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騎大雪山過後就一直想若有機會也去試試武嶺(嚴重跳級),所以一直都再爬有關武嶺的攻略,也報了30號的武嶺賽(9月的NS還好久),而且近一個月的訓練看起起來還不錯(憨人的想法)。不過,近幾天的氣象預報,都說全台各地有雨,01上也有很多人勸說雨中騎車的危險與不便,心裡的決心也慢慢動搖了。

可是武嶺名也報了,民宿也訂了,想說還是去埔里報到,領了東西再看看好了。週六的下午和晚上埔里地區依然斷斷續續有雨,呵呵…這下可好,明天早上起床要是還在下雨就有理由棄賽了,其實早在報到時就沒託運衣物,隨時準備下雨就落跑(當初的決心哪裡去了)。

一夜的不好眠(緊張?興奮?),4點醒來一望窗外,驚!!!!沒下雨!!,雲洞透著一點藍天,唉----命運註定這趟武嶺我是去定了,以前種種的聽說,現在得親身去體會(天堂路);簡單吃過早餐、換裝完畢匆匆趕到埔里交流道旁平面道路集合點,喔喔..人還蠻多的,一組一組依年齡級距分開。第一組、25歲以前含男女組菁英,第二組、30歲,第三組、35歲,第四組、40歲,第五組、45歲以後含女子組,第六組、登山車35歲以前,第六組、登山車40歲以後含女子組,第七組、回程有專車自昆陽載回(要自費的),我---第四組。
5點30分開跑,每5分鐘放行一組,由於奉行攻武嶺教戰守則(事實證明還蠻有效的),從埔里到人止關一路花了50分鐘輕鬆騎(因為太輕鬆,被下一批出發的刷一堆卡,包含一堆正妹),到霧社約1時20分。除了正常補給外沒有多作休息。一直到清境服務中心為止,除了服務中心前和往力行產業道路前的叉路彎道需要站起來踩,其他坡道還應付的過去。另外,之前被刷的現在也慢慢刷回來了,還可以追上早出發的咧XD(號碼布有顏色區別)。

梅峰,我的感覺是這段路蠻明顯的坡度轉換點,從此而後坡度趴數慢慢增加,海拔增高也開始讓自己感覺有壓力,為了保持不爆心跳只好鼓勵自己放鬆心情看看山景(雲霧瀰漫,白茫茫一片,看啥阿?看正妹好了),可惡的是IPOD居然停了,沒了音樂有點無聊,繼續超車ING。
騎騎復騎騎,期間就略過不表。翠峰,不知道在爽啥?居然沒停,後來有點後悔,到鳶峰之前有很多坡度都蠻大的,放慢速度難免就會有重踩現象,加上抬腿姿勢不對,左膝蓋外側已略出現疼痛狀況,停鳶峰吃補給時應該要擦一些消炎的東西,居然昏頭到忘記。騎到這就讓我想起原本想換11-28T飛輪,後來覺得12-27都能上大雪山了,只差1齒應該沒差。等到騎到鳶峰之後呢,有差嗎?...當然有差!,後來在天堂路上差更多!,看著人家的大飛輪輕鬆踩上去,我是退無可退,只能咬牙硬撐。
高山的低氧、低溫、體力快速流失,下馬牽車的念頭一直與逞強的意志力拔河(一路上已有許多決不放棄,牽車也要上武嶺的戰士),沿路景色只剩嶙嶙奇岩與開著粉紅色花朵的高山杜鵑,雖然很美但沒心情欣賞了。眼前一個大彎道,當下就意識到是昆陽前的之字彎,這種坡有在騎中正露營區不落地的都可以算是小菜一碟,勇腳的抽車直上(別懷疑,看倌就是你),但是來到這裡,這簡直就像是一堵牆,嚴重打擊騎士的體力與決心。看到距離昆陽XXX公尺只會讓我覺得踏板更加沉重,經過昆陽雖然旁邊有熱情加油聲,但已經沒知覺了。這種昇天的感覺就是天堂路嗎?

