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稿紙的溫度——EX1攝影經驗談






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0/10/ex1.html#more
貼心提醒:上色重點版



EX1之三:南方佳人北方夜




一、起因

前文(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0/09/ex1.html)提過了一些日間人像的小技巧,那麼,黑夜呢?究竟這台EX1在夜間人像的表現是如何呢?正好趁次北上訪友驗證。概略來說是從下午的台大到晚上的威秀電影院、附近百貨公司逛逛,最後坐捷運回家。

這樣的的動線組成可以說是朋友間常見的城市出遊行程,所以說,這捲相片包含了城市生活中內最可能遇到的綠地、交通工具與人工光廊,時間則橫跨了陰天下午、黃昏與夜間。

當然你參加攝影網站的付費外拍,或者聘請模特兒出外景的話,應該就會顧慮到光線的最佳時機。以十月份的台北來說,如果是我會抓6點到7點在台北區近郊山上拍照,當然,這樣的話5點就要起來準備;夕景的話會17:30到18:30之間去沙崙海邊,當然,17點之前要到。

為什麼說是付費或是聘請呢?很顯然,你的任何一個朋友,甚至你的女朋友很可能都無法配合你的行程,尤其是清晨的選項。所以你一般能拍照的時間,通常是黃昏到晚上,休假時才能進行全日行程。

所以我認為這次的行程對於各位來說很具參考價值,在這些光線不良的狀況下能與手中的相機一起留下與友人共同出遊的漂亮印記,應該就能理解到攝影的樂趣,不單只是攝影了。

以夜間光廊的環境光來說,百貨公司周邊充滿各式各樣色溫不一的人工光源,對於相機的AWB(自動白平衡)來說是個大考驗。衡諸2010年現時的科技水準,基本上穩定的自然光源,AWB都有良好的準確度,所以判斷勝負的標準就在於夜間多樣的人工光源了。

本捲絕大多的白平衡設定在AWB,後面會指出AWB在何種情況下會失準,並提出對應方法。

一樣,在開始前提醒各位,EX1的所有相片均為機身內JPG直出,旨在供各位瞭解這台相機的實際表現如何,並保留完整EXIF檔供各位檢證事實是否如我所言。


二、實作





1.
首先從這張開始,這差不多是17點左右的台大圖書館周邊。太陽是被隱沒在雲裡的狀況,我們可以當作大範圍的弱柔光處理。太陽的方向差不多就是圖中相機的方向。小夢正在拍花,但那個花並不是特別漂亮,因此沒有拉進圖片的必要,所以在取景(selecting)時就加以捨棄。

台灣的翻譯或名詞通常將「取景」或是「構圖」混稱為“framing”但嚴格來說這是不對的,就像“press”“news”“journalism”這三個字都不一樣,但台灣新聞學界混稱為「新聞」一樣的狀況。

既然連理應講究精確的學界都無法對自己基本名稱確認的狀況下,我也不好要求根本連攝影系都沒有攝影界。但是,我把文章當教材寫,這是費力但無報酬的工作(阿康停老師:科科Aura,當你在花時間寫這些沒人買的文章時,我們又把阿康學翻新到第11版了呵呵喝)。

如果說我的愚行有其意義,那就是希望讀者能明瞭「取景」與「構圖」是相似但不同的動作。瞭解這些不會對你的攝影技術帶來戲劇性的爆發成長,但只要你繼續拍照,這些正確的基本觀念可以輔助你到不玩攝影為止。

再來是構圖。我覺得石版所形成的「T」字形線條相當有趣,因此選了這個景拍一張。奇怪的是後面的線條,我記得在攝影時已經非常注意那條很長的水平線,但不知為何拍出來看起來還是有點歪?








2.

