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3月20日大坑清水巷檢定已順利結束,感謝所有參與人員^^(檢定卡於明晚發放)

阿~我已經錯過第一回合跟第二回合了~
5月1日大雪山挑戰活動
5月2日永不放棄之鹿場活動路線探勘(暫定4+2)

5月2日136縣道檢定活動(當地車隊所舉辦)
http://sw-workshop.idv.tw/136club/viewthread.php?tid=507&extra=page%3D1
以上轉貼136車隊論壇(意者請開報名機報名參加)

未來計畫挑戰路線:
北部:規劃4+2方式前往挑戰拉拉山
南部:規劃4+2方式前往挑戰阿里山公路

2010.04.25
~待續~

5月2日136縣道檢定活動(當地車隊所舉辦)
http://sw-workshop.idv.tw/136club/viewthread.php?tid=507&extra=page%3D1
以上轉貼136車隊論壇

淺談齒輪比
目前眾所皆知市面上較通用飛輪為9速10速及11速
大齒盤分:標準盤53/39t 三盤50/39/30t CT盤50/34t
齒輪比搭配:
假設若一條道路長20公里皆為平路
A使用標準盤搭配9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
B使用標準盤搭配10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25T
C使用標準盤搭配11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25T27T
若排除重量風阻曲柄長度......等條件,三者的狀態都相同時,依正常狀況來說,三者所完成的時間幾乎一樣
為何?
以一般業餘騎士來說,通常平路都會以53T搭配11~17T之間變換,迴轉速維持90轉/分以上.
所以上述三者飛輪齒數11~17T都相同(17T之後的齒比幾乎不會用到),那時間幾乎是相同,不是說10速或11速就一定會比較快
重點是什麼樣的路段該以何種齒比來做搭配才符合自己的踩踏節奏


假設有一條20公里的山路,平均坡度10%,請問誰最快到達?
A使用標準盤搭配9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
B使用標準盤搭配10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25T
C使用標準盤搭配11速飛輪11T12T13T14T15T17T19T21T23T25T27T
若排除重量風阻曲柄長度......等條件,三者的狀態都相同時,依正常狀況來說C會最快到達,
為何?
以一般業餘騎士來說平均坡度10%的山路,騎個10公里可能就會下課.何況是長達20公里!
所以飛輪搭配上若有輕齒比當然是最好,C所使用的11速飛輪最大齒為27T,所以他可以讓騎士免於低迴轉甚至是定竿的命運.
假設現在有1顆10速飛輪,他的齒比為12T13T14T15T17T19T21T23T25T27T請問他跟11速飛輪誰會較快到?
答案是一樣快!
因為處於平均坡度10%長達20公里的山路騎乘沒有人會以39T搭配17T以下(11T~15T)在騎乘,
會用到的幾乎是23T25T或27T這三者間變換(真正的高手除外)
以上主要是想傳達的重點在於:飛輪不是檔位越多就越快,齒比間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重點!依路況做飛輪的設定搭配才是重點.
PS:若以長距離比賽及混合上下坡平路賽道,真的就建議檔位多會比較有利.

2010.07.22
~待續~

a19840919 wrote:
淺談齒輪比
目前眾所...(恕刪)

所以我好想用SRAM APEX的32T大飛輪去爬武嶺
沒辦法.實在太肉腳了


齒輪比真的是有很大的學問

我的車是三盤 50/39/30

很多人都會以為三盤齒輪比就輕很多

但是事實上 也是真的比較輕 但是輕多少呢??

以我的 大盤30配27t來說 最輕的齒比是1:1.11
如果降一檔 配25t來說的話是 1:1.2
再降一檔 配23t會是 1:1.3

如果是ct盤 50/34
比較想輕鬆的人可能會用的飛輪(爬山)會用到28t
最輕檔會是 1:1.214
如果配最大27t 最輕檔會是1:1.259

看出來了嗎??? 三盤比ct盤輕多少呢??? 答案就是大約 "一個檔位"


那三盤到底哪裡好用呢??
三盤能提供更綿密的齒輪比 讓騎士能依照自己的配速找到適合的齒比(較不會有降一檔太重昇一檔太輕的問題)
對我來說 最輕的哪一檔能讓我在長途騎乘中用最少的體力克服路程中的上坡
雖然只有輕一檔 但是在上坡中差異很明顯
但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則是中盤 39t這個檔位^^
39t這個中盤的配速 剛好適合我的騎乘齒比
涵蓋齒比夠大 齒比間差異又不會太大
所以我個人還用的滿開心的^^

