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台灣汽車產業折騰半個多世紀, 能夠擠出一個Luxgen, 也算值得了
Luxgen要活下去, 甚至是壯大, 一方面靠實力, 一方面也要靠一點支持(政府與民間)
我能想到最快的作法, 就是Luxgen推出Sedan Hybrid, 然後價格壓低(政府環保經費補助), 並且推廣到全台灣的Taxi(也是要補助), 先把T牌那三輛神車市場搶一搶, 這樣有量就能攤平研發開銷了
對於國內市場的訂價也要採取薄利多銷, 反正是政府跟民間都給你支持, 你損益持平就好, 先把經濟規模作大, 才有本錢玩國際競爭
當然, 想賺錢還是要跨海過去, 再依據大陸市場弄幾款水土相符的車款, 反正嚴董也算半個紅頂商人了, 要爭取空間不是辦不到, 看看韓國品牌在大陸也算成功的, 因為人家願意全力投入(研發+關係)
裕隆不一定要捐款才叫做慈善, 把車做得比別人好, 賣得比別人便宜, 就是一種對國民的回饋了
汽車產業鏈很大, 對整體GDP與就業率有很重要的影響, 酸民酸歸酸, 但盡可能地還是要給予支持, 最好是能夠去買(雖然目前感覺還沒有值得到非買不可, Sedan的配備價格還不夠漂亮)
PS: 個人是雷諾車主, 站在雷諾車主的立場, 個人非常反感嚴董對雷諾這個品牌的"後媽"心態(一方面是"無心照料", 一方面是"有心謀殺"), 但也可以理解他必須把全部資源投入在更有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開發上.
Luxgen的生死
henrylai21 wrote:
我能想到最快的作法, 就是Luxgen推出Sedan Hybrid, 然後價格壓低(政府環保經費補助), 並且推廣到全台灣的Taxi(也是要補助), 先把T牌那三輛神車市場搶一搶, 這樣有量就能攤平研發開銷了
對於國內市場的訂價也要採取薄利多銷, 反正是政府跟民間都給你支持, 你損益持平就好, 先把經濟規模作大, 才有本錢玩國際競爭...(恕刪)
有時候不要只想到自己怎麼樣看世界, 也要看看世界怎麼樣看你. 類似的國內外極度不平等貿易的話, 對在台投資的外商(不僅是汽車業, 還有其他產業)會怎麼想? 台灣的人口還不足以多到可以支撐產業完全靠內需市場自給自足(60M)的可能性, 這樣玩, 當心國內產業還沒養成到可以跟國際競爭的時候, 國內整體的經濟力已經衰退了.
^^A 請多多指教~
衝阿衝阿 wrote:
裕隆也只是一家私人企業,又不是國營企業~為何要動用國家資源讓它活下去~(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Luxgen只是一個私人企業品牌,跟國家認同到底有什麼關西,
Luxgen帝國的居民抱歉打擾了~我自己 出去......現在.......!!
這就是有人常問:韓國人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如果今天是其他產業(尤其是無法發揮就業的高科技產業), 政府真的不需要管, 讓市場去自然淘汰就好
但汽車產業影響甚鉅, 連美國政府都要為了挽救汽車產業而出手打擊豐田(而且還是不惜用賤招), 為的就是保障就業市場, 更別提韓國政府怎麼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如何"政商聯盟"養大幾個超級國際品牌了, 固然官商勾結聽起來不好聽, 但在國際競爭的嚴酷環境下, 小小的台灣要跟別人競爭, 不集中資源做事情只會被各各擊破而已
所以我建議裕隆要開發有未來性的車型, 然後透過政府補助來擴大銷量, 但前提是也要用"薄利多銷"的方式來回饋台灣市場, 這樣贏得GDP, 贏得就業率, 贏得消費滿意度, 有何不可? 甚至讓裕隆再多發點股票, 全民參股一起賺也行啊?
如果只是怕這個怕那個, 動不動用民粹思維來想的話, 什麼事也做不了, 那就天天代工賺辛苦錢吧, 然後天天問: 韓國人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