說到天堂路,有人說是昆陽到武嶺間的兩公里,我覺得昆陽前一公里之字坡開始就應該算,一直到武嶺這一共三公里。前一公里完全耗盡剩餘體能,後兩公里則是感覺近在眼前卻怎麼也騎不到。尤其是大霧瀰漫,大會工作人員在報參賽人員的號碼,聲音距離感覺好近好近,可是騎好久了怎還沒到。抽筋好痛、膝蓋好痛、身體好累、心裡好急,這種四好(諧音)的煎熬大概就是在天堂路上給挑戰者的試煉吧。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看到終點線;!!!快!!!抽車衝線,XD你以為環法阿,不好意思齁,這是菁英組的特權,能騎到就偷笑了的我,哪來的餘力抽車阿。接過完賽紀念牌,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車行至此,一路除了有霧之外,幸運的沒下雨,完賽時間呢?我只記得5個多小時,其他已經完全沒精神去注意了。休息過後必要的就是武嶺牌樓照相,我覺得左膝側的痛使走路已經有點困難了,努力扛車上牌樓拍照,意外的發現在另一面……..呵呵呵上武嶺還是有收穫的…..有圖有真相,沒錯!是比基尼的LIDY和MINI



我已經僵掉了

與熱情的雙姝合影後,隨著武嶺雨勢加大,匆匆的穿上雨衣準備下牌樓。扛起車、左腳下階,一陣劇痛襲來;E04!!!痛到幾乎無法移動,大雨、扛車、梯滑、卡鞋、膝痛,怎辦?忍痛挨下來已經讓我痛出一身汗了,接下來我還能騎車下山嗎?嗯—還好,不出力就不痛,滑下山應該還ok。當然,逮既不是憨人所想安捏,兩公里後的昆陽我又下車了。因為從沒在大雨中騎車又是高山低溫寒風環境下,兩隻手快凍僵了。我一直期望在昆陽有熱食(指示牌上有寫),可一直找不到,但卻意外聽到大會要讓非挑戰組(有付費搭車下山的)也搭小巴連人帶車送到翠峰,這讓沒支援車的車友喜出望外(體會到有支援車的真是幸福到爆表)。
昆陽到翠峰約15公里,領了餐盒上小巴一路晃到翠峰,雨也停了,下車有點暈車在路邊休息好久,鳥鳥的兩塊麵包和一罐蘆筍汁,啃兩口就吃不下了(蠻孤單的)。省掉了這一段路再來就輕鬆許多,畢竟路況比起大雪山好太多了。順利來到清境,到一家曾經用過餐的民宿吃午餐,由於路太陡又溼滑只能用牽的,想當然左膝又是陣陣疼痛。點了一個小火鍋,份量還算足夠,喝了一大杯現煮咖啡又外帶一杯,結帳時老闆說上武嶺很辛苦,只算300。老闆夫婦人很好,要我再多休息一會,只是我也坐很久了,看看窗外的雨心裡想大不了就是這個樣子了,於是坦然套上雨衣,繼續雨中的歸途。
清境到霧社的雨還真大,旁邊小路的雨水像小溪一樣沖向路面,騎在滿是積水的路上雖然很刺激,但這不是公路車的菜,事後發覺雨水夾雜泥沙會在煞車時嚴重刮傷輪框,後輪就被狠狠刮去一層,既無奈又心疼。霧社過後就沒雨了,一路順騎經過人止關,意外發覺為了避免觸動左膝的痛處,反而使踩踏動作比較正常,就這樣保持時速35-40回到埔里出發處。
停下腳步才能看清景物,下馬拆車才會發現原來愛車—白鳳凰(現在該叫灰鳳凰)也是全車蓋滿灰黑泥漬,前叉好像眼影被雨淋花了,流下兩條黑色污漬。唉~~~妳也辛苦了,陪著傻傻的主人走這一趟,不過我們也活過來了。走囉,回家囉。



在民宿那簡單沖澡更衣,驅車回到豐原已是近五點了。卸下所有裝備,整理該洗的衣物,因為老婆大人在美國,得一併處理小孩及其他家務。一陣忙亂直到一切就緒時間也晚了,單車咧?不好意思,我累了,委屈一點明天在處理吧

後記:
1. 隔天清洗單車,耗費比平常多一倍的時間才恢復舊觀,可見其髒污之一般。
2. 嘮嘮叨叨打了一堆,僅對第一次單車上武嶺有辛苦、有成就,聊作紀念。
本屆紀念品

成績:
名次 編號 時 分 秒 總秒數
534 2015 5 7 47 18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