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陌生的基金有時光找名字就找半天,因為有些公司只做境外,有些又境外和境內,安泰ING的巴西基金歸類在國內基金(以台幣計價),小弟當初就在境外用名稱找半天找不到,結果發現台幣計價才到境內找到。另外一個問題,大部分網頁以績效來排序基金,對於用名稱來做搜尋實在不方便,公車和電視上的廣告都是用基金名稱來打廣告,到了網頁上只好請出Google大神來找可能都比較快找到。
2. 基金的走勢圖是個重要的參考依據,但很多網站都給小圖或flash動態顯示,可是電腦螢幕大多都22吋以上了,圖怎麼不能再大一點?
3. 用手機或平板上網的機會都已經比用電腦多了,很多網站都是直接把網頁轉成手機版的就好了,字沒大就算了,圖變更小了,看到快流眼淚了…,也是有些基金的app,但圖跟字的問題還是很糟糕,不然就是基金太少了。
基於以上總總理由(自己想出來的


首先是臺灣的經貿重鎮信義區,其實我是想凸顯新光三越只是不小心把101給弄進去了(別打我~~~


免責聲明,因為整理的基金資料都在一臺24小時開機的伺服器中而不是全部塞到app中,因此需要提醒服務可能中斷的情況。

主畫面中有基金查詢、績效排名、財經新聞、我的基金、參考資訊、離開程式等六個按鈕,下方有個基金異動訊息欄,顯示臺灣所有國內外基金的數量、是否有新增或移除基金、基金名稱代碼說明等。基金變動的重要資訊會放在這邊讓使用者一進入程式便可掌握狀況,其它的像基金優惠或經理人異動等比較次要的訊息,就放到參考訊息中,等一下會介紹。

基金查詢都以名稱為主,先找投信投顧公司,再找基金名稱,因為手機版面有限,有些基金名稱超長的就會被縮短,只要達到能辨識的效果就可以,「基金」和「股票」字眼多會被移除,「債券」就會被保留。

境外用黃色當底色,國內用綠色當底色,這樣不會捲了半天搞不懂到底在看境外還是國內。

除了淨值資料,把全部基金作績效排序,看近期的漲跌幅度。很多網站都只做一個月或三個月以上的績效排序,有些很猛的基金一天就衝4%以上,如果我的單筆報酬設定在10%,選對基金等一兩週就可以贖回了,或者操作加減碼,不必傻傻的等一個月才知道,說不定都跌回去了。
在這邊按「加到我的基金」可以把現在這筆加到觀察清單中,就不用每次都來這邊查詢。
螢幕5吋以下的手機可能無法整齊的看直式內容,按「旋轉螢幕」可以改橫式。

FULL HD高畫值走勢圖,每天的點都在上面,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左邊淨值右邊績效,一張圖可以畫不必用兩張,這樣看才方便。

光看今年績效可能不夠,去年的走勢可以在這邊看到,可以看到黃金去年滿慘的,排名吊車尾。這邊也可以看去年到今年的走勢,一樣FULL HD畫質。

基本資料、主要持股、銷售機構等資訊也有提供,可以參考參考。

主目錄中的績效排名,點進來後可以選擇以「交易天數」、「報酬竄升」、「各季報酬」等方式排序
「交易天數」分1、3、10、15、30、60、90天、今年等8種排序,以原幣報酬率排序前20名,要是有基金狂漲一定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等新聞報出來早就漲完一波了。
「報酬竄升」以交易天數最短的排序,分5~10%、10~15%、15~20%、20%以上,其實要賺5%很多基金在5天內就達陣了,等7天都可以10%以上了,何必放一個月,不過前提是要買對基金……
「各季報酬」分第一季到第四季,現在才在第一季的話當然只有第一季的資料,到了第二季後,第一季的績效理論上不會改變,除非加入新的基金有提供第一季的淨值,全部重新計算後第一季的資料才會再更新。

主目錄中的財經新聞,點進來後可以看鉅亨網、MoneyDJ、中央社、中時電子等4種財經即時新聞或頭條,app這邊只是把標題列出來,點進去還是會連結到原官網網頁。

主目錄中我的基金,就是您之前選擇加入到觀察清單的基金,應該也就是您比較關心的基金。

點進去後看到的畫面跟之前從「基金查詢」進去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就是把「加到我的基金」變成「移出我的基金」,從這裡可以把基金移出觀察清單。

主目錄中參考資訊,就是一些國際大事、休假日、或其他基金相關資訊等,像各家基金手續費調整、哪些基金停止申購或經理人異動等。這邊的資訊比較不常變動,因此每月更新,每兩週會進行微調。目前還在蒐集更多資訊,會持續充實這邊的動態訊息。
「基金魔人」這款APP考量手機族方便使用,因此按鈕和文字都有加大,即使在搖晃的公車或捷運上一樣可以精準的操作,簡單易用是主要的考量。當然還有很多像試算或更多分析資訊等功能要在未來的版本持續加強,希望各位大大能多多利用並提供改進意見。感謝
以下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mfm.anotheractivity2&hl=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