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從三年多前左右,HDMI端子在家用影音裝置的身上出現,包括電視、投影機...等顯示設備,也帶起一股1920x1080 的Full HD風潮,才沒多幾時間,幾乎一統了各種影音相關產品規格,不論大小樣,都要Full HD!想當然爾,這股也風潮也吹到了數位相機上。

於是,看到有更多具攝影功能的DV或是相機,紛紛強調,能夠攝取1080i 甚至1080p的畫質,也讓我們在靜態拍攝之外,多了一項高畫質錄影的附加功能,今天要分享介紹的就是一部有HD 攝錄能力的數位相機- 三星NV24HD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按照慣例,先介紹入手的感覺,整體來說,和先前分享過的NV20 如出一轍,復古具質感的外觀、金屬材質外殼,都沒有改變,這點很好,材質是消費者和產品溝通的一個很重要媒介,這樣的一貫作法,如果能夠持久了會變成一種特色。

正面/ 來看,三星以招牌藍圈視覺,強調信乃達鏡頭(3.6倍,相當24~86.5mm)。Samsung logo兩側,則是對焦輔助燈跟sensor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我感覺開啟對焦輔助的sensor 應該是在機身裡面,透過鏡頭所吸收的光線,來判斷是否開啟對焦輔助)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這是內閃彈起的樣子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看到機頂上來,就有一點不一樣了...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從右至左,依序是主指令轉盤、快門、電源,比起前代機種,最左邊多了一個Photo Style色彩轉盤(共有:標準、鮮明、懷舊、柔和、古典、寧靜、清爽、悠遠、柔和...等等色調)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我還是喜歡這樣的方式,盡量把功能做到實體按鍵裡面,操作會比較簡單直覺,部分市場上新機種,為了遷就大液晶螢幕或是體積,萬事都要進選單裡面去找,實在有點麻煩。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可以發現到,主指令轉盤上,有一個 "DUAL" 防手震符號,撥到這個功能,便會開啟OIS光學鏡頭補償以及DIS 數位式雙重防手震,這功能相當重要,因為隨身相機必然不太常會和腳架一起出現,而隨手搶拍時,這個功能更可以有效減少畫面因晃動而拍攝失敗。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而背面的配置,一樣是採取這套L型直覺的Smart Touch觸控介面。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下圖是NV20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發現,原本的臉部辨識功能,在NV20上,有一顆獨立按鍵,現在則整合進了對焦模式裡面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我感覺NV24HD的巧克力按鍵較平,似乎不如NV20的傾斜度較大,所幸,還是很滑順,操作很快速(只有在M模式快門1/2000~ 16"的過程要滑很久...)。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底部是電池室、充電/傳輸連接埠、腳架鎖孔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以上,花了點篇幅介紹了外觀,維持了一樣不錯的質感,但我也期待日後新機能夠加大握把,達到更穩定的握持感覺。而整體來說,一如三星的手機或是其他數位產品,表現出不錯的組裝與外觀質感,不過機身使用一點時間,就會有熱度明顯提升的感覺,這一點希望以後三星溫度抑制要更好。

更值得一提的是2.5吋的 AMOLED螢幕(主動式有機發光顯示器),表現優異,從側面看,沒有色偏發生。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從規格看似乎有更省電的特性:
在顯示效能方面,AMOLED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也較廣,這些是AMOLED天生就勝過TFT LCD的地方;另外AMOLED具自發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FT更能夠做得輕薄,而且更省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不需使用背光板的 AMOLED可以省下佔TFT LCD 3~4成比重的背光模組成本。(出處)


而操作的介面上來說,真的蠻直覺的,這是我第二次試用三星的相機,可以很簡單上手。

選單的功能如下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設定的部分,共有五頁選單: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除了拍攝影像之外,攝取HD等級影片,是本機另一大功能重點(從機種命名為NV24HD就可以看出來),最高可錄製1280x720 @30 fps的影片格式。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而影片拍攝時,Photo Style轉盤是無效的,必須要在選單裡面調整風格: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原廠附的影像連結線 (並非HDMI... 後來我才知道,需要靠底座,才能夠連結HDMI)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以上講了半天,都是從外觀/規格與介面看起,接下來就緊張了,要看看NV24HD實拍的解毒照片了:

a. 到信義區附近,由於附近的百貨一棟一棟要蓋起來,以後漸漸無法看到獨棟的新光三越了,NV24HD 在廣角端有24mm的神力,更適合表現出建築與環境的張力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b.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c.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d.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e. 空間張力與正妹走路的律動顯露無遺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f.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g. 運用在人像上也是饒負趣味,廣角加上近對焦距離,產生壓縮的變形感。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h. 女孩子家愛玩的自拍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i. 週末的信義區附近,有許多街頭藝人,是我喜歡前去散步的地方,人來人往,有很多題材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j. 又跑去竹子湖,那邊很多花圃都有在賣特色風車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k. 慢速快門的涓絲水流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l.小蜜蜂採花蜜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很多朋友習慣把各式餐廳、美食心得丟上部落格和大家分享,這一部份,看看NV24HD的表現如何?

m. 好嬌嫩的一雙豬腳啊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n. 有點投機取巧的微波燙青菜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o. 黃金般的筍絲...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p. 桃源街菜肉餛飩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q. 蔥油餅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乖乖~ 著實令人食指大動...

