體驗品味各種條較及設計展現,大致上開起來感受不差,比
CT200h軟Q很多,又帶有點點TEANA較均衡的行路感受,不會像BMW熱血風,比較沉穩
均衡感。
搭配215/50/17路面回饋也不會像FOCUS / Mondeo 低扁平比僅45路感這
麼鮮明!
整體來說!較能同時滿足後座!駕駛人也能享樂於底盤搭配渦輪動力的操駕樂趣。



賞車完結後我應該說 :
看來~~國產又多了一款好貨色。

















2012-10-15 21:01 發佈
阿福的網宅 wrote:
這週六去爬了馬拉邦山...(恕刪)

阿福大的試駕心得
趕快搶

阿福的網宅 wrote:
這週六去爬了馬拉邦山...(恕刪)

可惜沒定速,後座冷氣出風口。唉 可惜。。。

kwwen wrote:
阿福大的試駕心得趕快...(恕刪)


大大手腳真快!


ccdcml0326 wrote:
可惜沒定速,後座冷氣...(恕刪)


嗯~~這兩點確實稍為可惜了些!

以冷房來說!當天32度,我覺得還夠用,這問題可以暫時擱置。

但定速確實很好用,這個系統應該可以追加!


也有業代朋友問我有沒有可能解除行車中鎖住DVD播放的問題。

就我玩歐系的經驗,這個得要靠原廠電腦聯結做資料設變!得要原廠願意提供。

福特的做法,是會給車友填寫切結書,DVD保固則相對失去效益,一個願打一個願捱!
就沒話說!

這算是一種偷吃步,就要看LUXGEN 怎麼取決。
因為在台灣,要搭配交通部強制這個,有不少難度。客人也可能因此跑單。
不然也得增設後座影音系統可以選配,還可以補償一些有這方面家庭車室劇院需求的車友。
這是有必要性的。
腦筋動得快的車用電子設備業者,可能很快會相中這個原廠沒提供的配備。
不過我玩車子,向來不太搞貼紙和人用電子設備,這還真是與我很難八字有個半撇!!

阿福的網宅 wrote:
這週六去爬了馬拉邦山,一路玩到台中去。
週日,就跑去台中展示間看看實車並試乘,因為之前跑新店廠也沒堵到巡迴展試車,
想說就厚到可以試乘在一起看車。


說真格~設計組裝,真的有進步,可以說是MPV、SUV相繼上市來設計、組裝精度有顯著拉升。
搭配215/50/17的鞋子,2.0T是覺效果剛剛好,扁平比也比一般高,比較不會像一般225/45/17
的胎上路路感那麼明顯。


想不到福大也去試玩S5,,,感覺跟你狠像
只不過我是去烏來試..............

阿福的網宅 wrote:
嗯~~這兩點確實稍為...(恕刪)


我跟阿福兄剛好相反,我最喜歡Luxgen s5就是那些電子設備。。。哈哈

Andreewchen wrote:
想不到福大也去試玩S...(恕刪)


烏來山路試才好~才試得出底盤能力~
我在市區拐2個彎~連油們都補不到底!真的只是坐著玩的!沒太大實質意義!
很想看能不能油們一拜就上百,起步調教很輕快,力道有,但中段這邊來提速就掉下去了!
尾勁跟福特ECO相較之下~稍微不足!

不過已經比我預期國人自製的引擎,遠優於我的預期!
所以給滿分。


車友買回家開之後,接下來就是看渦輪及引擎排廢工作的效率穩定性。
渦輪車,在進氣及排廢上,及機油過渦輪冷排,及感知器設定,都會影響渦輪的工作效率。

車友改裝晶片,我相信這個是一定很快就有人會去玩,廠商不會放過這個產品點。

但玩動力,建議車友要注意熱衰竭的問題!
這就像電腦超頻,必須要等價交換的!
要因為改晶片省油,這是沒有根據的事,有這麼利害,那廠商就有本錢跟裕隆簽合作嚕。

大多改晶片,就是為了要丕車!
熱衰竭和過高的工作溫度,及噴過多油燃燒不完全影響引擎及排廢系統,是必然的副作用。
改是可以改比較溫和點的晶片來玩,但數據標很大,扭力從28變40~馬力從180匹變220匹,
我只能說,一切都是等價交換!就要看車友自己的選擇了!
畢竟天底下沒有只花2~4萬~~就能達到像SAAB整套軟硬體通通得更換,得要價40萬左右全配
的升級玩法,單純修改晶片數據,大多是給引擎監理系統、排廢系統等等假訊號,去欺騙原本電腦設定
數據,來突破必須被電腦抑制管制、圈限住的安全值。
代價,就是不難想像!!

另外~渦輪其實正確來講!比較應該歸到耗材,他不是開到車子報廢都頭好壯壯。
但原廠搭配的,都經過多位工程師動力輸出搭配變速箱。。。等等調教到適合的工做常溫下運用,
保守點的設計,就會相福特的動力輸出比較溫,大膽的榨,就會象福斯DSG系統~
渦輪也是~讓它處於過高的工作溫度下,長年下來,會耗損就很正常!

車友亂操亂改,就不能怨原廠部品會掛點嚕!
福特會臭有很大的原因,因為我們每次改完車被太座抓包,向來是直接說~是福特車的零件壞了!
反正要改車,死也是死車子和品牌,車子玩得兇,注定它得比較臭!
不壞哪有理油可以改車!







ccdcml0326 wrote:
我跟阿福兄剛好相反,...(恕刪)


呵~不同的產品!一定會有不同的消費族群!
LUXGEN 應該能如同Cefiro~在人用電子面滿足消費者!

不過LUXGEN 5目前的引擎動力及底盤~都有在本質面下功夫,不是肉包車和電子花車!
車友可以好好享受不同日系車的駕馭樂趣!
開到好車~是會中毒的。
瑪吉斯的pro R1要壟斷應該是不可能
再加上這個size太容易找到替代規格了
225/45/17一堆胎
215/55/16cefiroA33
205/60/16fortis

這個胎剛好介於teana的215/55/17和civic的205/55/16中間
視覺比例恰恰好配4650mm的車長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