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LUXGEN 7 SUV 試車報告

身為台灣車業相關產業的一份子,我由衷希望台灣自有品牌LUXGEN能成功。雖然在嚴董眼裡,LUXGEN其實更像是中國人的品牌,只是在台灣以台灣品牌來行銷。但今天能有這勇氣,在這種背景下開創新品牌,的確值得欽佩,當然其中除了理想,也有很多商業現實的考量參雜其中,在此略過不表。

現在Mobile 01上的輿論,不是盲目叫好就是無理看衰,這些都無助於提供對商品值得參考的評價,再加上各方廠牌的網路行銷操作寫手無孔不入,很難知道到底LUXGEN 7 SUV的優缺點在哪,所以我提出自己的看法給大家看看。


動力

車輛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動力單元,其中主要包括引擎和變速箱。一般外行人只看馬力數據和0~100km/h的加速秒速,但真正值得參考的是車輛實際行駛時的加速反應(含起步、再加速等等...)、動力銜接、精緻度、噪音,還有最終的油耗表現。很多車廠雖然可以把馬力數據做出來,但整體的順暢和精緻度可直見高下,連一些大廠都不見得能做的很好。

而出乎意料,LUXGEN 7 SUV由華擎的引擎、歐洲Garratt的渦輪增壓組件、ASIN的5速自排組成的的動力單元有極佳的加速反應和精緻度,雖說借用別人的技術,但總體調教起來和各家大廠相比毫不遜色,拖動重達1噸8的車身也不顯吃力。由於中國現在的汽車自主品牌,在動力單元的順暢和精緻度都普遍不足,這點在LUXGEN未來進軍中國市場會是一大優勢。

(刪)


底盤操控

在一定範圍下LUXGEN 7 SUV的行路質感出奇的好,可見在避震器與懸吊組件襯套使用花下工本與優秀的選材。但真正要講到操控性,首先轉向機構沒有路感、轉向感模糊。再者轉向過彎時,可以感覺駕駛著坐點、車輛重心都過高,導致整體車身非常非常遲緩,雖說沒有很漂浮、還帶有歐洲車的Q感,但我認為不能像很多雜誌與網路車評一樣,把「鈍」當成「穩」。


空間

以該車龐然大物級的尺寸,空間不好是說不過去的。整體車室縱深和寬度都很充裕,行李廂的空間更是又大又評整。但受限於底盤高度太高車室地板高度無法降低,導致車高已經很高了,但車室頭部空間嚴重不足。我不滿170的身高還OK,再高一點進出車艙頭部都要特意閃一下,坦白說是很大的設計瑕疵。因為底盤高度和車型很難再調整了,如果納智捷要改善,未來可能要靠薄型座椅底座機構來解決這問題。


內裝質感

設計看似豪華,但質感不佳。塑料質感、收邊和中控台按鍵質感都不及格,明顯是在開模精度、成本與材料妥協的產物,不具真正高級質感的誠意。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駕駛座駕駛最常接觸的部位都沒有經過妥善處理。凡舉方向盤、排檔桿、左方門板扶手的質感都非常廉價,這方面的設定很不聰明。


配備

然而配備是LUXGEN 7 SUV最大的賣點。THINK+系統傲視車壇的顯示螢幕尺寸超大、也不容易被日光照射影響。鳥瞰鏡頭與車身攝影機的配置兼具高科技感與安全實用性,令人驚喜。系統提供的資訊完整,連車主手冊都內建,導航系統配合超大螢幕也非常好用,系統的提示語音揚聲器設置在駕駛座椅上端,不但不會和音響干擾,提示音在駕駛耳邊響起也具備最高的提示效果。這方面都展現很獨特、超越其他品牌的思維,算是LUXGEN的產品利基找到的特色與發展方向,這點值得稱許。

但因為電裝品一向是車輛蠻具疑慮的品質環節、甚至會干擾車輛其他功能或安全的關鍵,這點品質的可靠度要靠長期的觀察來驗證。


總結

LUXGEN 7 SUV是很有趣的產品,同時具有超越同級的卓越優點與不符合現今標準的缺憾。而真正問題的關節點在於LUXGEN 7 SUV所選擇的底盤機構。

LUXGEN的頭兩台車MPV和SUV都是採用法國馬托拉設計的MPV底盤,MPV的底盤特性會爲了多人乘載需求(三排座椅)而儘量提高底盤高度以減少輪拱對空間的干擾,讓車室底板維持平整。LUXGEN的MPV車款與同為MPV車型的操控性相比並不遜色,說明這底盤是具有操控血統的。