r. 運用機頂的Photo Style色彩轉盤,可以快速拍出不同色彩風格照片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s. 我的手... 真多毛啊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t. 在承德路上拍的夜間街景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u.
進入隨身HD時代- Samsung NV24HD 測試分享

以上是部分的實拍照片,可能因上傳而破壞畫質,如果朋友們有興趣,可以到這邊看看原圖。


========================================
相關資料:
Samsung NV24HD 原廠網站

小惡魔新聞台報導- Samsung NV24HD 24mm廣角微笑快門好拍上市


結語:
這台NV24HD在我手上停留了很長時間,就畫質本身來說,我認為NV24 表現頗佳,比起上一款測試的NV20來說,設定上似乎鮮豔不少。藉由實拍的測試,我認為NV24HD在隨身機的領域中,足以讓對畫質講究的使用者感到滿意。

再加上24mm 廣角鏡頭、OIS/DIS雙重防手震以及HD等級畫面拍攝能力。讓它產生了更多豐富性,不論是增加了構圖的彈性、視覺張力、拍攝成功率或是動態錄製的品質提升,多種功能結合,搭配富質感的外觀與紮實的組裝品質,它應能夠在市場級距裡佔有一席之地,也無怪能夠拿下TIPA 2008大獎肯定。

整體上沒有什麼大缺點,機身較熱也不是大問題,我認為,只要合適的定價輔以合宜的行銷曝光(李小姐),高附加價值取向的NV24HD,必定能夠吸引許多買家下手。





2008-06-16 9:50 發佈
看起來機身性能規格是不錯啦
外型也很美

不過~怎麼覺得....照片顏色都怪怪的
(那個疑似餛飩的食物 光看照片我實在很難想像能吃 sorry~)
到樓主flickr相簿看原圖,大太陽下也....滿糊的
難道是ISO值開太高?!看一下,阿,ISO 80...囧


還是只有我這麼覺得嗎?

(更正)不是不銳利的"糊",是高ISO值抹除雜訊的那種"糊"
問題是ISO值才開80怎麼就開始抹了???
邊角紫邊也有點慘....可能是我標準太高吧
那就請忽略我這篇吧
請問一下,照片除縮圖外有其他後製嗎?
感覺有些照片稍微過曝了....
fq wrote:
它應能夠在市場級距裡佔有一席之地,也無怪能夠拿下TIPA 2008大獎肯定。


這台是TIPA 2008的Best Ultra Compact Digital Camera!

照片有糊嗎?
可能是Samsung圖像的銳利度處理預設較低吧。
要利一點的圖,就丟Photoshop處理一下吧。

這台的色彩比較討喜了。以前的Samsung DC,預設的顏色都好淡。
不要小看太陽餅國的男人啊!http://myg9.blogspot.com/
NV24HD看規格以及主打的影片、操作速度和質感真是令人振奮
可是一看到照片...超過ISO 80就幾乎只是堪用的噪點抑制能力
當場就剩下60分..真是超可惜的
(但大部分的測試文都不約而同不提這個最基本的能力而強調其他附加價值?)
剛剛想說查一下這台感光元件的size~上Dpreview看
是1/2.3" CCD
10.3 million有效10.2 million
比對了一下新機隨便拿SONY T300(不是要戰品牌的意思~真的只是隨便拿...)
也是類似的1/2.3"
10.3 million有效10.1 million

拿一張小花近物圖片好了
借一下樓主的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fq/2502208685/sizes/l/in/set-72157605128059621/
還有Dpreview上T300的小花圖
http://a.img-dpreview.com/gallery/sonyt300_samples/originals/dsc00695.jpg
這邊有其他sample圖
這....應該不是我眼殘吧....
Samsung NV24HD這台照片顏色好生硬,爆光,紫邊,噪點.....
Samsung真的要加油了,規格除了能看更要能用阿!

附一下兩張的data
Samsung
Exposure: 1/60
Aperture: f/2.8
Focal Length:4.3 mm

SONY
Exposure: 1/80
Aperture: f/3.5
Focal Length:5.8 mm

感覺樓主的照片有稍微調整過的感覺
看過【開箱】集合三大技術於一身(24mm+HD+AM OLED) - Samsung NV24HD
跟這篇【開箱】韓系24MM超廣角小DC SAMSUNG NV24HD
兩位分享的照片
感覺就沒那麼豔
我總覺得samsung的相機色調有種特別的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那科信乃達鏡頭刻意營造出來的
尤其wisely大的植物園照片
差一點就有LOMO的感覺

OLED在視角上真的具有非常不錯的優勢
看看樓主能不能分享一下OLED與一般LCD在大太陽下的表現囉
回ABARTH 500、Leon725 的話~

照片是沒在電腦上調整過,都是拍攝的時候,使用機身的設定拍出來的喔。
我有點忘了在戶外太陽下的感覺,不過這片螢幕表現很好,是肯定的

回賓大 的話~

是韓貨沒錯,不過我想就機論機嚕
同文發表在:FQ世界 http://www.gogococonut.blogspot.com
ABARTH 500 wrote:
感覺樓主的照片有稍微...(恕刪)


其實差不多

有同事拿過實機給我,他滿口都在抱怨這台機....

我自己拿上手,也不自覺的罵了起來


ISO... 400已只算可以接受而已, 與D300比的話,它的ISO 200大約後者的ISO800

LCD...沒看出有特別亮,比D300暗,S8100FD也比它好

而且LCD看圖看起來有一點蒙蒙的... 似乎OLED 在這台機只剩省電而已,而且螢幕表面反光很嚴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