這是第一張的另一版本,器材為Olympus的E520配上Leica-Panasonic的25/1.4(實體焦長25,最大光圈1.4)。很明顯這組畫質就比EX1好上不少,但這組器材的原價最少55000,相當於你捧一台新摩托車在手上,因此在追求畫質時,也得考慮你口袋的深度。

一般人都知道,光圈大景深淺,但這時的光圈值只在5.6,恰好是中光圈與小光圈的交界帶。(附帶一提,上一張為F1.8全開)單眼相機連縮到這麼小,景深都比較淺,所以提醒各位,小相機由於感光元件就是比別人小,是沒辦法做出淺景深的——除非你拍嘴唇特寫。

這顆鏡頭描光能力非常優異,在各系統中絕對是Top of Top的等級,在網路上打「魔性之眼」就可以找到這顆鏡頭的各項評論。為什麼叫「魔性之眼」?這點我最清楚,因為我就是賦予它封號的人。而這顆鏡頭也是euyoung寫測試報告的那顆鏡頭,真是充滿歷史感的魔鏡啊。

但是……也真是感傷。

請看圖,最上面是不是有一層較亮的漸層光?除開一些非常罕見的極高價鏡頭,大部分DSLR的高級鏡頭我都或多或少用過,但能這樣細緻表現出光線變化的鏡頭,就只有這顆了。

1.由上方降臨的細緻光線、2.微弱卻反光的髮絲

這是最高光描的證明。

首先請注意後方樹的影子,可以看出這現場幾乎沒什麼直射光。此時光源是從主體右後方射進,我請小夢站在圖書館影子的邊緣,希望獲得暖金色的微弱光照。

再者由於雲層包覆之故,場地上方有一漸層的光幕。

這兩種完全不同光質的光線,必須要受過訓練才有辦法讀出,但以鏡頭的問題而言就在於,這種微弱的光影是很難讀到的。

各位如果常看人像貼圖區可以注意到一個現象,就是利用午後斜射光把女性的頭髮照得發亮,但由於光差過大,只好用反光版強補,因此照成非常特異,我認為是很不協調的顏色。

但這顆鏡頭不用東施效顰的俗豔打光,只要輕輕包圍在暖暖的自然光下,就有這麼優異的表現,這是讓人非常驚嘆的表現。

但是,這麼優秀的鏡頭,如果用錯誤的方法使用,會得到更錯誤的照片,在第11張圖我們會看到。









3.

也許有讀者很好奇小夢用哪台相機?是不是我的呢?答案揭曉,左方是我詬病已久的隨身機,名稱一點也不重要;右方是小夢的G8+2,也許你會奇怪,為什麼要叫G8+2這個令人難以啟齒的稱呼呢?原因是該公司出型號的的時候,從G7直接到G9,跳過了某些人最「期待」的G8,因此一部份使用者就以G8+1、G8+2這樣的名稱來稱呼。

同樣的命名邏輯也見於Olympus最新推出的旗艦機,雖然廠商定名為E5,但性能與前代機E3實在差不了多少,因此也有失望的使用者以E04稱之,更有唱衰該系統的玩家直接以End稱之。

稱呼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以符號學而論,signifier和signified的差異就是核心論點所在。

Z……z……

嗯……好下一張。







4.

非常複雜的設計。






5.

(特別說明:本圖無內文)









6.
現在示範如何整理背景。

這個場景如果是站著的話,背景的樹和建築物會顯得相當雜亂,所以蹲下來,讓畫面上以大草地為主,這樣的背景就清爽多了,至於陰天的過曝,只要把此現象以小範圍的部分出現在最上方就不成問題了。動作構成上注意雙膝千萬不要面對鏡頭,轉身體和臉就可以了。







7.

偶爾也要來標準的觀光客照。特色就是雜亂的場景,不過好像也沒那麼觀光客?







8.

一般來說以夕陽為背景,通常是兩種狀況:

A.背景正常,臉超黑的

B.臉正常,但是天空一片白,根本就沒夕陽了

這兩種狀況很常見吧?

這張照片就是模擬B的情況。







9.

