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我們的國旗在日本飛揚就覺得很爽~~~

請大家慢慢觀看欣賞~請往下走

各位勁戰騎士俱樂部的車友們:
MOTO CHAMP全國大賽為日本目前最大型的速克達以及輕檔車賽事,能夠踏上這個賽道的選手都是來自全日本以及世界各地最頂尖的賽車選手,許多日本著名的國際GP賽事的選手,也都是藉由這個比賽中不斷的磨練、逐漸茁壯,直到登上世界級的GP舞台,所以每一個參賽的選手,都有可能是未來的明日之星。
這次MOTO CHAMP的比賽,我們的國內賽車手以及新勁戰將帶著台灣人的國旗和信念,進軍日本挑戰這一次的MOTO CHAMP賽事,所代表的不只是選手們在場上的名次,選手們更帶領著所有由台灣自行改裝的本土部品前進日本,並且這些改裝部品,清一色都是”Made in TAIWAN”,團隊更運用這次的資源,套用在此次參賽的車輛,更加證明我們國人所組裝、研發、設計的新勁戰,性能及品質都已經能夠成功的站上世界舞台。
看到這個為國爭光的賽事在各大版上引起來自全台各地車友們熱烈的討論及迴響,大喬我幾乎就快被感動到,快要不爭氣的留下男兒淚,在此我便積極的透過各種管道,希望能順利採訪到出賽的這4位車手,並且把版上車友的肯定及鼓勵傳達給他們,也順便帶回一些有關車手的訊息,讓車友能夠獲得第一手的幕後資料,以下是我去台南安定MAAT採訪車手的大綱,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MOTO CHAMP 全日盃冠軍車手採訪實錄(一)
採訪者:王怡喬(以下簡稱喬)
受訪者:陳貿宏(以下簡稱阿貿)、邱科龍(以下簡稱阿龍)、劉耘青(以下簡稱耕田)、李煜中(以下簡稱阿中)
【喬:】除了3位隨行的頂尖技師之外,這次車友們對於此次參賽車種-新勁戰全程採用Made in TAIWAN的改裝部品都感到非常的驚喜,沒有想到台灣YAMAHA以及國內改裝廠的技術與品質已經是世界級的等級,對於這一點身為車手的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阿貿:『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把國內廠商的產品帶到國際上,去接受考驗、測試,並獲得肯定。』
阿龍:『台灣做的車輛、改裝品已經是世界第一的水準了。』
耕田:『希望這次的活動,能對國產商品的外銷有所幫助。因為,我們證明了台灣商品的品質已經與日本不分上下了。』
阿中:『我覺得台灣的速克達在全球的速克達領域中已經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國民的使用率很高,國內製造的速克達近年來進步很快,製造品質也提升了不少。』
MOTO CHAMP 全日盃冠軍車手採訪實錄(二)
【喬:】對於此次台灣山葉能夠成功的跨出國內車廠的第一步,開始全力贊助國內優秀車手積極參與國際性的賽事,領先於國內其他車廠,並且藉由參加國際級的賽事,來適當的導引正確賽車運動風氣。目的在於提升國內民眾對賽車運動的重視,對此!各位有什麼樣的建議?
阿貿:『期待國人能更正視這項運動,廠商們也能多多給予贊助。』
阿龍:『應該多贊助國內的賽車活動來增加人氣,把一些"馬路小英雄"引導到安全、健康的賽車場上。』
耕田:『期望廠商們能出資興建更安全的賽車場。』
阿中:『最好是能有更多的廣告與媒體曝光,也期待未來體育台能轉播國內的比賽。』
【喬:】還有阿!這次難得參加國際賽事,並且能有機會與日本車手切磋、比較,四位有跟其他日本車手分享過兩國不同的比賽文化、經驗嗎?
阿貿:『因為我語言不通,所以只能簡單哈拉幾句而已,談不上分享啦!倒是對日本選手騎車技術認真的態度,以及在比賽中展現出的強烈求勝慾感到十分佩服。』
阿龍:『感覺日本選手不論在禮貌上及騎車的技術上素質都很好。還有、日本的速克達比賽好像仍是比較專注在二行程車輛上,跟已經完全轉換至四行程車的台灣不太一樣。』
耕田:『日本人做事很認真,也重視細節。因此就算是小比賽看起來也都很專業。不過,我想台灣的賽車還是以娛樂為主就好。哈哈!』
阿中:『日本人對比賽相當重視,也把賽車當作是正當的運動。因此參與者的圈圈比台灣還大。』
【喬:】據我所知,四位來自各地不同的車隊,同時能夠代表台灣車手的身分,齊聚一堂為台灣爭光,不知道各位在合作過程當中,彼此有沒有激出任何火花還是有趣的事呢?
