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a998 wrote:反正您力挺ADD就對...(恕刪) 先生您好再這樣吵下去等下這棟樓就掰啦~請大家理性討論!小弟斗膽問你ADD剛性差到底哪台目前市面上的125的剛性算好? 此外,ADD是單避震而已...請不要殺大灣拿來跟雙避震的車比...這種情況似乎就不是比剛性的好標準了吧?
這篇文章居然可以戰成這樣!那我也來參一腳好了!要說Address高速過彎會飄~騙肖A~油門再給它用力的的補到底你的頭(不是車頭)朝10點或2點鐘方向的灣口指出然後坐後面一些,雙手的手臂打直,保證跟飛的一樣!"挖嘎哩掛保證"絕對不飄!而且會飄跟Address的骨架沒關係!Address的骨架"挖個嘎哩掛保證"絕對不會扭曲!唔管哩係下丟~兇丟~怕丟~回丟!嚨粽唔免驚!因為"挖嘎哩掛保證"其實原因出在原廠後避震!路面處裡效果沒那麼pro!且再怎麼飄也摔不出去!只是會讓你小小的驚了一下下而已!況且你的身體會自動修正的~安啦!
單以車架剛性及穩定性來說,address真的不會跟勁戰差太多~我換address的上一台車,就是勁戰!避震及制動是他的弱項,不過這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同樣升級前後避震來說,他的表現跟雙槍車種不分軒輊~
程翔 wrote:ADD騎快車輕飄理所...(恕刪) 車輕不代表就一定會飄,不然我那6.4kg的腳踏車在衝下坡的時候不早就飄到天崖海角了ADD的剛性是還有改善的空間沒錯,可是以國產速克達來看,以經算是名列前茅了吧
longan_chen wrote:澳門日報報導參賽...(恕刪) 有看到這篇報導的可以注意裡面有一個兩岸車手大對決的內文兩岸車手大對決迷你電單車組共20名選手角逐,鐵騎車隊的台灣車手吳仲軒及陳貿宏分別於日本DE耐賽及全日本 MOTOCHAMP賽獲得冠軍,實力超班。新手何海迪及積分領先的楊永健聯手對抗,比賽開始,楊永健一馬當先,何海迪順勢進佔第二名,台灣車手緊追其後,直至進入第二圈時,陳貿宏一口氣連過二人,吳仲軒穩中求勝,最終鐵騎車隊包辦前三名,陳貿宏冠軍,吳仲軒第二,何海迪第三。本地車手何海迪以58.906 創出全場波車組別最快時間,力壓兩名台灣車手,為澳門車手爭一口氣。楊永健則以新款台灣厰車穩中求勝,成功獲得2009年度迷你電單車組別總冠軍,李浩倫第二,何海迪第三。改裝迷你組則由G.SERGIO力壓葉永強奪得冠軍。看過後會發現老吳跟陳貿宏在裡面XD而其實台灣參賽的另一項重點賽事是綿羊150CC150cc自動波組別第一名邱科龍,第二名陳貿宏,第三名鄺永業。至於是哪台車拿下的 嘿嘿~
tora998 wrote:老兄請您看清楚好不好...(恕刪) 你的第一篇回覆不管是不是你本人的語文造詣有問題像你說的造成大家的誤會與否你的確是.......全面性的貶低SUZUKI,給這個感覺並非是你語文造詣差所致而是你本來的用意就是如此後來的強詞奪理是沒有用處的~~~同台車不是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樣的FU當然...你的感覺ADD就是這般差勁我個人是沒有意見~~那就像我批判勁戰的穩定度差一樣,會有一堆人群起而攻之但這就是我的經驗,我的感覺不管別人在怎麼說,依然不會改變但是......在真理上來講,我的經驗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的,放在你身上同樣適用不過,你引起撻伐的第一篇回覆裡下半部相當不客氣的回應自然引起該廠支持者不留情的攻擊,我想這是你活該.....太過以偏概全ADD的車體剛性,連我不是騎這台車的人都知道設計的相當不錯拿市面上兩台頂尖150車架來比,都未必比這台小鋼砲來的堅固踏實這是事實至於運動性,車輕鋼架強穩配重良好的ADD自然不差所以從你的篇篇回覆裡我看到的只是你本人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對我來說ADD的動力的確是不太夠因為動力感覺實在太線性了,不過這不代表他沒力且他的缺點並非你陳述的那些至於得不得名不甘我的事我不是護航者,只是看不慣那種跋扈的言詞,好像絕對正確似的...真是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