但是只利用EX1的內閃,也可以製造出這樣戲劇性的效果。








10.

有些人喜歡前一張的效果,但我個人而論是比較喜歡這樣的照片,雖然看起來沒有前一張那麼顯眼,但卻很自然耐看。

做出這樣的相片,我認為M模式比較方便,要演出這樣的效果,和統合ISO、光圈、快門與閃燈出力,算是相當麻煩的相片。

這種效果的原理在於,背景正常曝光,用閃燈把人照亮。

以我為例,此光場我認為應該以
ISO100
F1.8
1/750
這樣的數據取曝光,然後以內建閃燈調整-1出力直打(也只能直打)。

如果你問我,要是P、A、S模式怎麼拍?老實說這很難回答,因為這就跟初會不過會擋修中會一樣,如果沒有基本識光能力要拍這樣的照片,我認為是揠苗助長。固然網路上可以找到(請搜尋:「壓光」)教學或是數據,但其實最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掌握光線,儘管可以多記幾組數據應付,但總有數據無法應付的場景,如果你瞭解這種作法,那就可以隨心所欲了。

「背景正常曝光,用閃燈把人照亮」原理只是這樣,其實很簡單。瞭解這個原則後,不管是要這樣自然地補光或是如前張般戲劇性地上光,都是隨心所欲的。不要忘記這只是一台DC而已,還不是拿單眼與外閃。






11.

前面提到,25/1.4這顆鏡頭描光性極佳,所以光用內閃最小出力打就會過曝,當然,縮小光圈就能避免這種情況,但開放光圈就擁有最佳表現卻不去用,實在做不到。






12.

不打閃光的話,由於人是非發光體,就會受到各式各樣環境光染色,雖然F1.4的亮度足夠,但色調就是這樣……








13.

我要說一件事,跟朋友出去玩我很討厭拿單眼。在沒買隨身機之前,我是根本不帶相機出去的。

單眼又大又重,重點是對焦時會遮住臉,這是最麻煩的事。

所以就把E520收起來了,不過這邊再向各位提醒一點,去看電影也不要帶單眼,因為帶單眼你就要帶相機包,相機包很大,電影院裡你放哪裡都很麻煩,而且會干擾到看電影必要的動作,以及有鄰座打翻可樂在你包包上的危險……

至於「命中注定多個你」則是標準套路的公式喜劇,典型的「討厭→事件→喜歡」的三段論,中規中矩。

頭稍微偏一下就可以把海報納入了。






13.5

「貓米回來了!!!!好瘦好瘦 可是牠真的回來了!!!!! 」







14.

在這邊提出構圖建議,一般的角度是這樣。

注意畫面右方外面有一道黃光,這樣打過來的光線和小夢右方頭髮的陰影形成一個良好對比。當然是比不上25/1.4,但以小相機來說可說是極優秀的品質。

建議各位在這種地方時,用翻轉螢幕形成俯角構圖,這樣的話可以納入道路與兩旁大樓的線條。這裡就不提供參考圖了,如果能自己思考一下,成長的速度會更快。








15.

這邊持續提供一些在這個場景會出現的構圖建議,首先是這張。

問題點在於背後長角,讓夢美人變成天線寶,這樣的圖片實在是難以接受。

另外比較難發現的是,這張沒有敲閃燈,所以臉部確實反應周邊的光色。







16.

再來這張也是觀光客構圖的典範,人臉放在最中間,背景有點雜亂。再加上正在喝飲料的時候拍照。

其實這是拿起相機最自然的動作,中央對焦、平視角,一邊動作一邊拍照。

而且我知道,這次就是出來逛街玩樂的,說實話就是觀光客沒錯,但奇異的是,雖然當時確實是觀光客,但回家後看照片多少會覺得不滿。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保有觀光客的氣氛,卻又獲得優良的畫面」呢?以下謹提供參考。





17.