現在SUV級同級車的趨勢是降低底盤高度與重心來提供接近房車的操控感和動態性能,連帶對頭部空間也有幫助。但LUXGEN資源有限,當SUV硬要沿用MPV底盤時,就會產生底盤重心過高的問題。LUXGEN SUV的底盤高度與重心都過高,導致在動態表現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也嚴重減損頭部空間的表現。而且這底盤對SUV來說也過大、過重,導致LUXGEN 7 SUV虛胖很多不需要的車身尺寸和車重,正進一步惡化操控和油耗的表現。

另外這具底盤採用後扭力桿的機構,這種配置對小型車來說還OK,但對重達1噸8以上的LUXGEN 7 SUV來說就很不OK。扭力桿拖曳臂的懸吊不但笨重,也會導致車身動態遲緩、高速過彎遇到路面左右不平時的扭動與跳動感,另外路面震動超出扭力桿能處理的限度時,會有很明顯的碎震和彈跳感,這些都是LUXGEN 7 SUV的底盤設定帶來的不利影響。雖然LUXGEN在調教與避震系統的選材的用心,並不能彌補這底盤帶來的問題。

底盤設計是LUXGEN 7 SUV車重過重、底盤過高、重心過高、頭部空間過小、油耗太差的整體根源,現在LUXGEN的對應銷售話術主要是說:油耗差是因為車身重,車身重是因為鋼材使用多來吹噓安全性來掩蓋缺陷。另外再大幅吹噓操控性能好,但這些都只能暫時騙到消費者。

雖然LUXGEN 7 SUV的確具有強大的賣點可以暫時模糊他的缺點,長期下來真的會嚇到人的油耗和操控性的評價預計會影響他的後期表現。但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未來LUXGEN的房車是用另一具底盤,他的表現會很值得期待。
2010-09-16 12:10 發佈
謝謝

很受用的文章

讓人更了解LUXGEN

我想嚴董打造台灣品牌的用心大家都明白

但畢竟開發新車....在欠缺經驗與技術資源的背景下(代工經驗不等於開發新車款經驗)

真的很辛苦....也需要時間來進步蛻變

衷心期盼LUXGEN成功

但坦白說...要我當下就買LUXGEN SUV...我是猶豫的

對於配備與外型很心動

但是....車子的好壞要時間驗證.....(畢竟車子很貴..一台要開很久..下手前還是謹慎點好)

等口碑越來越多之後再考慮
-------------------------------------------------------------

偉諾 wrote:
但油耗表現是極大的致命傷,市區行駛、沒有刻意大繳油門的情況下,僅有3~4.5km/L的油耗表現,這真是狂獸級的吃油表現。除了被車重拖累,引擎技術層面應該還有進步的空間。

應該沒有這麼差~這種油耗應該是大腳下的才會有的~
好東西一定要跟大家分享;跟大家分享的不一定是好東西;請多多包涵。
這車油耗真的只有3~4.5km/L 嗎?
本人非常懷疑這個數據
哪到中古車時不是會跟坦克車一樣只有1或2km/L?
希望只在台北市區行駛的車主
上來印証一下實情
否則會嚇死一票猶豫中想訂車的準車主
這篇文章寫的中肯~

前幾天試乘的Luxgen SUV, 對於Think+系統著迷不已, 果然HTC的功力不是蓋的.

試駕前特別將車上的旅程電腦歸零, 但是市區來回幾個Block的試駕, 車上的油耗顯示: 25.2L/100km, 換算每公升汽油僅能行駛4公里!

天啊, 買這台車會每天被我老婆唸到昏倒~~

這油耗簡直是天文數字~

另外, 後座椅位置太高了, 上下車都要低頭, 否則一定會撞到車頂

而且後座的舒適度不好, 底盤的震動過大 (根據業務說, 後軸是非獨立的扭力桿設計), 坦白說應改很少有大車用扭力桿的設計吧!

最後下車業代示範操作電動尾門時, 我豎起拇指對此配備誇獎不已的時候, 一陣陣汽油味從排氣尾管中跑出來, 當場我太太便說: 走了啦!

Luxgen, 還要再加油啊!
試完車, 心中有個疑問, 政府不是要節能減碳嗎? 為何台灣之光Luxgen 要生產對環境並不友善的產品
Eirc.C wrote:
沒那麼慘啦!LC已經...(恕刪)


刪除,避免爭議
mot100 wrote:
這車油耗真的只有3~...(恕刪)


我還是希望LUXGEN最終可以成功,但以現在這台SUV而言,我只能說

與其準車主在買車前被嚇死,總比買車後心理幹到死來的好。

加註:這主要是希望準車主能真正認識這個產品。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