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穀~ wrote:轉速因該是建立在有效的踩踏率...(恕刪) +1小弟非常贊同您的說法若迴轉速110~120就已經踩的不順了何不降至90轉唯一個標準試試看?目前最大問題應該是太過執著於高迴轉高迴轉並不是不好,而是目前的階段已經適合高迴轉訓練了嗎?所以先以90轉能夠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再進一步慢慢跨入高迴轉的階段這樣比較合適..以上個人淺見!
a19840919 wrote:我想因該看個人想要的目標!騎車~為健康?為比賽?追求速度 為比賽?---想都沒想過追求速度-----是有一點點啦!!不過最想要的應該是---進步騎同樣路線看能不能比上次輕鬆些快一些就這樣!!收到!!謝謝兩位建議!!高回轉數目前還不是我的功課!!固定轉數再提高齒比才是我目前應該注意的
感謝阿諺教官的誨人不倦!阿民哥, 每次看你騎車,感覺是騎姿和迴轉數的教科書呢!分享一個好用工具, 輸入自己的大盤+飛輪,齒比看久就懂了,沒有迴轉表也可用此表時速換算:線上齒比計算程式順便講下這幾週練迴轉的心得:如果一開始就衝90-100轉,心跳會爆降不下來!先控制心跳在60-70%,再慢慢拉轉數--> 真的可行耶!肌耐力也進步了~~謝謝小二哥指點!至於我練車的目標?降低心跳, 增加(身體)柔軟度就好,BMI降到24以下之前,(正規)訓練是不會掉到我頭上的, 哈哈!
淺談騎乘時呼吸:以小弟近幾年觀察下來初學者對於呼吸這方面真的非常不純熟可以發現多半初學者呼吸呈現"假呼吸"狀態,也就是從他們身邊經過時可以聽見"急促淺入淺出"的呼吸聲.呼吸的深淺依強度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正常狀態下強度強所需氧氣量就大.提供以下二類型小弟所觀察到的呼吸方式:1.通常踩高迴轉的車手你可以發現他們的呼吸淺又急促2.重踩型車手呼吸則是深沉但沒迴轉型來的急促依小弟的經驗,要如何調整呼吸?首先必須在沒有很強的強度下(低強度)進行.您必須先確定您所吸入的每一口氣是否有確實吸進肺部,有很多初學者通常都只有吸至喉嚨再下面一點的地方就停止,也就是氧氣並沒有完全送進肺部裡,當進氣量不足時下一次進氣亦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有些車友明明騎不是很陡的坡也是沿路喘到爆,小弟認為是氧氣量未確實吸進肺部所造成的結果..改善方法:以低強度方式試著去感覺氧氣有確實吸入肺部,然後反覆練習,等熟悉一段時間後再慢慢將強度提高.ps:低強度練習時也必須確實將廢氣吐出.因吐出的廢氣量關係到下一次進氣量的效果唷.若以上有錯誤還請多多包含及指教
感謝阿諺教官開解騎車相當重要的一環個人覺得呼吸節奏順暢與否,對於續航力頗有影響就像小白哥在上山閱讀的山路上,頓悟呼吸節奏的感覺從此功力大增,已稱勇腳一枚。轉眼本週日將有諸多車友將試攻武嶺請教官再補充於高山低氧環境如何維持不因過度換氣爆心跳的眉角感謝囉
a19840919 wrote:淺談騎乘時呼吸:以小...(恕刪) 我一直為爬坡時的呼吸所苦,沿路喘得最大聲就是我~"二呼一吸"?"二呼二吸"??似乎沒有一種節奏,可以適應不同的坡度變化??最後我乾脆"連續呼氣法",反正我肺活量小, 氣又呼不乾淨,那一直呼就對了!風自然會把氣灌進來....感覺爬水塔順暢多了,心跳也不會一直飆高,暫時就用"憨人的方法"囉!
borwuu wrote:補充於高山低氧環境如何維持不因過度換氣爆心跳的眉角...(恕刪)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就要請教武嶺"達人"(豐原-武嶺直達來回)的益達分享眉角小弟對於武嶺這條路實在是絕緣...關於大貓提的幾吸幾呼,晚上再來分享個人看法.
大貓所提的二呼一吸小弟覺得只適用在室內飛輪課,採最低強度騎乘使用在戶外當我們跨上鐵馬騎乘當心跳達到130bpm時基本上就已經開始有喘的感覺此時採用二呼一吸也許還Ok但我覺得效果不會比"連續呼氣法"來的有效我們必須讓身體自己去調配他所需要的氧氣量及換氣的節奏而不是使用間斷式的方法(二呼一吸)強迫身體適應就以我之前比賽的經驗,從後面追過我的人都是採用"連續呼氣法"印象中沒有聽過二呼一吸的換氣聲(最近的一次好像在夜騎時有聽過......)呼吸簡單來說就好比騎車配速一樣當你配速穩定得當就能發揮最大的效果騎的更遠更輕鬆如何有效平均控制呼吸:首先最重要的是呼吸切勿急促(輕喘還算ok),穩定有規律的呼吸可以增加續航的能力換氣時需順暢,在低強度練習時,吸入量約80%吐氣量也約80%檔位的輕重變換,所需要的氧氣量也會不同,簡單來說當使用的檔位越重時,肌肉所需要的氧氣量就更大當進氣量不足時,乳酸堆積也會快速增加,也就是腿很快就會酸了以上小弟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