首先,環顧四周,發現地板的景物比較簡潔,所以取俯角。動作要領是把EX1往上舉,拉出翻轉螢幕構圖。

由於我認為那個禁止車檔是台北的代表物之一,所以我想辦法把它納入畫面中。再來,如果全部都是地板,就看不出這到底是哪裡了,這樣做就跟用大光圈融化背景一樣是不建議的作法,因此適度保留路燈與招牌,讓熟悉者可以一眼辨認此地。

接著把剛剛的飲料瓶從嘴邊拿到頰側,這樣在畫面的構成就產生極大的變化。最後是秘訣,偷偷敲出最弱出力的的閃燈(調整為-2)。這種無力的內建閃燈,期望它有補光功能是不可靠的,用不好的話只有礙事功能。這裡敲閃燈的用意在於使臉部的色彩正常化,就只有這個意義,但卻是必須中的必須。

這是ISO800配上F2.0的光圈,常去的人應該知道,這裡是周邊最暗的幾個點之一,因為跨過後方那個斑馬線就沒有商店了。

選這個景的用意一來是避免受到雜光干擾,二來是見證EX1在低光源下的實際表現。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場景我拿GRD2一定是用黑白拍。GRD2的黑白效果真的是很好,但你要考慮到收照片的人喜不喜歡在信義區的黑白照片?

我在環島的時候是沒什麼機會用到800的,絕大多數時間是保直在100或80,因此今夜才算是正式見證ISO800的實際表現,以這種表現來說,可給相當優異的評價。






18.

如果太靠近就成為大頭狗效果,喜不喜歡就見仁見智了。





19.

「就跟你說我其實很聰明吧!」






20.

我第一個注意到的是,、這台相機連101附近夜間的雲霧都能記錄下來,這樣的氣氛相當好。雖然在夜空中出現了雜訊,但ISO800在夜色中必然超過noise floor,這是想當然爾的事情。而且,並不構成觀賞上的威脅。

不知各位有想拍101與人,卻發現必須切人的窘境?

但是,告訴各位一些小秘訣,下次就不會這樣了。

首先本圖採逆十字構圖,小夢和101成為縱貫的直線,但是要注意人和建築物要稍微分開,當然不分開也行,但我的美感經驗傾向稍微分開一點。

這樣最直接的好處是,利用畫角內最長的直線納入人與物。各位可以想像一下,要是全直畫面,101的頂端就穿出畫面外了。但是這種斜切的構圖容易有不安定感,因此就趁計程車還在時,拍下這張。以兩輛計程車線和夢線直角交,營造穩定感。(各位可以試著遮掉計程車看看感覺如何)

接著是視野的問題,一般都會認為我用等效24mm的最廣角吧?不是,我稍微拉遠了一些,用等效30mm的廣角。理由在於避免掉最廣角端的變形。所以本圖的腳,有修長的效果卻無怪異的變形。

第三是我的視角,可能有些人發現這張畫面除了一眼可見的逆十字構圖之外,好像有點不一樣,卻又不知哪裡不同?秘密就在於我的角度,這張拍攝時我是坐在地上用翻轉螢幕拍的。為什麼捨棄平視角採用仰視角?這有其必然性,只是很難在這邊用文字寫給你看,但要訣在於視角的「合理性」。當我坐在地上安穩地用著翻轉螢幕構圖時,想著:「EX1這個翻轉螢幕真是做對了。」

最後是一個非常不起眼但很重要的的小秘密。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經驗?坐下來用廣角端往上拍人通常臉會變形,但這張沒有,為什麼?關鍵只在於「身體前傾」這四個字,請記住,這後面還會再提到。






21.

接著要來談這台相機AWB的唯一弱點,就在於黃光。不管是自然的黃光(夕陽)或是人工的黃光,AWB都會失準。





22.

因為AWB準確,只有一個色調會不準,所以很好處理。遇上黃光時請手動調整白平衡即可。這邊是手動調整白平衡再加上閃燈,就還原現場光色了。






23.

