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老師您的新照片

由於當時太陽很大,缺乏樹蔭的學校不適合拍照,因此尋找陰影處。於是走到橋下,從這邊出發。考量到簿子和石桌的畫面有些單調,就在右上留了缺角。
對了,這是學妹手製的記事本。
一開始熱身時段就是輕鬆拍,有翻轉螢幕讓我在構圖上非常自由。
怎麼說?
這個場景假設你和泡泡是正對面地拍攝,那麼背景就是一堆鐵條從頭上長出來,由於我們不是拍天線寶寶,所以必須避開這種場面。
再來,從這個場景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是斜射進來的。如果泡泡在陽光處,那麼會相當刺眼而無法張開眼睛,因此我選定陰影處,讓背景稍微過曝,確保泡泡臉上的曝光值。
其實有反光板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但沒有人單車環島會帶反光版的。
這個招牌相當奧妙,因此選定為主題。(不知道其他學校有沒這種東西?)
用我們三人的包包做成像烤肉架的東西,然後請泡泡做像烤肉的動作。有反光版的話就能更加強調泡泡逆光的髮絲了。
另外,這也應用了翻轉螢幕。
橋下蚊子超多,單車旅遊必備的防蚊液丟在住宿點沒帶出來……於是就立刻離開。但四點多實在不是一個拍照的好時間,光差依舊很大,只得選定良好位置拍照。
EX1有等效24mm的廣角端,可以利用這個特性把腿拉得修長,事實上泡泡很嬌小喔~
對於這個路標,我不想只拍單純地「請跟我來」姿勢,和泡泡溝通過我概念中的姿勢後,得到這張。
這是大幅度轉動關節的姿勢,整個動作在女性的曲線中帶點瀟灑。
其實很多事情,就像我之前提到的「EX1最佳光圈」一樣,的確存在著那個東西,但是不講你永遠不會知道。
這個動作的奧妙之處就在右腳尖踮(不要再寫墊了拜託)起來,一踮起來,臀、大小腿的曲線立刻鮮明,亦有拉長身線的效果,這樣大的效益,就只是踮起腳尖這麼簡單,而且這是修不出的線條。
沒有的話就調整曝光值,注意DC無法如大片幅相機那般融化背景,因此使用者就必須慎選背景,這一系列的背景都是儘量挑簡單、不喧賓奪主的場景。
姿勢構成上,左手如果不出現在畫面中會有一種消失的錯亂感。(可以自己蓋住手試試看)另外,雙腿保持走路的姿態,增加躍動感。表情的部分,必須找到眼神受光但身體不受光的位置,那個點的曝光位置才是最適當的。
最後,在畫面右下方安插階梯,使「走路」這個姿勢和場景貼合。而且如果只有牆壁的話,背景是相當空的,所以放置這個配件正是恰如其份。
如果說這台相機擁有等效24mm的廣角端,那麼就要徹底地利用,(我自己單眼還沒那麼廣勒)不過廣角又沒辦法排除背景,就非常考驗使用者的構圖能力了。
透過這樣的分析,希望你也能找到合宜的方式去拍人。
這時我是和泡泡說,想像自己是個觀光客,來到大瀑布前拍個「到此一遊照」。所以可以看見包包,而包包在其他相片中是看不到的,在此是為了表達觀光客的感覺,所以背上。
再來是「觀光客構圖」,也就是把臉放在畫面的正中央,但如果只是這樣,就是一張無聊的照片,因為背景非常雜亂。
因此透過翻轉螢幕與構圖法把背景控制成(由上往下):
白色過曝區
紅色建築
綠色植物
把背景調整成三大色塊後就舒服多了,但很可惜沒有直接拍一張背景雜亂的畫面讓各位對照。
這樣就既保留觀光客的感覺又兼顧畫面美感。
背景線有可以避開的,也有無法避開的。這種狀況就是後者,但無法避開也有很糟糕的,也有避不開就算了的。這種狀況也是後者。
如果是從頭上冒出或是側面刺穿的,就寧可不拍,但這樣幾何曲線還勉強OK,因此就上了。
再強調一次,DC拍人像很挑背景的,但這不代表要找風景優美的地方,而是要訓練你背景煉成的能力。
如果有政大的在校生,麻煩幫我佐證一下這裡是個又髒又亂的近棄景,我在拍照前還撿了一堆垃圾去丟。
這時又要說了,翻轉螢幕真好用,對於強調構圖的人來說,自然會尋求最佳角度構圖,但代價就是蹲下趴下梯子椅子,當有翻轉螢幕時,我就可以用正常的立姿拍照。(但也有些人認為把身體扭成奇怪的型狀才是攝影的浪漫,我完全能夠理解。)
