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嚇!?下載Android部分應用程式手機私密資訊偷偷外流

Android手機受到歡迎,但玩家可能不知道,當下載應用程式時,手機內的GPS資料、手機號碼、聯絡人、IMEI(國際行動設備ID)號碼以及SIM卡序號等敏感資訊也可能被蒐集,分享給廣告商或分析伺服器,但並沒取得用戶同意。


據報導,英特爾實驗室、Duke大學與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員共同設計一套即時監控程式TaintDroid,再從Android Market挑選30個可存取手機重要資訊的應用程式,發現其中有15個會傳送使用者GPS資料給廣告伺服器,7個會傳送IMEI(國際行動設備辨識碼);有些連手機號碼與SIM卡序號都送出;各應用程式傳送資料的頻率不定,有時每30秒便會傳送GPS資訊給廣告伺服器。結論是,這30個應用程式中,總共有20個程式可能以68種方式侵犯使用者的隱私。


「Realtime Privacy Monitoring on Smartphones(智慧手機的即時隱私監控)」研究報告指出,當用戶下載Adnroid應用程式時,會看到有頁面會先告知該應用程式會存取哪些資料與資源,用戶必須選「OK」之後才能下載。但用戶並沒有被告知程式會如何使用這些資料,因此用戶面對的風險相當大。


報告強調,「第三方若有意蒐集敏感資料,則Android所提供的控制選項並不足以保護用戶。」賓州州立大學博士生William Enck說,「使用者目前只能在安裝時自求多福,多看一眼同意畫面的說明,其他就只能假設資料不會被亂用了」,「就像你上網站一樣,寧可保守一點,不要事後才後悔。」


報導指出,Android Market目前的程式數量超過7萬種,這次報告所列出測試的程式包括 MySpace、The Weather Channel、Solitaire、Coupons、BBC News Live Stream、Ringtones,以及 Spongebob Slide 遊戲等,William Enck說,研究「不是要用數量來證明整體程式的行為,而是作一個品質分析」。Google回應時則強調,用戶一定得先同意才能安裝,但若有疑慮也可隨時移除。


是不是就算沒有ROOT 卡三爽 刷機等... 也會有風險阿
2010-10-04 19:05 發佈
easy life wrote:
Android手機受...(恕刪)


當然有風險
只是高低不同
每人的顧慮點不同

你的通話,就安全嗎?
沒這回事

那就不用手機了嗎?
也可以

家中的電話安全嗎?
也不保証

你在銀行、手機系統商等等填的資料,有無被盜賣,你知道嗎?

出門就被一堆監視器拍著
你的隱私,你在意過嗎?

所以,怎麼辦?
誰知?
自從人類進入數位時代...就沒有東西是安全的

只有"相對安全" 沒有"絕對安全"

這種新聞真的看看就好...雖然的確有些軟體為啥需要收集個人資訊

但是手機上...我也不懂有啥可以收集XD

就好比你申請帳號密碼...就會在資料庫建立你的數據 但是你敢保證資料庫有"絕對安全"嗎?

說不定哪天在接上遇到某個陌生人 他竟然有你的身份製字號 應該也不要太意外..

這就是網路~

easy life wrote:
Android手機受...(恕刪)


人紅是非多...看看就好....
easy life wrote:
Android手機受...(恕刪)

台灣記者寫的東西
看看就好
我不是力宏

我在10/1就看到這消息了, 只不過我是看國外網站得知的. 那時我也發了一篇:

有些Android 程式會在使用者未知下分享資訊?

30支隨機挑選的程式中(我原文有列出來), 有20支程式會傳送個人資訊, 這20支裡:

1. 有2支會傳送電話資訊(電話號碼, IMSI, ICC-ID) 到遠端主機;
2. 有7支 會傳送電話 ID (IMEI) 給社交網站、購物網站、或程式原本主機;
3. 15支程式會傳電話的所在位置去廣告主機......

那應該是程式的問題了。如果只是蒐集匿名資料, 為什麼還會傳電話號碼和 ID出去?

國外的討論, 也有人說到 iPhone 更嚴重. 但 iPhone 更嚴重也不代表 Android Market 上那些程式這樣作法是合理的。
cylin1967 wrote:
我在10/1就看到這...(恕刪)


你安裝軟體前
它都有標示會改變那些、會取得那些資料
(當然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你對這樣的說明的了解,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
你若不願意,只能不安裝了
cylin1967 wrote:
國外的討論, 也有人說到 iPhone 更嚴重. 但 iPhone 更嚴重也不代表 Android Market 上那些程式這樣作法是合理的。


iPhone的嚴重性今天癮科技剛好有寫到一篇
回傳手機 UDID / 識別碼的 iOS 第三方軟體恐造成嚴重資安問題

要減少疑慮,可以用一般手機就好了
安全性就不錯了

智慧型手機當玩具玩玩就好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呵呵,google一直是以廣告為主的~

這些信息還能用到哪裡去~
dgg wrote:
你安裝軟體前它都有標...(恕刪)
大多數軟體並不會主動描述需要權限的目的。

順帶一提,辨識歌曲的軟體 SongHound 也會回傳手機識別碼,聲稱的目的是為了與 Google 合作修正 google 那端的 bug。
並說他們不會收集任何可辨識使用者的資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