「是啊!2009.06.11,真是熱鬧呢!」






24.

這種仰角,前面提過要請主角向前傾一點,如果直挺挺站著,臉型會進入最差的變形狀況,這點可以自己試試。

前傾到和相機平行即可。






25.

「我有醒著周公不帥不吸引我~」







26.

「老妹們十二月要比賽,你會來嗎?」


我會想盡辦法的。


「說好了喔!」


嗯……一定。






27.

其實這樣的照片也很簡單,對好焦,快門速度放慢,然後緩慢地轉動相機就成功了。要注意相機不能扭太大力,要是扭太大力就會整個模糊掉了。

小技術而已,不過偶爾玩一下確有非常好的效果。




28.

「要回家了……」






29.

從捷運向外拍,意外地困難,要注意平衡與其他旅客還有門。但為了圓滿地拍出ending照,要在旅客通過後,門不會晃的時機按下快門,機會只有一次。




三、結語

我現在開始慢慢瞭解為什麼玩相機的會不受歡迎了,在我自己方面,是一邊聊天還要想說怎麼構圖,怎麼讓讀者瞭解不佳的構圖(圖15、16),特別是不佳的構圖還要用想的才能去模擬;還有模擬相機的自動曝光系統(圖7),後來想想,直接讓相機P模式去跑就好,幹嘛還模擬……

所以聊天到一半會陷入思索,想著要怎麼去奇怪的構圖,然後就被叭頭……不過,假設說這些文章對於讀者或EX1的使用者來說是有意義的,那我就滿足了。(當然,也請不要吝惜您的聲援,這是免費的。)

另一個點是,我在信義區周邊看到許多非常專業的攝影玩家,器材齊備,但為了拍照干擾遊客,要是我那時還沒收單眼,我看到也會收起來,避免被認為是一夥的。

我認為這是相當糟的現象。

再來談這台相機,在這次出遊當中,讓我給予這台相機的AWB與高ISO表現留下良好印象。雖然ISO最高只到800,但這也證明了配著大光圈,就算800也夠用了。

對小相機而言,800是目前科技水準的上限,如果800的表現良好,1600就能在緊急時備用,對小相機的ISO表現也就無可挑剔了。

在環島相簿中可以驗證這台相機優秀的日間攝影品質,而在這次的夜間出遊中也獲得相當良好的表現,我認為高ISO的低雜訊配上大光圈與精確地自動白平衡,讓這台相機擁有全時段的攝影能力。

下一篇會回到一開始的環島說明。





AMANITA wrote:
所謂的EV值,其實就...(恕刪)

AMANITA wrote:










...(恕刪)




超棒超棒!!!!!!!!

真是棒透了!!!!!!!!!

XDDDDDD~~~~


:)

AMANITA wrote:
那麼,這台相機的最佳光圈落在哪裡呢?


我實測的結果落在接近F4的地方。...(恕刪)


請問一下大大,最佳光圈F4是指廣角端的時候嗎?
我的想法是每個焦段的光圈範圍都不一樣,
搞不好1X光變的最佳光圈是F4,3X光變的最佳光圈是F5,會不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 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

我想我最後要找時間再看一遍,並整理成一個筆記啊~

老師您若出書,小弟一定買地~
又來上課了, 這一課令我又對自己的EX1 了解一些啦....... 好想拿著它出外照個痛快....


