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一個個優秀業代陣亡)給納智捷高層的一封信...

<特此聲明>這裡指的優秀業代,是待超過半年一年沒被淘汰,業績不差但自己選擇離開的業代!
進來沒多久不適應自行離職以及被公司開除者,不在討論範圍內謝謝!


雖然這是台灣汽車業務普遍會發生的狀況
但因為你們是唯一的台灣自主品牌
所以我希望這種現象能夠從第一名的納智捷開始改變起...

先分享個故事:

--------------------------------------------------------------------------------

一半的牛排


1975年的某一天,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子總裁)與公司的同仁小川先生,在大阪的一家餐廳招待客人,


六個人約好正午見面,經過一番介紹及寒喧之後,每個人都點了牛排。


松下幸之助喝了兩杯啤酒,一邊告訴大家有關企業和公司的歷史。


等六個人都吃完主餐,松下湊近小川低聲的說,請他找來烹調牛排的主廚,他還特別聲明:「不要找經理,找主廚。」


小川隨即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 小川心理已有準備,待會的場面可能很尷尬。


他找到主廚,把他帶到桌旁,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召喚自己來的客人來頭很大。


「是不是有甚麼問題?」主廚緊張的問到。



「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松下說。「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實在很好吃,但我已八十歲,胃口已大不如前。」


主廚與其他五位用餐者困惑的面面相覷,大家花了一會兒才了解怎麼一回事。


「我想和你談談。」松下繼續說,「是因為我擔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廚房,心裡會難過。」


如果你是那位主廚,聽到松下先生如此說明,你會有甚麼感受?


甚麼因素讓你的員工或同事願意跟隨著你工作?為了生活?為了收入?還是有一份喜悅和成就感?


透過這故事你會發現,你將如何贏得更多人的心.....而備受尊重?被欣賞與鼓勵?還是被貼心的了解與體貼?


如果松下先生與這位主廚的關係,換成是主管和部屬的關係,這位主管在部屬心目中是有同理心的領導人,


真誠關懷部屬的主管,是善於肯定和鼓舞人心的... 相對的,你了解別人嗎?

--------------------------------------------------------------------------------



以下是朋友的親身經歷

他曾經應徵過納智捷的精英招募活動
也順利錄取

當他一進到公司後發現
除了與他一樣新進的菜鳥外
幾乎大部分的學長姊都沒什麼拼勁
這點令他相當納悶

但慢慢的他終於明白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某些直營點的經理人有很大的問題
他們把這些訓練有素的好業代當狗操
而不是當人待

一台百萬等級的車
常常第一周沒一張訂單進來的就開始禁止休假
八點上班常要值班到九點十點已經夠累了
業績不好晚上若沒值班還會強迫你去夜訪客人
(這不是對新人,是對所有的業代歐...)

人家有需要就會請你晚上來沒事幹嘛去打擾
這是我身為消費者時最痛恨討厭業務的舉動

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
許多人都累得跟狗一樣
想到上班就無精打采
你覺得服務品質會好嗎

再來
當一個銷售顧問
你就別再想休假這件事

業績差
上面釘你禁你假

業績好
服務客人沒時間放假

後者差在有不錯的收入
但一樣沒有自己的時間

對一個正常人來說
這種生活當然是硬撐過來的

就算賺了一些錢
但更賠上自己的健康
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
更別說自我心靈提升的可能

但是沒有業績就沒資格說話
業代的死活疲憊感受關他們何事?

經理人常要老業代們學習這些菜鳥的拼勁
學長姊一兩年來累積下來疲倦誰聽的進去

就這樣
一些明明業績不錯的銷售顧問還是陸續離開
留下來的大多也是看在錢的份上
開心的不多

納智捷的業代素質可是業界數一數二優質的啊
這些人也是公司花時間精神金錢培養的啊

既然待遇還不差
但為什麼留不住這些人呢?
你們的制度有問題啊!

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
是經理人的心態

一般的經理人
如果你的業務績效不好
通常就是拿更多的事給他們做
相信勤能補拙
用勞力換取業績

但一個好的經理人
看到他底下的人已經都被搞到身心俱疲的時後
我想他要去思考的應該是如何關心這些人的身心狀況
如何幫他們調整休息喘氣回到較佳狀態後再回來打仗
而不是看他們沒精神反而更操一直操沒業績就沒假休這樣吧

有這種主管
對他體貼為你著想的舉動
難道不是會出自內心更想報答他嗎?

況且
我們都是人啊!
不從人性的角度來帶人
只是把人當機器操
任誰都會疲乏不是嗎?