背景上分為綠色與灰白色,連結兩色區的關鍵就在泡泡。如前所述,泡泡給我的感覺是相當輕盈活潑的,因此構圖與動作的構成上會跳脫一般常見的方式。
觀賞時請注意手、肩、顏、腰、大腿、膝、小腿、足的一氣曲線。
這張我覺得很遺憾,因為顧著不要讓後面的牆線刺穿而把角度拉高,所以焦平面的位置就不盡理想。
除此之外,背景的色區和動作構成都是相當不錯的。
這是今天我最喜歡的照片,一開始拍總是要慢慢進入狀況,通常佳作都是在後期出來的。
一開始看到泡泡的笑容時,就決定要以此為主題來一張,不過面對鏡頭,不管是誰都有點生澀,起初的笑是:「看鏡頭笑一個」那種(這是比喻,當然我不會說這種話),但這就是真的笑了。
但本機的AF速度不高,捕捉動態瞬間確有不足。所以在這之前我先調整成非常難用的MF,設定好相對距離後,以我自己的移動去對位。
話雖如此,但如果各位不擅長(或根本沒用過MF),不要這樣做,因為保證對不到。
動作構成上,就是我先說明這個畫面的構成大要,然後我邊走邊講笑話邊拍,然後找出瞬間拍攝。
頭後面那條紅線和小路燈真的沒辦法,因為我就是想要這樣的景,所以只好一併接受了。
女性整理頭髮的時候為何特別有韻味呢?因為長髮是男性沒有配件。不過,這時候如果你講:「有很多男性都留長髮啊!」就太殺風景了。
再度活用翻轉螢幕之例,夕照很強,因此請友人甲用影子遮住泡泡,我再用翻轉螢幕找出自體不受光的位置拍照。比較一下左足與右足就可知光線強度,但這遠遠比不上東海岸可以融化柏油的死光。
這是我第二喜歡的照片,沒辦法列入首選的原因在於,拍出篠山紀信的感覺,而不是Aura+泡泡的感覺,不過,這張的笑臉相當溫暖,
但是……AF跑焦、AWB失準。
太陽太強怎麼辦?
逆向操作,用演影的方式拍照。
像這種正對鏡頭比YA的動作是我絕不可能拍下的畫面,但假設背對鏡頭比YA呢?就相當地有趣了吧?
攝影的樂趣不是軍火展示般地炫耀自己的器材,而是在有限的器材中最大限度展演自己的創意。(不過,的確有人的樂趣是軍備競賽啦,那樣的想法我也完全理解。)
回去前先吃碗冰吧!
畫面右方外是友人甲,但友人甲不願入鏡就造成這種奇怪的構圖,親切提醒,廣角端周邊會有變形,請大家不要這麼做。
然後附上這段手持的錄影檔。
看完以上的文字、圖片與短片,有趣吧?
如果有趣的話,那麼,趣味點在哪?
這不是考試,不用急著回答我。在那之前,讓我先告訴你這捲特別的地方:
首先,人物是身邊的友人,不是為了什麼外拍特別請來的model,自然也不會有「外拍妝」或「外拍服」,也不是穿著水手服的扮裝學生,是貨真價實12小時後要去畢業旅行的大學生。
再來,地點也不是特別為了拍照而外出取材,去什麼大景、廢墟還是付費樂園,只是在自己的學校拍照而已。(再次徵求學弟妹說明政大的校容適不適合拍照)
最後,器材只有一台相機,只是一台借來的DC而已,不是單眼、沒有鏡皇、缺少外閃、欠奉助手──以及,無須修圖。
不花昂貴的金錢在器材上、不花多餘的時間在修圖上(說真的,拍完和泡泡去吃冰的時間絕對比自己在電腦前修圖愉快多了),卻可以得到我滿意、泡泡滿意,還有「這裡有台EX1好有趣你環島要不要用?」的euyoung滿意。
這就是樂趣。
當你手上只有一台DC,不依靠多餘的修圖、不依靠高級的器材,能製造出什麼相片,那就是你的攝技。
和那些外在的東西比起來,那就是你、純粹的自己。
有很多人的攝影樂趣來自對著螢幕打字、對拍賣網站按右鍵,或是餵著防潮箱吃相機,那些都有極高的娛樂性,我也都能理解。
但是,愉快地拿著相機拍起身邊的朋友,當朋友拿到相時片開心地跟你道謝,這是不是更接近攝影原初的樂趣呢?
只要主角閉上眼睛,可以想起當天的過程、看到自己的笑容,還有我拍攝主角的神情,那就夠了。對我而言,這就是Portrait Photography的原點與樂趣。
所謂攝影的樂趣,就只是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