瓜騰:

感謝。


bboy5j:
我後來有提到,光以「銳利度」來看的話,
最佳區域是在F2.8~F4之間,全焦段適用。



onymoe:
真的嗎?太好了!!(抱)
我這邊有新聞學一本
傳播理論一本

請問你要兩本都帶走嗎?
我的帳號是……


dickeyl:
最近中北部都在下雨……
要拍照要注意相機安全啊~









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0/10/normal-0-0-2-false-false-false.html
上色重點版






EX1之肆:天涯無雙稿紙香





一、前言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是喜歡的詩人,euyoung是故友;《送朱大入秦》是罕見的詩,EX1是名不見經傳的相機。

簡單地說,朱大要前往五陵,浩然也是個窮鬼(他倒楣的事蹟可以去查一下,在唐代著名詩人中算是很淒涼的),沒什麼可以送別的,於是就把他身邊的寶劍解下,送給即將遠行的故友。

「這不是什麼珍貴的東西,在我們的友情之前。」

這就是作者想表達的思緒,儘管只是「平生一片心」,卻化用了季札贈劍與詩經木瓜篇的典故,渾然天成。

這次單車環島無雙行(無雙不是很厲害,而是沒人一起走)我準備了單眼和DC,原本預計是E520+40~150配上GRD2,但考慮到GRD2沒有變焦功能,某些生活場景略有不便,故事的發展,也正如文首詩篇所示,自然而然地帶著EX1與E520+40~150上路。


二、計畫

單車界流傳一句話:「會去環島的,不是傻瓜就是笨蛋,但通常是傻瓜加笨蛋。」

我非常同意這句話,因為這只是項騎上單車不停踩踏,連續迴轉一千兩百公里的反覆運動罷了,何況移動一千兩百公里的最終速度(velocity)竟然為零,為了零數而把自己與車身、行李搬運一千兩百公里,稱作蠢蛋並不為過。

但是,正因為是如此的愚蠢,所以才要在愚蠢之前徹底展露人類的英智,去策劃這項愚蠢的行動。

我會遇到的天候,也就是相機會遇到的天候,在行前規劃除了要替自己準備妥善的抗天候裝備外,也需要替相機安排適當的防禦措施。

方便攜帶上,要在腳踏車上裝置座管袋,在晴天時可以方便取出使用;而龍頭袋有基本防水功能,下雨時就把相機放入,外面再包垃圾袋。

環島是什麼天氣狀況都會碰到的,所以良好的旅遊相機應該有在晴天與陰天,甚至是雨天避雨時(戶外下大雨是絕對不可能拿出來的)都要擁有良好的拍照能力;再者,旅遊的時間絕不限於白天,夜間也是旅遊的重頭戲之一,如果能在兼顧全時段與全天候的拍攝能力,那麼,這就是一台稱職的旅遊機了。

不過,對於環島行者來說,夜間是純粹休息的時段,也因此「南方佳人北方夜」(http://freedom-or-liberty.blogspot.com/2010/10/ex1.html)特別企畫了夜攝專輯供各位參考。

從都市的人工光源抽身,這次我們要看的是在自然環境下,EX1的表現如何?同樣,EX1的所有相片均為機身內JPG直出,旨在供各位瞭解這台相機的實際表現,並保留完整EXIF檔供各位檢證事實是否如我所言。


「為什麼要環島?」

「路的盡頭……有未知的自己在等著我,只是想見他而已。」



三、實拍

這部份就像是EX1的環島心得、實拍文。我從相簿中選一些印象深刻的相片供各位參考。

這些相片,都是環島路上所攝,而環島+攝影最大的難處在於,最漂亮的風景幾乎都很難拍到,因為最漂亮的風景不是在上坡就是在下坡,上坡最累、下坡最危險,再加上身為攝影者與身為騎乘者的自己是完全衝突的。

身為騎乘者是想要飆高回轉速,盡力衝向終點,但身為攝影者卻要環顧四周景色,停下來慢慢取景。在這拉扯的過程中,讓我進度緩慢,這邊提供想拍出漂亮照片的環島行者建議:如果你體力不是特別好的話,最好一天不要超過100公里。

因為不斷停車、再起動必須頻繁克服起動的最大靜摩擦力(環島總重差不多是105公斤),一個小時只要來三次就可以清楚感受到體力下降,如果是上坡的話,只要一次就知道。

下坡沒有體力問題,但高載重的單車在高速狀況下,一定要記得煞車的方法,不然會翻到太平洋裡面。

總之,要享受攝影的樂趣,行程就不要太滿,因為你無法預料下個轉彎口會有什麼令人驚奇的景象在等你。



@向楓港的公路


1..
從高雄出發,這裡是向楓港的公路,對DC來說雲和天空是相當不好處理的場景,很容易一片白或灰。而且,離螢幕遠一點看,立體感就出來了,這樣的空間值得留念。







@墾丁向龍磐草原之路


2..

