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傑好像發表了

新聞 提到
新推 mpv

再來是 suv
和小型房車

電動車要 2010 年才出來

不知道
會賣得如何 ?

2009-08-19 22: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納智傑
說是MIT啦,價位上要是把我們當凱子也不用說了~
要是零件是對岸過來在組裝的,也不用談啦~
要是完完全全在臺製造組裝,一定推啦~
男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將自己的信念貫徹始終。 不是很帥嗎!
這位板大~那你很多電器都可以不用買了~現在要都不是中國造的很難~

但再中國造不見得不好~因為很多都是臺商開設的工廠~如要都臺灣貨~我想價錢應該會高一些~

到時消費者又再哇哇~所以各位事情不要只看表面~先了解後再評論!
是沒錯啦~現在8成以上東西都是MIC,
不過我強調一點,LUXGEN 是嚴董說是台灣自行設計與製造
既然是國內研發製作,為何價位上無法壓低呢?然道還是怪到
腦殘政府的稅率,
為什麼消費卷建議在消費在國產品上,我想主要用意也是希望
刺激國內的產業生產,像一台車子零件上就有百種以上,車子從
頭到尾,或是重要零件都能在國內生產使用,相信產業也能減少外移
也許還有外銷得機會!
男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將自己的信念貫徹始終。 不是很帥嗎!
DNS_Chung wrote:
是沒錯啦~現在8成以...(恕刪)


因為研發成本跟市場規模,所以無法壓低...
DNS_Chung wrote:
是沒錯啦~現在8成以...(恕刪)



現在的汽車產業是全球專業分工很細的年代,除了那幾個發展許久規模龐大的集團能一把抓外都是把一部份系統包給其他專業廠處理,要叫一般中小車廠包辦大部分重要組件真的不容易

講白了,要叫納智捷能把大部分重要組件全留在台灣作那請嚴董再多砸百億x10看看燒不燒的起來吧

市場年需求量不足1萬台的車跟1X萬台的車成本是天差地遠的,像TIIDA這種年產數十萬台又跟好幾個車種共用底盤,開發費用低廉的的車種日產才有本事在北美把車價壓到一萬美金的價格

納智捷這種剛起步,台灣MPV市場需求萬台上下的狀況下有可能說開發費說攤就攤,生產地設台灣成本說壓多少就壓多少嗎?
(想想車價降低是壓誰的成本吧,最好的狀況是車廠跟協力廠對半,但通常是壓協力廠的價格)
快9年了
一樣在期待智傑發表一個台灣之光,台灣保時捷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