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電動車快速充電的迷思

請問各位前輩

除了電池交換派外,
EV 快速充電的困難,目前聽到的主要分為兩大派:

以 50KWh 電池為例:
A 派:雖是鋰鐵,但承受大電流充電的能力還是有限!
B派:主要是充電站!要在5-10分鐘左右充飽EV,相關輸配電、充電設備會很可怕!

好像兩邊都有道理,但那個才是最主要原因呢?

實在有點霧煞煞,不知哪位高人可以解或一下

tkx ~
2010-03-18 13:3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動車 迷思
這兩個從充電都是原因
這幾年科技進步,但對於能源儲存的技術,卻還是跟以前差不多
燃料電池或許可行,但卻沒人推,不知道有啥困難
需要個強大的動因吧
例如............海平面上昇個一公尺之類
都重要,

如我充電要220V 500A

我看電線會跟消防水管一樣粗,

如果用440V 250A.

電線一樣會跟手一樣粗,

充電的時候就跟會很刺激,

還要預防接電時候的跳火,很多保護的東西都要注意。
A派:
快速充電以提高電壓方式提升充電電流,提高充電電流造成電池溫度升高(因為電池有內阻)
升高之溫度計算公式
以電池內阻所消耗功率換算成熱能
即每4.2焦耳的功可轉換為1卡的熱(此為熱功當量)
因此電池溫度會升高,溫度升高代表電池裡的絕緣、鋰聚合物壽命會降低
嚴重者,融穿絕緣,造成短路or電池內容物爆炸

B派:
50KWh代表50000WH(W代表瓦watt,h代表小時hour)
意即
以A=100安培的電流
V=100的電壓充電(直流不考慮功率因素)
需充電5小時
50000=100x100x5
若欲減少充電時間
則需提高電壓或電流
例如:
以v=1000福特的電壓
A=100安培的電流
充電0.5小時(30分)
樓上也有提到
電線會很粗
超導體搞了很多年
低溫超導仍是個遙遠的目標

實際應用的困難面在這裡
迷惑就迷惑,別亂用迷思,"迷思"不是這樣用的。
riverpro wrote:
這兩個從充電都是原因...(恕刪)

燃料電池的燃料(氫.氧)很危險容積又大
裕隆旗下的裕器公司跟中山大學技術合作
目前一個單體500w功率成品已完成
體積才是燃料電池的最大敵人
http://tw.myblog.yahoo.com/jw!PhzQwjCRER9X55Y2_tVYfA--/article?mid=246&prev=252&l=f&fid=7
若能克服高壓儲存的問題
一台氫氧機4萬元起跳
目前有些機車行已使用來清積碳
若加上高壓儲存鋼瓶即可用來填充機車
這樣就有機車行即可補充燃料
這比收入對於電動機車全面上市時
所降低的收入不無小補
http://tw.myblog.yahoo.com/jw!PhzQwjCRER9X55Y2_tVYfA--/article?mid=299&prev=304&next=297&l=f&fid=1
cmc e-movie 4月上市
kameya wrote:
燃料電池的燃料(氫....(恕刪)


燃料電池也有直接喝酒精, 吃甲醇的.

不過運作時會排出CO2
riverpro wrote:
超導體搞了很多年
低溫超導仍是個遙遠的目標...(恕刪)


低溫超導早已沒問題(還應用在上海磁浮車上),

是室溫(常溫、高溫)超導仍然無法突破,

如果室溫超導能成功並廣泛應用,

人類科技將大幅進步。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kameya wrote:
燃料電池的燃料(氫....(恕刪)


我本身就是測試燃料電池的人員~~~~~!!這個可以討論討論~~~~

至於本土哪一家又在新竹地區的就不用猜了

500W的電動機車~~~如果是算馬達規範的話

瞬間功率會到1.5KW~2KW,這個時候燃料電池就很刺激了~~~~~>"<

但是真實的500W....只能當當平地用的代步車~~~

PS:現有機車時速60輪上功率約2KW
難道電動車的趨勢只是個半調子嗎? 各大車廠都在推電車, 期為環保獻一份心力. 但最根本的加"電"問題, 目前卻沒有決解的方法? 廣設加電站或許是一個方法. 但我實在無法想像每開兩百公里就得坐在加電站喝咖啡半個鐘頭...那時心情會是如何? 當然科技是會不斷續的進步的, 但以現有材質材料的物理限制, 要有爆炸性的突破, 似乎不太容易. 雖然電的能量轉換率遠高於其它的能源, 但如何長久儲存或儲存量的增加卻是一個大問題. 要兩全其美還真的難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