陰天基本上天空地上的曝光值不會差太多,但一般相機能表現出多少灰色天空仍有疑慮,像這樣能平衡天地的陰天表現是很中肯的。

對了,邊騎邊拍注意你的性命只剩下一隻手。







@南迴公路太平洋段


3..
拍照,有時為了讚嘆美景、有時為了紀錄生活,但也有為了檢驗相機的時刻。對於這台剛拿到的相機,規格看起來是不錯,但實際表現如何,我還是有很大疑慮,而且在烈日奔馳的苛酷行程中,是沒有太多時間仔細驗證相機的表現的。所以必須找到適合的場景直接驗證。

不是說這個畫面有多好看。而是這個場景裡有山、海、天、雲、草、地、人造物。

排除相機的測光判斷,以自己選定的曝光值按下快門。能否完全包容這景象?






@花東縱谷山線


4..
已經習慣這種不妙的雲層了。

單車客最痛恨這種雲層了,因為看到這個雲層就表示等會200%會有午後雷震雨。但我卻欣喜我的曝光值可以於同時抓住白雲與烏雲,還有豐沛的立體感。

在加油站避難時,我不禁自問到底是來拍照還是單車環島的?是兩者兼具?亦或是兩者俱亡?





@花東縱谷山線的支線,溪為秀姑巒溪


5..

不是特別的景象,但卻是為了檢驗動態範圍而拍。如果不做說明的話,這只是一張普通的風景,但老練於相機使用者就會發現,這個場景從最亮的天空,到極高反光體的沙灘、高反光體的河流與右方陰影處,除了最暗部的陰影外(那地方肉眼也看不清處了,不要指望相機)都能平滑地呈現。

這代表感光元件擁有較大的動態範圍。

但能不能搾出感光元件最大的動態範圍,是靠使用者的控光技術。我曾經在論壇上看過某些ID談論某機的動態範圍不佳,並秀圖證明。不過仔細一看圖,分明是控光技術不佳導致無法發揮感光元件的最大效能。

像這張圖的話,用自動測光系統絕對測不出來的,必須要依靠使用者對光線的敏感度自行判斷曝光值。







@花蓮市海灘


6.

晴天的話,什麼相機去拍都很漂亮。但陰天呢?陰天基本上都是白白灰灰的一片,儘管肉眼看有層次,但拍不出來就是拍不出來,這和鏡頭的描光能力息息相關。

這張照片顯示了EX1在陰天中突出的描光能力,此外,豐沛的空間性、逼近的壓迫感在此相片展露無疑,這張照片後,解決了對鏡頭品質的疑慮。








@花蓮市海灘


7..

這不是黑白照,而且,隔天要經過的蘇花公路看起來非常不妙。





@清水斷崖


8..

和上一張相比,腳動zoom in四十公里的畫面,看起來沒什麼,其實已經飄雨。

存活秘訣:相機用三層塑膠袋包起來,不要拍照。看到路邊的警車救護車也不要停。三颱夾擊加上週日下午北上的蘇花公路,哪一秒死掉都不意外。





@蘇花公路



9..

雨停了,和我一同避雨的徒步環島勇士也將出發。

但是等會下了更大的,連石頭一起打過來那種。

外加下坡時速只有18的狂風。







@新竹過新豐後某座橋上


10.

演色性相當優異,從白色、橘黃、淺藍、藍、深藍、鬱藍、灰的色表現都恰到好處。






@政大



11..

