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zxc125325618 wrote:
請問2011的賽事 ...(恕刪)


看來樓主很久沒關注賽事了喔!

從去年開始把原本的250改制成MOTO2

現行的層級

MOTO GP:4T 800CC

MOTO2:4T 600CC

GP125:2T 125CC

MOTO2算是統一規格賽,

引擎本體統一,其他如車架 懸吊 制動等部分再由各車隊發揮.

從明年開始GP125也會改制成MOTO3,為4T 250CC


夏天的涼風 wrote:
通常一隊有兩台車,車款當然只有一種
今年本田例外有3台車,不過他們計分方式也不同


我來補充一下今年H隊的計分方式好了!

由賽後該隊積分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合計為車隊積分

也就是3台上場,如果其中一台噴了(0分),一台冠軍(25分),一台亞軍(20分)

該場的車隊積分就是25+0=25分!

若三台全上頒獎台,就是冠軍(25分)+季軍(15分)=40分

所以他們就算有數量上的優勢,但在積分上也絕對討不到便宜!

人家一場最多可以拿45分,他們只能拿40分!
真的假的M1是直4.我一直以為是V4耶
聲音一點都不像直4的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10年的R1聲音聽起來也不太像直4的
真的是授教了..不然我還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JERICHOL wrote:
真的假的M1是直4.我一直以為是V4耶
聲音一點都不像直4的感覺
不過話說回來10年的R1聲音聽起來也不太像直4的
真的是授教了..不然我還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M1是跟ZX-RR一樣是唯二的直四賽車
廠車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V型汽缸的天下
早期本田戰車的V2、V3、V5
耐久賽的V4

YAMAHA曾經想和本田正面交火
也曾經在YZR500上面用了V4型汽缸
TZR也從直二變到V2

後來開始流行大排氣量4行程,二行程排氣量愈高燃燒效率越差
耐久賽也開發大排氣量四行程V4(這棵引擎修改後來用在V MAX上面)
想和本田的VFR、RVF正面對決
但是最終還是歸於比較擅長的直列四汽缸
雖然直列四汽缸轉速平順度、低轉扭力都沒有V4這麼強
車身也沒V4這麼窄、引擎也沒V4這麼精緻小顆

但是M1用了不對稱點火的十字型曲軸
把低中轉平順度、扭力都推到了直列四缸極致
並以校調來取得彎中穩定度

連續拿下舉次世界冠軍
證明騎車最後還是人與車子的溝通
無謂的炸出大馬力做出驚人數據
但要人能駕馭的車才是好車

10年R1是用十字型曲軸,低轉扭力更棒,引擎更線性
因點火角度改變,聲音比較接近雙缸和四缸中間(但也不是三缸)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那125 moto2 gp

三個排氣量個別的速度極限大概多少?
至少200、250、300
至於多多少就看技術了

zxc125325618 wrote:
2011-04-05 15:49 #14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回報
那125 moto2 gp

三個排氣量個別的速度極限大概多少?



gp125 可以200以上

moto2 接近300

gp:350up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h7878220 wrote:
MotoGP現在有 ...(恕刪)


更正:
RC211V是 990cc喔
哈囉你好嗎

ahg小任 wrote:
至少200、250、...(恕刪)


多少應該是看齒比!
Moto2 的600cc引擎是用CBR600RR的引擎 由本田統一條校後再供應給各廠隊

所以再Moto2 各廠隊基本上只有車架跟懸吊還有外觀可以自製
其它如引擎的輸出鋒值 其實差不多

夏天的涼風 wrote:
gp125 可以20...(恕刪)


大大的精闢解析 讓小弟我受教了

太厲害了....

不曉得ROSSI 可否再把杜卡迪 帶起來

但是說真的我還是習慣看ROSSI騎M1

實在太帥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