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武嶺的命名跟蔣公故鄉有關,但是如果武嶺如果叫做”文嶺”,也就少了很多讓人敬畏的感覺了。
武嶺,真的不是蓋的,或者說是最變態的山路莫過於此。
所以,不管天氣如何,就像當兵演習一樣,下雨照常進行,如果不這樣,下次要再去的時間又會遙遙無期了。
幸好,比賽當天,凌晨下了一場不小的雨後就沒下了,雖然地都是溼的,如果維持這樣陰天,倒也是一種適合騎車的天氣。
今天的策略:
一, 過翠峰後,才能使用28飛輪,大絕招都是要留到最後。
二, 行進間補給,決不下馬休息或是喇賽。
三, 人止關前慢騎,之後啟動”山道”模式。
有了想法後,就開始執行了。
出發過後沒多久,我就騎在我這組的最後面,接著,晚我五分鐘的分組主集團從我旁邊過去了,仔細看看,沒看到阿彬,今天有比較收斂一點喔。
正這麼想,阿彬出現了,跟我說他咬了一下,還是決定按照自己的步驟,隨後我們就各自努力了。
經過霧社時,看到paul,matt跟益男,看的出來paul明顯有落後的樣子了,看來他今天有一場苦戰了。
翠峰之前,我交換著21 和 24飛輪,過了翠峰後,就開始準備要使用28飛輪了,
兵器是死的,招式是活的,看我怎麼運用。
過了翠峰之後,只有兩種路,應該說是兩種坡,一種就是上坡或左或右有彎道,過了彎道之後,又是上坡,另外一種是長長直上的上坡,看不到盡頭,等騎到中間後發現,接著彎道,彎道之後又是上坡 ……
這對人真的是一種折磨,永無止境的坡,排山倒海而來,看著上坡的盡頭只有心酸,不看又感覺好像不知道還有多遠。
果然,沒有一處山路像這樣,綿綿不絕的蟠踞著武嶺。
不過,我今天也是有備而來,過了清境之後,超過我的人慢慢的有一些被我追回來了,除了濕的地面不抽車外,我盡量坐著騎,等屁股酸時就起來抽車動動其他肌肉。
過了鳶峰後,只剩下12公里了,依照這時候的賽況,沿路已經有看到有人牽車休息了,即使參加武嶺盃的水準都有一定水準(很多硬叉登山車阿伯還有幾位公路車小妞都超過我),但是畢竟連續幾十公里的上坡,也是很嚇人的。
如果要訂一個最後衝刺的目標,或是大魔王,那應該就是人稱”看的到騎不到”的昆陽武嶺路段,這段天堂路,讓很多挑戰的人都紛紛下馬牽車,所以,到了昆陽之後,就是要一決勝負的時候了,所以我盤算著應該要到昆陽的時候,問起大會的裁判人員:”昆陽要到了嗎?”
那位聽不清楚我問什麼的裁判說”在兩公里就到了”,
我心中盤算著”恩,那好吧,昆陽,先放你兩公里。”
然後繼續我不下馬牽車的踩踏步伐,前進了一公里半後,
遠遠的聽到有廣播聲,更接近一點時,更聽到有人在唱名號碼,哇咧,該不會終點武嶺到了吧,我說剛剛那位裁判啊,我是問昆陽,不是問武嶺啊。
看來留著大絕招不用也不行,不能留到下一次了,使出我的大絕招
鳳翼天翔
喔,不是,應該是
下把抽車
抽個十公尺
武嶺到了……
真不過癮。
拿了獎牌後,趕快去拍個照,然後準備下去昆陽跟補給車會合,短短兩公里的下山,又冷又濕又陡,真的比上坡還要痛苦…
個人覺得到昆陽前的路是最變態的(真的很多人牽車),昆陽到武嶺其實沒有傳聞中的很陡。
最後,我的碼表顯示我這次是以四小時五十六分鐘完成,不休息,不落地。
以上跟各位同學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