儘管光圈與快門不夠小、無法做出日芒效果,但擁有與午後烈日對攝也毫不畏懼的鏡頭水準。







@向台灣最南點之路


12..

在陰天的樹林裡,很漂亮的綠色。動與靜的對比秘訣在於慢快門(1/30)。這張圖片裡有兩名外國友人,愛麗斯和彌爾頓,從澳洲來地理調查的。

地上是溼的而且這種地磚很滑,在下坡路段又單手拿相機必須非常注意速度與煞車的平衡,否則會很危險。






@旭海向壽卡之路


13..

一公里75%的地獄險升坡!!如果走一般環島路線,這地方是最陡(抖)的。左邊還有水土保持局和居民的墳墓鬥爭!(不過我沒拍就是了)這綠色很漂亮,沒有塑膠綠的問題。







@接近台東市的路上


14..

東半部特產,很晚亮、而且愛亮不亮的路燈。

台東友人:「晚上放心騎啦~路上都有路燈很安全的~」

對相機來說的注目點在於正確還原路燈與遠方街燈的顏色。






@剛入花蓮縣的縱谷山線



15..

耶穌光系的亮度分佈超級混雜,分佈從最亮到最暗都有,會遠遠超出相機的可記錄範圍,因此要表達漂亮的光影幾乎都要進軟體後製。這是儘可能在保留耶穌光的範圍下紀錄現場氣氛。






四、稿紙

旅行的感動是需要記錄的。過往我準備了紙筆,寫下必須特別的經驗,但在旅程的後半段我才發覺錄影的好處。

例如遇到大逆風時,沒有帶減光鏡,不可能描繪出風的流向,但有錄影功能可以直接錄下風聲與草木傾倒的方向。也例如在蘇花公路上遇到幾十台可怕的殺石車,可以直接拿起相機,按下錄影鈕,直接對相機表達幹意。抵達住宿點時,聽著自己的聲音與殺石車的尾音和廢氣,同樣的憤怒又油然而生,這是比手寫更快且迅速的紀錄方式。

當然,基本的相片功能也是有的,而且由成品來看,值得期待。所以我認為在載重有限的前提下,拿EX1單機獨走是相當適合的。因為我雖然帶了E520組,這個相當輕量的單眼,但對於單車旅行來說還是有些勉強。





@墾丁大街旅社


16.

一開始就說了,範例部分都是自然環境的情形,但這張相當能代表我旅遊的相片也不能不提,就放在最後當總結吧。

筆電是每天旅程結束之時,先對當日狀況做一梗概描述,因為我只有單人,假設說遺忘了故事的話,是沒有隊友可以提醒我的,那等於這段經歷就不存在過一般,所以我必須每日書寫,但這樣也代表我比一般環島者少了休息與夜間出遊的時間,不過,這是自己選擇的路。

如果說相機是草稿紙;筆電,就是印上文徽的正式稿紙。而旁邊發亮的螢幕,是正在從NB充電的GPS記錄器,這東西就是釘書機了,藉由路線、時速與坡度的資料,將相片與文字正確地連結在一起。用草稿記錄下稿紙與釘書機的樣貌,就是這張照片的意義。

EX1,黑色相機中能感受到白色稿紙與血色友情的香味重量。



哇 我好喜歡第10張圖!!!

我發現一台相機不是看它好不好用
而是你怎麼去使用它!!
老師真的超厲害害害 ^^

哇~環島的照片真是漂亮~~我喜歡老師你拍天空的照片~很美

想請問老師一下如果拍人的時候~人不在中央 就不能用中央對焦了

在接近左上角 或右上角時 怎辦?要用什麼方法拍人像比較好呢? 怎對焦?

感謝你^^

Poshce wrote:


哇~環島的照片真...(恕刪)


雖然我不是老師


P大的問題可以用EX1的選擇對焦就可以搞定摟!!!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