阿貿:『我們會互相討論要怎樣騎車,對提升速度滿有幫助的。』
阿龍:『還好啊!我們幾個本來就滿熟的!』
耕田:『平常在國內都用A組車比賽,這次參加的FP4組車輛相當於是國內比賽的C組車,騎起來很有趣。雖然我們四個參加的是不同的兩個組別,但互騎他組的車一同切磋騎法、設定,還滿有趣的。』
阿中:『跟平常差不多啦。因為本來就都很熟了。』
【喬:】這次參加日本MOTO CHAMP的比賽,跟以往在台灣參加的賽事,有其他不同的感受嗎?
阿貿:『差不多耶!』
阿龍:『日本的選手們都是先由地方賽中選拔出來,再參加全國賽。所以實力都很強。參加這樣層級的比賽感覺壓力也比較大。』
耕田:『日本人滿專業的。在比完賽後大家自動會把場地收拾的乾乾淨淨。而且賽道的規劃上,緩衝區比較大、安全性也較好。』
阿中:『在氣候上日本比較乾,台灣濕氣比較重些。還有賽道在彎道外圍的緩衝區設計得夠大比較安全,有這樣的條件難怪日本選手的技術都提升的不錯。』
【喬:】訓練以及比賽過程當中有發生什麼樣讓你們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阿貿:『哈哈!我的賽運還不錯,起跑就讓我搶到前頭。』
阿龍:『以前在國內比賽大家都各跑各的,這次大家都能互相幫忙,並互給建議!』
耕田:『選手要自己懂得如何搞車子,像胎壓要打多少、調什麼地方需要什麼工具…等。否則到了國外比賽大部分都得靠自己,那就累了!』
阿中:『大家會互相切磋日本賽道的騎法,以及互相幫忙設定車輛。』
【喬:】日本MOTO CHAMP賽事,第一次由我們台灣人拿下冠軍,對於這份得來不易的榮耀有什麼想要跟車友們分享的嗎?
阿貿:『這必須要感謝技師團隊、贊助商與許多朋友們對這項活動的支持!出國比賽真的學到了不同的賽車文化及騎車習慣。像日本選手普遍在入彎時都不太重煞車,這種騎法或許未來套用在某些特定彎道上會很有效率。』
MOTO CHAMP 全日盃冠軍車手採訪實錄(三)
【喬:】全日賽的規定似乎與台灣賽事不太相同,所以在比賽的時候,賽車場上共同競賽的對手,包含擋車以及其他速克達,所以在賽前有特殊因應的策略嗎?
阿貿:『檔車在連續彎道時因為要進退檔操作速度會較速克達慢,因此必須在這些地方拉大差距。反過來,檔車在高速彎道的速度相當驚人,因此在這裡路線要守的夠緊。』
阿龍:『因為檔車加速比較快,因此盡可能要把彎道速度跑快點以彌補差距。而為了提升彎道速度,路線的選擇會比通常還要"圓"(外包大)一些。』
【喬:】針對這次的比賽車-新勁戰,動力方面的改裝以及懸吊上面的設定,有特別加強的重點嗎?與3位技師合作心得如何呢?
阿貿:『主要是水冷引擎、鯊工廠的避震器以及車架的補強。這次合作的技師是梁老闆,我們在國內比賽上已經合作很久了,所以搭配的滿OK的啦!這次OPEN組的新勁戰跟我在國內比賽用的勁戰相比,在引擎的出力上好很多。不過車體方面操控性還是國內的比賽車騎起來比較習慣。』
阿龍:『我的車改水冷引擎及引擎弔架。這次合作的技師是台北車業的陳老闆。還OK啦!』
耕田:『鯊工廠的避震器、羅夢重新設定的前叉、HPM的排氣管及IC leader的噴射設定。』
阿中:『我是將避震器與傳動調到自己喜歡的設定。與我合作的技師是羅夢的黃老闆,跟他合作很愉快,對我的需求他都很快能了解。』
【喬:】全日盃的好成績讓台灣的車友瘋狂討論,車友們紛紛以「速克達界的王建民」稱呼阿貿,對此阿貿有什麼想法嗎?