納智捷的標誌不是有"人"的意含
從體貼更多人性的角度出發不是嗎?

總不能只把客戶當人看
而沒去關心到這些銷售顧問的心裡感受啊~

我相信在汽車同業裡面
納智捷對第一線的銷售顧問是最尊重的

但在實際各經銷商的操作上
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只不過跟其它同業差不多罷了

所以呢
曾經會發生在其他同行的問題
也就會陸續發生在你們身上

你就會發現這些明明蠻優秀的業務
這家賣完跳那家
那家賣完再跳那家
除非哪間公司對他特別好
不然永遠在那邊換來換去

因為這些經理人受到業績壓力也全都一個樣
都稱不上是好經理
都帶不到人的心

放諸汽車業界
甚至其它產業
我想大多都有這個問題(只關心績效不在乎死活...)

但因為我知道它正在納智捷發生中
對納智捷我們台灣第一的自主品牌又有特別深的期待
別的國家在台灣的品牌要怎麼搞是他們的事
但我不希望自己人的品牌同樣步入別人的後塵(優秀的人材留不住!)
受到同樣的損失傷害
所以拿出來說

與其讓大部分的業務身心疲累
然後打不起精神只能強言苦笑面對客戶
然後客戶也不是白癡感受不到服務的熱誠
然後想說去別間再看看
然後簽單率下滑成交率就下降

還不如讓這些優秀的銷售顧問
除了錢以外工作起來更能開心愉快
心情舒坦客戶服務一定更好
客戶開心業績自然往上跑
這樣不是很好嗎?


Think Ahead ~
LUXGEN










2011-03-23 15:19 發佈
不知這篇要表達什麼,沒假放嗎。行行有不同的優缺點吧。
應該不是給納智捷高層,還是給每個老闆。
這點我也聽過業代的抱怨
以現在mpv 跟suv這麼大隻的車
本來在消費比例中就偏低
等轎車出來再要求
才算合理
業務本來就是這樣
賣房子更操喔!!
但是真正厲害的業務從來不去在意業績不好的懲罰
各行各業吧
沒什麼好抱怨的我覺得
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看的角度都不同。

很明顯的,發文的角度是在最底層,除了慈善事業,現在連一堆公家機關都在講績效了。

當賣車的銷售顧問(一般是說業務啦),績效不外乎賣車、保險、保養,當你完全沒有業績,同一個點卻有其他人的業績很不錯,應該自己先檢討是不是有哪裡沒有做好,哪裡該加強,真的都不行,應該考慮一下你是不是適合做這一行。

同樣的,經理人一樣有他的績效,他的業績,,同個廠牌,A點賣得好,B點賣不好,B點應該要先檢導自己的點有沒有哪裡沒有做好,哪裡需要加強。

層級再往上,台灣汽車品牌這麼多有的賣得好,有的賣不好,都有自己該檢討改進的地方。

你朋友如果覺得那廠的制度不好,自己很強一定要賣車,何不考慮換品牌。換一家底薪低,獎金高的,上班時間自由的。
還是他是績效不好的那一種,不想換工作又沒有績效,但是偏偏沒有績效薪水又還可以,這樣就繼續死皮賴臉的待下去吧。

牛排的故事,就要看怎麼解讀了,牛排吃一半的真正原因是甚麼??不好吃???年紀大了吃不下?????

如果是因為不好吃,還這樣為主廚著想,對主廚很好嗎???對餐廳好嗎????因為主廚的牛排不好吃,說不定餐廳因此流失不少客戶,就因為主廚覺得他的牛排很好吃,餐廳也覺得客戶很滿意。
夜訪算是業務的常態好咩,我以前幹業務連六日都沒有,一天要在公司值班等客人上門,另一天則是出去跟客人喇,這樣業務才會好,自己賺錢公司也賺錢,請問這樣不好嗎?難道要跟半導體一樣爆肝錢都算公司的才算好?

如果想爽爽做,每天朝八晚五正常上下班,業務這工作絕對不適合你,如果你很會跟聊天亂喇又想賺大錢,當業務你可以說是來對地方了。
又是一顆草莓族的抱怨文,

還好這個業代離職了。
老王
雖然呷人頭路看人目色
當業務本來就要有自覺

但企業主在賺錢的同時
若能再多替員工著想,改善制度與環境
讓員工更加願意賣命工作,也吸引一些優秀的人才
不也是一種提升績效的方式?


亨利叔叔 wrote:
雖然這是台灣汽車業務...(恕刪)



sometimes, 犧牲是必要的....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