期待 阿諺教官 的下一節課^^

感謝PETER張的經驗分享
這樣就更詳細了
主要是最近車友間都會討論齒比的話題
所以小弟以自身經驗及看法將話題丟出來,希望大家能夠彼此分享個人經驗.
彼此間的技術交流及討論才會更進一步^^
請教--教官
"練習"時迴轉數如果都可達到一定基數(如110~120轉時)
我所謂的練習是不強調速度---純練迴轉數
用大盤搭大齒比的飛輪好?---速度會快一些
還是用小盤搭中齒比飛輪好?---速度會慢一些
哪一種比較能練到----轉的順不順感覺
哪種心跳會練的比較低?
還有心跳也會有差別
好像用小盤搭中齒比飛輪--好像心跳會高一些
不知對不對????


fct 民 wrote:

"練習...(恕刪)

以下您參考看看
或是也想分享自己經驗的車友也歡迎提供您的練習方法
假設標準盤53/39t
搭配10速飛輪12.13.14.15.16.17.19.21.23.25t
問題1.大對大53/25=2.12
問題2.小對中39/17=2.29
(紅字數值越高表示踩踏較費力)
假設問題1.每分鐘110rpm
假設問題2.每分鐘110rpm
(答案:問題2速度最快但是心跳會比問題1高)
ps:並不建議以問題1.做訓練,當大對大時鏈條角度過斜會拉扯減低鏈條使用壽命,後變過度伸展時間一久可能會導致彈性疲乏然後變速會不準

迴轉小弟平常練只有大約90上下+-10轉
很難想像110~120轉的世界
小弟會建議找條平路以39t搭配17t設定迴轉90rpm看能夠持續幾分鐘(先以15分鐘為目標)
當您可以維持15分鐘後在以39t搭配16t設定迴轉90rpm看能夠持續幾分鐘(先以15分鐘為目標)
.......然後檔位慢慢加重,以此類推至搭配14t可維持15分鐘為止!(飛輪建議使用至第8齒就好)
當您39t搭配14t設定迴轉90rpm可輕鬆完成15分鐘測試
再來就掛上53t的大盤搭配17t的齒比繼續努力吧
加油
我的是CT盤50/34的
飛輪有9速 兩顆 (11-26、12-26)
我都放很輕在踩
110~120踩的不是很順
腳會跟不上曲柄
(這樣是不是不好??)
有時是50/26T是1.92
有時是34/17T是2(或更輕的齒比)
看路況!!維持不到100~110就放更輕
連續不停可以踩多久--沒注意到
因為有時會停紅綠燈...等等因素
目前只知道一直放很輕練迴轉速
而未增加齒比練同一轉數(如固定90或100)
爬山時會很沒力!
所以還是必須提高齒比練同一迴轉數
才可提升實力喔!!
那另一問題
一直放很輕在練固定迴轉數(如100、110或更高120)
心率有辦法從假設170開始往下降到140左右
(指平路----爬山一定又會變高些心率)
那練的是就是心肺
一直不提高齒比---此效果會是如何??
爬山還是會很無力嗎??(因為放很輕)







fct 民 wrote:
我的是CT盤50/3...(恕刪)

分享一下個人淺見:

轉速因該是建立在有效的踩踏率>
低轉重踏~粉耗肌力
高轉輕踏~粉耗心肺
找到自己身體適合的迴轉速、心率,用更節省力量來騎乘,來達到最有效的輸出!
當你覺得轉速夠了,可以試著重一個齒比,來增加自己的輸出功率!

有氧能力的提高是經過長時間訓練>
心率下降~或許在訓練台上比較能看的出來!畢竟訓練台上,比較少外在因素引響,
能降多少或明確的數字,粉難說畢竟騎車學問粉多!!肌肉的強化、身體協調性、
心肺的提升等等.....

提不提高齒比>
我想因該看個人想要的目標!騎車~為健康?為比賽?追求速度?
再一定的轉速,要更快就需要重的齒比!


以上小弟淺見...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