阿貿:感到很榮幸能有這樣的機會為台灣爭取到這個榮譽。真的很開心!也要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喬:】許多網友都會稱自己的勁戰為女王、小老婆或是天鵝,你們是如何稱呼自己的勁戰呢?有什麼樣的意義嗎?
阿貿:『鯊魚號。平常自己的代步車也是勁戰。』
阿龍:『在國內比賽用的RS-Z我都叫它"阿龍號"。平時騎勁戰比較多,偶爾也會騎ZX50或CUXI。』
耕田:『叫耕田號囉!』
阿中:『沒有特別的暱稱啦!』
【喬:】各位!請形容一下抵達終點時的感覺
阿貿:『最後那幾圈自己也感覺得到後面的日本選手步步進逼,壓力超大!所以也一直在留意還剩下幾圈。到了通過終點,哇!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美夢竟然成真了。』
阿龍:『壓力很大。通過終點時有一種"終於跑完了"的解放感。實在很難想像比賽只跑了15圈。』
耕田:『感覺日本選手真是快!跑在我前面的那幾位在衝線時,已經快到從視線裡消失了呢!不過還是覺得很快樂啦!』
阿中:『總算鬆了一口氣。』
【喬:】還有啊!為了全日盃的比賽,各位有做什麼「特殊」的準備嗎?
阿貿:『有做騎腳踏車、握力器等的體能強化訓練。體重也減了大概2~3公斤。』
阿龍:『跑步練體能。不過只跑了一次,大概是兩公里吧!』
耕田:『盡量少吃東西。』
阿中:『參加TSR的出國前集訓,還到新竹去拜拜過。』
MOTO CHAMP 全日盃冠軍車手採訪實錄(四)
【喬:】各位在這次的MOTO CHAMP賽事中,交出這麼漂亮的成績,接下來最想挑戰的目標是什麼?
阿貿:『因為年底可能就會被徵召去服役,所以接下來能跑的每一場比賽都很重要。退伍後還會不會比賽自己也還沒有計畫,就看那時候的工作狀況及自己的參賽意願囉!』
阿龍:『希望還能再多參加些國外的比賽,像歐洲、大陸的比賽都很感興趣。』
耕田:『未來想騎滑胎車。速克達比賽的話,像BW'S那種速克達滑胎賽也很好玩』。
阿中:『繼續參加國外比賽囉!像日本或歐洲的速克達賽。』
【喬:】最後,這次的MOTO CHAMP比賽在各大網站引起不少車友的肯定及迴響,也燃起許多車友對賽車的熱情,對於這些有意願也想參加入賽事的車友們,你們有什麼樣鼓勵的話,想對車友們說呢?
阿貿:『建議先從技術方面下工夫,不要一下子花太多錢。等練過一段時間,也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以後,再慢慢來投資車輛、改裝…。還有,要進步的不二法門就是多練習。不過不能光會死練,而要去多觀察、思考、嘗試如何會變快的騎車技巧。我偶爾會請朋友拍自己在賽場騎車的影片,然後再從影片中以不同的角度來看自己是否還有可以再改進的地方。』
阿龍:『首先要重視的是賽車的安全裝備。在技術方面可以從最基本的定圓、八字練習開始。總之、安全是最重要的。』
耕田:『其實、保持"好玩"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別太在意成績,把騎車當作是"運動"就好!』
阿中:『雖然台灣玩車的環境不如國外,但仍然能培育出不錯的賽車選手。所以,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機會。』
【喬:】謝謝耕田、阿貿、阿中、阿龍,四位能抽空接受我的專訪,台灣的玩車文化,從早期的沒戴安全帽,到現在至少配戴3/4安全帽的習慣,在車友們玩車意識逐漸抬頭的同時,以及台灣山葉的協助,願我們能夠以身作則、環環相扣的前提下,成為車友們的榜樣,讓台灣的玩車環境,越來越進步!玩車,不等於飆車族,對於車,我們只是比一般人多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大家辛苦了~謝謝各位,我回去會把今日採訪內容,轉述給車友們
最後,有興趣的車友們若想知道更多有關MOTO CHAMP的賽事,可上YAMAHA官網及TSR欣賞更精采的介紹
www.yamaha-motor.com.tw/motorsports/TSR_Japan.htm
http://www.tsr.org.tw/09-tsr/09-maruchi/top.html
轉貼自
http://www.cygnusx.com.tw/forum_03article.asp?ft_sn=1&fr_sn=506245&search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